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拿个奖再说(1 / 1)

加入书签

雨似乎是为了这一首歌而出现。

当纪录片开始结尾,雨也变得收敛起来。

看着巨幕上苍老的面容,慢慢地陷入黑暗。

大家恍然隔世。

付光宪在人群中,他一路坐高铁赶来,下了车站冒着雨,终于欣赏到了最后二十分钟的盛宴。

值了!

如果这首歌拿到金曲奖,必然能斩获好多奖项。

付光宪可惜地想到。

在他的视线里,麦子善唱完了歌,和现场离得最近的人打了个招呼,匆匆回了准备室。

身上已经近乎湿漉漉的了,但现场的人因为此幕变得更加雀跃。

紧接着麦子善又出来,来到巨幕的正前方,带着场中央的坐着的邓漠登上了台。

麦子善拿起话筒。“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第二集的主角,邓漠邓老爷子。”

现场观众早已知晓怎么回事,带着这首歌的后劲,不断地欢呼着。

邓漠哪见过这阵仗,当年厂里让他作报告,顶多是上百号人在眼前。

可这里,这一眼望去,简直是要了命了。

数不清的人啊,还全都冒着大雨,依然挡不住他们。

邓漠想不到,真的想不到。

他苍老的手止不住颤抖,依稀间,只恨自己已经年迈。

麦子善把话筒藏到身后,隐藏声音。

他小声地附在邓漠的耳边说道:“老爷子,你看,这么多人,因为你的故事,而感动了。”

邓漠老眼都是泪,“不是我的,是一代人的。”

……

徐浩端上了两杯茶,给面前的人各端了一杯。

粟多抿了一口,都忘了要说什么。

他想了想说道:“现在拍好几集了?”

徐浩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说道:“就这两集,全都放了出来。”

“……你快点拍啊!还在这愣着干嘛?”

这莫过于是最大的赞赏,徐浩心里的兴奋难以掩盖,“我们明天就启程去拍了,是一个关于骑行的主题。”

“骑行?挺好的,第一集是日常的生活,第二集是一代人的故事,第三集就让大家放松一下,来个骑行的故事。”崔来贤点头说道。

“对,是这么想的,大家总不能一直吊着心看,来个关于骑行的故事,洗涤下心灵。”徐浩说道。

“我已经在台里安排好了,拍满五集,就可以在九频道直接播出了。”粟多端起茶,喝着并平复着心情。

听到这话,徐浩长舒了一口气,九频道是最专业,也是受众最大的播放平台,接下来,唯一的任务就是继续拍。

粟多也跟着说道:“我要是主审评委,冲这一集我就给你颁奖了。”

这话,徐浩听着可太舒坦了

……

拍满五集,起码五集。

这个念头在徐浩脑袋里一直转。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素材。

麦子善所介绍的李庆已经准备好了,说是在小诊所挂了三天水,可算是治好了感冒。

约好的汇头点,就在网红狼的蛋黄派领取处。

但李庆之后呢?

徐浩现在是有点焦虑的,他的团队找来的素材一言难尽。

不是说他的团队没眼光,而是天底下奇葩本来就多。

像麦子善也就认识三四个。

他的团队能找到最好的素材,是个初中教师,一辈子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据说,挽救过不少边缘处的学生。

但人家拒绝了,一口拒绝了,说自己只想好好教书,不想出名。

剩下的,就是歪瓜裂枣了,一个开面包店创业的小老板,刚进入徐浩团队的视野,第二天就被员工堵住要求返还欠薪。





徐浩越想越头疼,心里甚至有编故事的想法。

但整理好脑袋里的思绪,还是把眼前事放到第一。

李庆,拉撒,骑行。

这个主题,给大家带来一个放松的第三集。

徐浩深吸一口气,投入了工作之中。

……

邓亮和邓漠第二天被专车送回了小县城,俩人都带着表面上的沉默,和心里无尽的情绪。

熟悉的街道刚映入眼帘,不熟悉的场景也随之而来。

好多人啊。

怎么那么多?

以他的饭店为中心,出现了那天金大谷饭店的场景。

刚想到金大谷,金大谷就出现在眼前。

满脸笑,在人堆里谈笑风生。

开车的司机像是见怪不怪,他是迈向纪元的司机,经常接送小有名气的歌手。

司机停稳车,自己先开车下去,帮着邓老爷子打开车门。

邓漠正坐在位置上一筹莫展呢,这么高级的车,门怎么开?

诶?怎么突然自己开了。

高级,真的是高级。

下车,所有人的目光盯住了他,邓亮小心地搀扶着他爹走路。

人们都是来迎接的,此刻都小心的围在一起。

一直围着走到了邓亮饭店。

金大谷想抽根烟,但这会人太多,人群里面还有小孩,小孩在可不能吸烟。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回家了。”

所有人像是受到鼓动一般,也跟着喊了起来,“回家了,到家了!”

邓漠老泪纵横,喃喃自语:“回家了,是回家了。”

……

青禾公司有两个总部,一个在燕京,一个在魔都。

李洛现在身处燕京总部的办公室内,一根烟接着一根抽着。

尽管公司内不允许抽烟,这规矩还是他自己定下来的。

但他忍不住了,因为刚看完《另一种生活》第二集。

他知道那段往事,齐鲁省没有太多工业,所以很幸运,他没有这样的伤痛。

但小时候,家旁边有个邻居,正是从东三省搬过来的,他还记得邻居的小孩,跟他一般大,个头比他矮了三十公分。

“摇滚呐。”李洛长叹一口气,吐出一个烟圈。

他记得当初对麦子善的判断,说这玩意不挣钱,记得很清楚。

麦子善能走到这一步,他已经很惊讶了。

可他现在的感悟,不是挣钱不挣钱了,而是,如果我能搞出来这种东西,不挣钱又怎么了?

这种东西,有意义啊!

有太多歌,红极一时,留下满地鸡毛。

多少上映的电影,票房极高,但又有谁愿意重温一遍。

这就是意义啊。

他早就受够了一群小资员工围绕在自己身边,遇到麦子善这样的新奇玩意,当初受到思维模式的限制,导致没有签下麦子善。

思考间,他的助理走了进来。

助理是个红头发的小姑娘,满身朝气,她进了办公室,先是被烟呛了一口,然后望着李洛。

眼神好像在说,“你自己定下的禁烟规矩你忘了?”

李洛无奈地掐灭烟头。

“我们做了调研,今年金曲奖麦子善一首歌都没报送,不知道为什么。”助理说道。

李洛耸耸肩,“所以呢?”

“柏总说可以趁这个机会,快马加鞭制作摇滚乐,然后报送上去,拿个奖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