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任重而道远(1 / 1)

加入书签

“母亲。”

朱允炆看着眼前如同夜叉罗刹一般的吕氏一阵发怵,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母亲像这般恐怖!

吕氏深深出了口气,闭上眼睛良久。

半晌之后,她再度睁开眼睛。

“炆儿,此事你不必太过在意,只需做好我叮嘱你的份内之事便可。”

“燕王身边那和尚来意不明,待为娘联系本家去查上一查,还有他口中的那人,也要让人去弄明白是真是假才好。”

“是,母亲,我记住了。”朱允炆乖巧的点头应答。

吕氏满意的点头,尔后又朝外呼喊,只不过这次他的声音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文静婉转。

“环儿,将晚膳呈上来吧。”

……

之后的一段时间,曹玮每天过着工部和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虽然枯燥,但也充实许多,不似之前不是闲逛,便是钓鱼。

如此过了十日之后……

【回归倒计时:310天15时48分16秒】

经过反复试验,配套的螺丝螺母终于被成功造了出来。

而第四套蒸汽机,也在经过各种数据计算和测量,一点点加以改正之后,新鲜出炉。

从外面看,跟之前两次造出来的蒸汽机并无差别。

只是在蒸汽机的封闭之处,那两个翅膀一样的合板上面,留着许许多多的小孔,那是给螺丝和螺母留的。

按照以往的常识,曹玮是将螺帽和螺母的外形按照六角形设计的,自然,跟着一起被造出来的时候,还有六角扳手。

此时,

曹玮和严震直正立于匠所之中,看着匠人们热火朝天的将蒸汽机最后的组装工作完成。

锅炉、蒸汽机、齿轮组,这一切都准备完成之后,宋平举起袖子在脑门上擦了把汗,放下手中的六角扳手,走了过来。

“严尚书,曹大人,准备好了。”宋平好似不管何时都是满脸的笑意,带着一丝谄媚的味道。

曹玮没出声,这里官职最大的是严震直。

“将锅炉和蒸汽机一起搬到院中,起火试验。”严震直对着匠人们发号施令。

随后,在匠人们的合力之下,蒸汽机被全须全尾的搬到了匠所前方院中的空地上。

不等严震直再次发令,匠人们已经很有眼力见的在锅炉下方生起了火。

接下来,就是等待……

随着时间的流逝,火势越燃越大,锅炉内传出了沙沙的闷响声。

曹玮十分清晰的听到身旁的严震直咽了口唾沫。

曹玮倒是没有严震直那般紧张,他只是在思考这第四次造出来的蒸汽机,还会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自曹玮来到工部协作帮忙之后,这已经是造出的第二台蒸汽机了。

第一台和之前一样,还是在活塞和内壁那里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卡塞和漏气的情况。

吸取了那次的教训,曹玮想出了提前制作内壁镶嵌在内的方法。

先是在外面做出一根大小合适的柱体,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细致的测量,直到确定达到标准之后,在柱体外围用钢材烧制出内壁,再脱离下来,镶嵌在蒸汽机内部。

这样做可以极大的减少活塞和内壁的不兼容问题,现在这第四次尝试,在曹玮看来已经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锅炉内的响声渐渐减弱了,水就要开了。

果不其然,没等多久,蒸汽机内的活塞就开始活动起来,运动轨迹十分平滑,没有丝毫的卡顿和漏气。





然而曹玮却发现,活塞运动的速度太慢,幅度太小!

按理来说,活塞和内壁之间完全契合之后,活塞便能畅通无阻的运动,怎么会是现在这样动力不足一般?

曹玮慢慢的走上前去,俯下脑袋仔细的观察。

然而看了一圈,却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这就让曹玮满脑子问号了。

你这能量转换不对啊!牛顿要是看见这一幕,肯定要从棺材里跳出来!

不对,牛顿此时还未出生……

摇了摇头,将脑中跳脱的想法甩出去,曹玮再次低着头在蒸汽机旁绕起圈来。

严震直也发现了问题,这次活塞运动的轨迹明明没有丝毫卡顿,但却还不如前两次的势头猛些。

“曹小兄弟……”

“嘘——”

严震直刚刚张开口,却被曹玮一个嘘声打断了。

曹玮由最开始的用眼睛观察,渐渐的变成了侧耳倾听。

“哧——”

轻微的气体泄露声传入了曹玮的耳中。

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之前曾经漏过气的锅炉链接处,和活塞尾部。

但是在这两个地方仔细的观察之后,却发现声音不是从这里传出的。

这时,

锅炉内水蒸气的压力似乎是更大了一些,活塞运动的更快一些,随之而增加的,还有那气体泄露的声音。

“哧——”

曹玮偏着头,仔细的倾听着……

终于,他在蒸汽机上下结合之处停了下来。

找到了!

他招了招手,严震直走上前来。

“螺丝扣合的地方漏气了,蒸汽机内的气压不够。”曹玮朝严震直说道。

后者闻言,附耳上前仔细的听了听,果然听到气体泄露的声音。

“这是因为什么?螺丝没有拧紧吗?”严震直有些颓丧,这四次蒸汽机竟还未成功!

曹玮摇了摇头,“不是。”

方才匠人们给蒸汽机紧螺丝的时候,他和严震直都在一旁看着。

匠人们一个也没有偷懒,那咬牙切齿的劲就好像要把螺丝生生拧断一样!

螺丝肯定是拧紧了,这一点绝对没问题。

那有问题的,就是蒸汽机上下缸体的接合之处。

之前使用榫卯结合汽缸上下部分的时候,匠人们几乎将蒸汽机的翅沿处一锤一锤敲成一块整体,严丝合缝,自然是不会有一丝气体能泄露出来。

可现在改成使用螺丝之后,就省略了匠人们对蒸汽机接合之处千百锤的敲打,严密程度大大降低,光靠螺丝无法做到完全封闭一个带着巨大气压的罐体。

曹玮摇摇头,无奈的苦笑一声。

怪不得人们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任何一件发明问世,都必定会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

这还是曹玮了解蒸汽机是怎样的东西这样一种情况,他有着过来人的经验和眼光,然而迎来的依然是一次接着一次的失败。

精密的工艺、正确的理论、重要的部件、螺丝、胶垫,这些缺一不可。

可现在大明可没有橡胶,上哪里去制作胶垫呢?

根据曹玮不算精确的印象……此时的橡胶树远在海外。

曹玮的脸色古怪起来。

难不成……他还得劝老朱重新开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