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巴黎之行(求追读)(1 / 1)

加入书签

五天的试镜下来,说实话,很累。

因为他要看不同的人演同样的片段,每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又不相同。

这些拿出来面试的剧本,又很空洞。

尤其是那些台词的,就简单只有几句台词。

余下的,全靠演员来发挥。

不过,对于陈楠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

原来每个过来试镜的演员,冯小缸会根据演员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剧本片段。

不是演技越好的给出的就越难。

正好相反,演技越好的,越给简单的,简单到是有的只有一句台词。

那些演技差的,会挑出难一些的出来。

冯小缸说,这是为了基础的平衡。

至于为什么,他没解释。

冯小缸虽然很用心的在教陈楠,却不会每一件事都点破。

得要陈楠自己去悟。

如果悟不出来,说明没有这方面天赋,他到时候也会如实跟郑小龙交代。

这勉强也算的上是一种变相的考验吧。

五天的面试结束了。

陈楠将写好的两部小说一股脑全丢给赵胜男,丢下一句,“赵姨您挑一部”飘然而去。

法国巴黎。

这是陈楠第一次来巴黎。

对比国内热炎热的夏季,八月的巴黎简直就是春天。

“你就拿这点东西出远门?”

航站大厅里,王晓萍接到陈楠后,没好气的问了句。

“懒得拎箱子。”陈楠耸耸肩。

他出门旅行大多都是背着个双肩包,最多再拎个电脑。

“走,先回家。”

一路上陈楠好奇的打量着这座被称之为世界‘浪漫之都’的城市。

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来巴黎。

印象中对这座城市大多都来源于网络。

很快就到了王晓萍在巴黎的住所。

条件还好,两室一厅的房子。

“大娘,弟呢?”进门后,陈楠东张西望的逛了一圈,见屋子里没有其他人,好奇的问道。

“说是同学搞了一个夏日营,别管他,正好你这几天住他房间好了,被子和床单我都给你换了新的。”

“好咧!”

陈楠接过大娘递过来的水,开心的回了句。

一开始还打算,要是没有空余的房间,是不是要找家酒店呢。

记忆里这位弟弟见过的次数不超过三次。

每次都很少有交流。

吃过饭,陈楠洗了個澡,也没客气直接睡觉了。

正好王晓萍下午也要去上班。



傍晚的巴黎,黄昏的夕阳渐次铺展在湿漉漉的石板街上,宛如身在金色的麦浪海中。

舒缓的音乐,从街边一位妙龄少女手中的小提琴里传了出来。

周围的行人也不似白天那般来去匆匆。

三三两两相约着漫步在街道两旁。

正在粉刷自家墙面的老板,一不小心打翻了油漆,引来过路人的侧目。

沉睡中的陈楠听到窗外的嘈杂声,渐渐苏醒过来。

抬手习惯性摸了摸床头柜上的手机,而后循着声音起身打开了窗户,就看到这一抹风景。

他倚靠在窗边,半眯着双眸,慵懒的感受着塞纳河吹来的晚风。

这是一个神奇的城市。

白天和绝大多数国际大都市一样,车马如龙,随处可见手拿提包,穿着笔挺的衣服匆忙来往的打工人。

可是一旦到了下班时间,这座城市仿佛按下了慢放键,整座城市也跟着慢了下来。

尽管陈楠才来了两天,对这个城市还是很陌生,却依然爱上了它。





这两天,王晓萍有些忙,陈楠独自一人穿梭在大街小巷。

这个时空的华夏国际地位远超上一世,汉语成了通用语言之一。

这给陈楠在巴黎游玩带了很大的便捷。

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华人的面孔,大家并没有说着一口法语,而是很自信的跟周围同事朋友,用着汉语在交流。

两天的时间不足以逛完这座城市,却能让陈楠对这里有个大概的了解。

来巴黎第三天,陈楠见到了王晓萍口中的领导。

是一位很有特点的法国人,说话没有想象中那么古板,反而很幽默。

谈话间,他不停的夸赞着陈楠,说他是一位具有法国浪漫主义的华夏人。

对于陈楠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赞赏。

陈楠忍不住在心里发笑。

这本来就是法国人写的,口味相投是必然的。

话题结束前,他邀请陈楠举办一场签售会。

这本《小王子》借着华夏宣传的噱头,在法国短短一个月时间销售近20万册。

这位名为贝尔特朗的法国人出版社主管表示,这有望在年底之前突破一百万。

“吹牛遇到高手了”

他就是心里对小王子再有信心,也不会傻到觉得短短几个月时间能达到一百万。

不过呢,签售会和宣传采访视频之类的倒是没问题。

周末。

吃过早饭后,王晓萍带着陈楠去见一位国人。

路上的时候,陈楠才知道,自己《小王子》的法文翻译就是今天见的这位。

随带还简单的介绍了这位,让陈楠要保持尊重。

“您好,安院长。”

咖啡馆里,陈楠热情的伸出手对着这位年约五十上下的中年人打起了招呼。

“你好,陈先生,小说写的不错。”安院长握了下陈楠的手,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几人落座。

“安院长客气了,您喊我小陈就行。”陈楠微微欠身,不敢托大。

别说这位帮自己翻译过小说,就是没有,对方的成就也值得陈楠尊敬。

对于这类纯粹的学者,尊敬是最起码的态度。

交谈中,王晓萍聊起了安院长翻译的《巴黎圣母院》,这让陈楠肃然起敬。

顷刻间,一个念头在脑海中疯狂的生长。

午饭时间,陈楠一改往日的秉性,开始对着安院长,不停的献殷勤。

当话题谈到陈楠是北电学生时,安院长笑着说他女儿也是在北电毕业。

陈楠想了下北电历届毕业学姐里面姓安的是谁,却半天也没想起来。

但王晓萍和安院长只是相视一笑,并没有给陈楠解开疑惑。

离开后,陈楠提出可不可以明天去拜访对方时,安院长欣然同意了。

随后双方互换了联系方式。

回去的路上,陈楠依旧在抉择,要不要实行心里的想法。

机会就在眼前,稍纵即逝,下次再来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

“楠楠,你真不认识安院长的女儿是谁嘛?”正在开车的王晓萍,眼神瞟了一眼后视镜,望了一眼沉默中的陈楠,微笑着问道。

“我不认识。”陈楠还在回忆书中那的情节,随口回了句大娘的话。

王晓萍轻笑一声,没好气道:

“既然不认识,那你刚才怎么一个劲的对安院长献殷勤呢。”

听到这话,陈楠一阵愕然,不自然的扭了扭身子,想要解释一下,话到嘴边却又止住了。

“我刚刚表现的那么明显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