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0分钟破案(1 / 1)

加入书签

原来,昨天在城北发生一起抢劫案,但是,案件当事人,有点特殊。

被抢的是刘温车的岳父岳母,老两口都已经七十多岁了。

刘温车一直在忙着儿童失踪案的事情,没时间去处理这一起抢劫案,而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案人员与案件当事人是近亲属的,需要回避。

所以,刘温车不能负责案件的侦破,他又急着想给岳父岳母一个交代,只能找周叶生帮忙。

刘温车介绍了案件的基本信息:抢劫案的案发时间,在昨天下午的一点。案发地点在城北的老树湾玻璃厂,这是一家废旧工厂,厂区内,全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

玻璃厂倒闭以后,只留下老树湾职工宿舍,厂房已经拆除了。

下午一点,老两口坐在在职工宿舍楼前喝茶,突然,一个戴着黑色帽子的人,蒙着面,拿着水果刀,从角落里冲出来,他抓住刘温车的岳母,让她把家里的钱拿出来。

刘温车的岳父被吓坏了,他急忙跑回家里,拿出前几天刚取出来的8000块钱退休金,抢劫犯拿着钱,骑着电动车就跑了。

这个抢劫犯,大概三十多岁,个子不高,目测1米65,偏瘦,全身都是黑色衣服,头戴黑色绒帽。

周叶生继续追问案件的细节:“还有呢?”

刘温车摇摇头:“没了?就这些信息?”

周叶生十分困惑:“怎么只有这一点信息?”

“对,警方掌握的,就只有这些信息。”

“有监控视频拍到嫌疑人吗?电动车的车牌号,看到了吗?”

“没有,那是八十年代的宿舍楼,老旧街区,没有监控。电动车,没有车牌,是一辆破旧电动车。”

“其他目击证人呢?”

“也没有。下午一点的时候,小区里的老人,都在家里午休,还没醒呢。”

“其它物证,有没有?”

“也没有。”

“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案件……好……给我一点时间。”

“不着急,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分析这一起抢劫案,我给你10天的时间。”

周叶生挥一挥手:“不用,半天的时间足够了……我已经有眉目了。”

说完,他坐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

一起抢劫案,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物证、没有监控视频。

警方掌握的信息,是一个身高1米65、体型偏瘦、30多岁的男子,拿着水果刀抢劫,抢劫得手之后,骑着没有牌照的电动车逃离现场。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侦破的案件,破案的基本信息,人证、物证、嫌疑人特征,都是未知。

对于周叶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迎接挑战。

他坐在办公桌前,拿出铅笔和素描纸,写写画画。

铅笔飞快地在纸上游走,有时候,他会停下来歪着脑袋看天花板,或者低下头沉思,或者抬头看向窗外。

20分钟后,他站了起来:“刘队长,我已经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了。有两个嫌疑人,一个是小区的网络维修员,另一个是小区的水电维修工。我已经排除网络维修员……抢劫犯……就是那个水电维修工。”

“20分钟的时间,你就把这个案子给破了?你有把握吗?”

“百分之百的把握!”

刘温车惊呆了,他有一些怀疑:“这么自信?万一错了呢?”

“不会错的,我可以保证,嫌疑人,就是那个水电维修工……这一起案件,看起来复杂,其实,想要找到嫌疑人并不难,这就是《犯罪心理学》的独到之处。”





“那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运用犯罪心理进行案情分析的?”

首先,从犯罪时间来看,下午的1点,这个作案时间很特别。

下午1点,小区里的老人都在睡午觉,这一点可以说明,嫌疑人对小区的情况很了解,甚至掌握了老人们的作息时间,他是特意选择在下午1点作案的。

这个人一定是经常在小区里出入,所以才对小区里的环境这么熟悉。

其次,作案交通工具,一辆破旧的电动车,这一条信息,十分重要,它很容易被忽视。

什么样的罪犯,会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呢?而且,这还是一辆破旧的电动车。

破旧电动车,没有车牌号,不会被查到。

同时,老旧电动车,电量不足,再考虑到往返距离和骑行时间,骑行的路程不会超过3公里。

既然路程不超过3公里,由此,可以断定,罪犯的家距离小区并不远。

罪犯使用的是水果刀,这种作案工具,可以说明,罪犯不是一个惯犯,作案工具只是临时找来的,他可能是最近缺钱,一时冲动。

再者,罪犯直接抓住一个老人,让他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目标如此明确,一定是提前观察了很久。

现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把大额现金放在家里,这说明,罪犯事先知道,老人家里有钱,他甚至知道放钱的具体位置。

这一点,足以说明,罪犯曾经进入老人家里。

一个可以经常出入小区的人,能够轻松进入老人家中,对小区了如指掌,同时,不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怀疑。

这个人的职业,必定是特殊的,他很可能是网络维修员,或者是水电维修工。

在一座城市里,网络维修员属于高技能职业,他们的学历普遍是大专学历以上,工作收入很高,没必要为了8000块钱去抢劫。

只有水电工,工作辛苦,收入相对较低,因为缺钱,才会一时冲动去抢劫。从作案动机这一点来判断,嫌疑人应该是一名水电工。

同时,老旧小区,线路和管道老化严重,自然是经常需要维修水管和电路,这些维修内容,都需要进入住宅内部。

水电工经常出入小区,进入老人家中,搜集到了很多信息,却不会被怀疑。

偶然的一个机会,他看到老人的退休金放在家里,就有了抢劫的冲动。

与水电工不同的是,作为老树湾小区的网络维修员,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维修网线,很少进入老人家里。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可以推断,罪犯是小区的水电工,他住在距离小区不到3公里的地方。

这一番分析,让刘温车目瞪口呆:“20分钟破案,这个速度,小周……你可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哈哈哈……刘队长,没这么夸张。”

“我有一个疑问?”

“什么疑问?”

“这个罪犯,既然这么熟悉小区的环境,为什么不选择去偷钱?而是去抢,抢劫的风险不是更大吗?”

“因为,住在这个小区里的人,都是退休老人,他们24小时,几乎都在家里。根本就没有不在家的情况,偷钱反而没有作案时机。既然都是老人,从体力上来说,抢劫的风险并不大,所用的时间更短。”

“哦……我明白了,我这就把你的推断结果,反馈到专案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