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说禅(1 / 1)

加入书签

王薄关切道:“师小姐受伤了吗?”

师妃暄脸色恢复正常,神色不变,自有一种轻盈洒脱的仙姿妙态。

摇了摇头道:“天魔功果然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不愧魔门绝学之名。”

王薄随后露出惊异神色,感叹道:“没想到名传千古的和氏璧竟这样消归天地了,实在令人惋惜。”

随后又斟酌语气试探道:“师小姐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李天齐此子天赋才情之高,百年难遇。”

“据传其所修乃道门最根本正宗之气功,神秘异常,已经引起了宁散人的好奇。”

师妃暄丽容平静,叹道:“事已至此,就算杀了他又能于事何补呢?他既能破解和氏璧蕴含的秘密,当是有缘之人。”

王薄赞叹道:“师小姐心胸气度,让人钦佩”

师妃暄淡淡道:“天下之事,莫不有数,像和氏璧这种稀世奇物自有其气运定数,丝毫勉强不来。”

“此间事了,我将回禅院静修,王公告辞!”



洛阳城,南苑酒楼。

热闹非凡,人声鼎沸。酒楼的大厅里,十桌中有八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最近轰动天下的和氏璧事件。

在靠近窗边的那桌,坐着三位相貌各异的男子。他们虽然只是静静地坐着,却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引得大部分武林人士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

如果李天齐此时也在场,他一定能一眼认出这三位男子的身份: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

寇仲的脸上带着一丝惋惜的神情,他说道:“我还正准备打和氏璧的主意,没想到已经被李大哥捷足先登了…”

徐子陵轻轻摇头,调侃道:“这不正是符合你寇少的心意吗?现在你不用担心师妃暄会用和氏璧来为李世民造势了。”

寇仲哈哈一笑,洒脱地道:“你别说,在我还未崭露头角的时候,师妃暄选择李小子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而跋锋寒则在一旁失笑出声,他调侃道:“若论自吹自擂,天下确实无人能与你寇仲相提并论。”



洛水河上,一艘精致船舰内。

李天正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内视自身。

自从和氏璧的所有神异能量被他完全吸收后,他体内的上下重楼六大穴窍都布满了异力。

当初,他遵循冥冥中的预感和不浪费的原则,将和氏璧的能量顺势深藏于这六大穴窍之中。

后来,他又突发奇想,用一种螺旋的方式在穴窍中储存了更多的能量。

现在,在断掉了持续的能量供应后,这六大穴窍内的异力正在缓缓停止旋转。

上三穴,炙热如火山,仿佛正在沉寂、蛰伏。

然而,下三穴的情况却更为棘手。神阙、气海、关元三穴随着巨量冰寒能量的沉寂,逐渐凝结成了巨大的冰山。

每当体内真气运行一周,都必须经过任脉三穴。

然而,这三穴中沉寂积淀的异种能量太过庞大,使得真气的调动出现了轻微的停滞。

他曾尝试用原来的方法,用真气裹挟这些能量,一点一点地去同化、消化它们。然而,这种方法完全无效。

自从和氏璧的异种能量突然脱离他的控制,直奔上下重楼六大穴窍以来,他就再也无法运用这些储存下来的能量了。

这就像一个人闯入宝山,虽搬回了无数金银珠宝,却无法直接使用它们。





这些宝物只能被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其价值。这种感觉让李天齐倍感苦恼。

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实验和验证,他明白不能心急。

好在修习真气、运转周天时只是稍有影响,平常调用真气对敌并无妨碍,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

“看来只能暂且放下这个问题,待日后再寻找解决的办法了。”李天齐心中想道,“这种情况从未有人遇到过,也没有任何参考案例。”

想到这里,李天齐决定让自己放松一下心情。

他缓缓起身,走出了舰舱。

他并未选择离开洛阳,因为一旦和氏璧在众目睽睽之下碎成粉末,回归天地,其“真命天子”的象征意义便烟消云散。

此时此刻,他和师妃暄、静念禅院之间的纠葛,关于和氏璧的盗窃事宜,就成为了唯一的焦点。

既然没有了其他江湖豪杰的窥视,他便无需再避讳什么。

心中的战斗欲望被激发出来,他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比斗。

和氏璧不仅提升了他的本源力量,更在轻身与凌空换气方面给予了他显著的提升。

他的轻功本就出类拔萃,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增强了他的自保能力。

不知不觉间,李天齐来到天津桥。

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他都毫不在意。

凭栏俯视洛河,欣赏着河道内帆樯如云的盛况,顿感三天的静坐,心身舒爽。

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是师妃暄,她的出现如同春风拂面,给这片静谧的空间带来了一丝生机。

她身穿一袭淡雅的男装,散发着淡淡的芳香,面容俊秀儒雅,令人眼前一亮。

“天齐兄这几日躲在何处了?是在消化和氏璧中的神异能量吗?”她柔声道,声音如泉水叮咚,清脆悦耳。

“你的皮肤皮肤晶莹剔透,如同玉石一般,精气神圆满无缺,彷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和氏璧果令你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天齐好奇道:“师仙子竟好像一点不在意和氏璧之事了一样?”

师妃暄玉容不见半丝波动,淡淡道:“和氏璧这种奇物,皆有其缘,缘尽缘灭,自有定数。”

“天齐兄肯听妃暄说个故事吗?”

李天齐默然无语。

师妃暄油然道:“寒山惟白云,寂寂绝埃尘。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

“石床临碧沼,鹿虎每为邻。自羡幽居乐,长为世外人。”

她如天籁般柔美的声音,在喧嚣的闹市中缓缓流淌,带着音乐般的动人语调,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

她的诗语使得李天齐的思绪不断飞扬,仿佛寒山、白云、孤灯、明月都因她的唇齿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呈现出现实中难以寻觅的超凡意象。这种美感令人窒息,让人沉醉其中。

尽管两人的目光未曾交汇,但他们却通过注视着下方不断流动的河水,微妙地建立起了联系。

此时夕阳逐渐西下,余晖染红了城市的西方天际。

那壮丽的景象仿佛是天地之间的最后一次拥抱,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袭金色的华裳。

李天齐低声道:“这不像一个故事!”

师妃暄嘴角逸出一丝笑意,淡淡道:“这只是故事的前奏,亦只是想培养天齐兄听故事的情绪气氛。否则对牛弹琴,枉自浪费言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