第七章 因缘果报D(1 / 1)

加入书签

三十七.贫僧也回问善知识

心为法本,一切在人由人……

听到这里,慧能心里一动——

道以天地为炉为冶,人于其中万般无奈,而佛法却将人的命运及世间前途归属人心、归结一己……

——“师父,我有不明,恳请指教?”

此刻,一书生模样年轻人大声打断了和尚吆喝,场面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善知识请讲。”和尚把手里铜钱和石子放到地上抬头起身。

“经言:‘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又谓‘千劫所作,极重罪业,如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重罪,悉皆灭尽’。

请教师父,我们是信果报不爽呢,还是信作恶尽管作恶,只要事后一念悔意,便可心安,更不受报应?

再请教师父,此是业果铁定呢,还是因缘果报虚妄;此是为好人善人传播福音呢,还是在为作恶解脱大开方便之门?”

“问得好!”和尚听了,带头叫好,然后紧盯书生:

“贫僧也回问善知识,人悔过的那个心,是不是也从前作恶的那个心,更而今为善的那个心?”

书生一想,世间为善作恶及悔过,不同之人或同一人者,的确都在人一心一念,于是点头称是。

“贫僧再问善知识,

世上无数小恶,是否都人不经意所为?

这世上如果没有小恶不经意参与、放纵,甚至将一己责任一推了之,又会有多少大恶能够发生、能够造成?

这些小恶大恶于恶而言,其恶又有何异?”

书生想了想,作恶的势力、犯恶的军队等等等等,其恶所作所为,的确相生相成。如从恶果而言,那为恶性质还真不好区分,于是也只好称是。

“贫僧还问善知识,人的智慧、性情、欲求、际遇等等千差万别且因缘复杂,因此这世道人心大恶小恶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谁又能完全理得清、分得明?”

书生似乎有点被问懵了,于是有些迷茫的说到:

“请师父为之开示?”

“善知识,贫僧以为。

对复杂世道人心,佛法持别强调善恶必报,万劫不亡,不但是对大恶小恶、主恶从恶一切恶的共同震慑,更是在提醒众生:大恶小恶都是恶,只要是恶,必将有报。从而于中彰显做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那份于世道人心责任,这是不是阻止并减少世间大恶小恶最深且最为实际用心?”

书生听到这里,似乎有所恍然,和尚于是紧接:

“善知识冰鉴,大恶多有大恶更为复杂因缘。对已生大恶,除给人悔过自新机会,使其转化为非常善因之外,请问这世上还有没有比这更为实际根本改变及拯救办法?”

书生想了想不无感慨:

“于恶除自担其果、自受其报外,再给自我赎罪机会,或许还真就减少罪恶,增加善行最好出路了。”

“善知识说得是。

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不换的是他那个回头醒悟之心更改过为善志意吧?

因为,人为恶为善,都在一心。只要心念一转,其弃恶所明,是不是比常人来得更为澄澈;那为善之力,是不是比常人来得更为强大、更为坚轫?

此之为善,是不是便是一切重罪有除非常因缘;此中忏悔,佛法可不可以、应不应该为其解脱大开方便之门?”

和尚说到这里,书生已是心服口服,众人更是连连叫好。因此,和尚又趁风使帆,朗声高言:

“各位施主!

因缘生法,善恶报应不爽;

业力相随,福祸自作自当。

于恶一念回头,虽可有除重罪,但为人当自心作主,不以恶小而为之、从之、纵之;不以善微而弃之、轻之、漫之……”

——“和尚,果报自有定数,因缘岂可买卖?”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从哪儿来一游方僧人这时挤在了人前,突然发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