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其他玩家的归途(1 / 1)

加入书签

波顿友善的举动和四周哥特贵族的善意,让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哥特人代表有了一丝归属感,就如同流浪的人对家的希望,波顿特地安排了懂哥特语的人陪伴他们,为的就是让他们融入进来,而不是被排斥在外,有波顿发话,没有波顿贵族敢将自己对哥特人不好的一面表达出来,贵族永远都有一张虚伪的面具。

作为波顿王,波顿只需要等待其他祝贺的人前来祝贺,诺大的会议厅有两层,足以容下两百多人,但更多的人在会议厅外拼命的想进来,能到波顿面前祝贺婚礼并送上自己的祝语,给波顿留下良好的印象。

晚宴结束后,在护卫开道下,波顿携带两位妻子上了街道上等待多时的华丽马车返回首领之家,坐在两女中间的波顿开始有意给两个妻子搭话充当翻译,希望她们未来和睦友好相处。

只是波顿说一句,两个女人回答一句,效果并不是很好,气氛有点紧张和压抑,不过听到两女乖巧的应承声,波顿心里满是高兴,反正以后相处交流的时间还多,波顿的两只手牵着两个女人各自一只手放在她们的大腿上,想着想着心里美美的。

剩下的时间里,马车内安静异常,波顿在晚宴上吃喝的并不多,今晚还有一道美味佳肴怎么能够喝醉了,波顿的首领之家比纳尼亚的更大更豪华,同样是三层,所用的材料装饰高出纳尼亚所居住的一个档次,简直就是豪宅和酒馆的区别。

首领之家外还围着一圈三米高的土围墙,并落座十二座箭塔环绕,戒备森严,配有两栋警备屋,里面各自居住二十名战士,马车穿过外围墙处的铁门进入,放眼望去皆是绿色的草地,随处可见的花园,正中间一条压实大道直达首领之家。

波顿进屋后就有点急不可待的牵着少女上楼,给波雅只留了句‘你和孩子早点睡’就消失在了一楼楼道处,冷冷清清的客厅里几个女仆恭敬的站立在入门处的两端,波雅默默无声的走向自己的房间。

波顿可没有纳尼亚那么博爱,波顿人虽然不是一夫一妻制,但大多数波顿人,哪怕是贵族都是一夫一妻,波顿人对婚姻相当重视,哪怕是波顿也只有一位妻子,波雅是波顿前妻的妹妹,在前妻死后,波顿就迎娶了波雅,波顿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今晚注定属于少女,波雅只能抱着自己五岁大的孩子睡在宽大的床上。

波顿快速来到给少女未来居住的房间,关门后波顿将惊呼的少女抱起,直奔柔软的大床,两眼放出贪婪的眼光,这一刻波顿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遮掩,暴露出自己对美好的贪婪,注视着怀中如羔羊般软弱的少女,将其放倒在床上,如艺术品般珍视片刻,让少女脸上浮出一片羞红,压了上去。

随着少女一声痛哼,波顿真正的成为了少女的丈夫,正式成为了哥特人的新首领,新婚当夜梅开数度,波顿尽显英雄本色,折腾的少女昏睡过去才相拥而眠,人财两得,春风得意。

索罗尔德率领大部队沿着陆地前进,肯通提供部分战士帮助看管奴隶随行,索罗尔德派出自己的副手嘉罗德乘船载着部分战士和奴隶、战利品率先返回部族做好迎接准备。

达成奴隶贸易后,波顿没有带走他的奴隶,索罗尔德将这些奴隶安排为部族奴隶下地劳作,毕竟双方达成了协议,这些奴隶属于波顿,哪怕只是寄存,索罗尔德也会履行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当然也不会白养他们,他们的一切开销都会算在账上,同时他们也将下地干活,如果波顿以后不要了,他也不会为这些奴隶而犯愁。





有战矛族士兵的加入,一千五百名哥特奴隶老老实实的,最具有威胁性的男人大多都卖给了波顿,对留下来的哥特驯马师,索罗尔德给他们开出承诺,为他服务10年,他们的妻子孩子将会获得自由之身,对于没有家庭的哥特男人,索罗尔德会让人促成他们成立家庭,这样的人才理因绑在部族的战车上。

陆地行走非常缓慢,好在沿途还可以从河另一边的洛丹人手中购买足够的食物,在接近家时,嘉罗德带领了一群维京战士前来迎接,索罗尔德对战矛族随行战士表示了一番感觉,战矛族人就离开返回他们的部族了。

所有的奴隶除去属于波顿的奴隶,索罗尔德手上足足还有近千多人,这么多奴隶里有一半的奴隶属于手下浴血奋战的战士,另一半留下部分作为自己的奴隶,一部分作为奖励,正直两年一度的部族大会马上就要展开了,这些奴隶正适合充当奖励,虽然女人没有男人那么能干,但也能忙活许多事了,索罗尔德总是烦恼人手不够。

当队伍到达一个矮坡时,队伍里的维京人都精神振奋起来,这里的地里充满了泥土的芬香,越过矮坡将会看见一个被木栏所包围的村庄,这个村庄属于维京人索罗尔德伯爵的。

嘉罗德跑在队伍的最前端,一口气冲上矮坡,一眼望去下面整齐的田地和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这里肥沃的土地只要洒下种子就能得到好的收获,比起北欧贫瘠寒冷的故土,这里就是维京人的天堂,虽然故土受人留恋,但未来让维京人毅然的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这片代表着生机暖和的世界,再也不受饥饿寒冷的威胁。

嘉罗德从腰间拿出一枚用牛角磨制成的号角,鼓足气才吹响号角声,嘉罗德的号角声不如其他号角般低沉,反而吹出的声音高昂让人热血沸腾,号角声响彻天地,远处村庄的维京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嘉罗德的号角声,只有他的号角声是这么特别,村庄里的人瞬间沸腾起来。

外面在地里劳作的男人纷纷放下手里的工具成群的向号角声处赶去,村庄里四处玩耍的孩子更是欢腾的向着村外的队伍跑来,嘉罗德的号角声是那么的特别,让人一听便能记住,而这支号角一般只会在两种场合吹响,一个是军队出征时,另一个则是军队凯旋而归的时候。

但在危急时刻也会吹响,就犹如守护通往阿斯嘉德道路的彩虹桥守护神海姆达尔一样,警告着众人危机降临。

早已得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情绪热烈的迎接出征返回的队伍,因为队伍里就有他们的亲人、族人,他们也听说了会有数量庞大的奴隶和繁多的战利品,这怎么不让他们激动。

大多数维京人平时是职业农夫,他们住在乡间村庄,村镇充当贸易聚集地,同时在战争发生时,也将成为他们的庇护所,半岛处只有一个简单的港口,那里停放着索罗尔德部族所有的龙头战舰,掠夺时龙头战舰作为机动工具,平时充当贸易载物和捕鱼的平台。

每个村庄都由数量不等的小农场组成,按照土地所有和人数来决定农场大小,时常也会几个家族一起生活在小农场上,维京人的富裕程度并不与地位相等。

索罗尔德受到村中长老的款待,队伍里有亲人在村庄的战士则被热闹的人群所包围,他们牵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口是被捆绑着手的哥特奴隶,他们的战利品都放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这是荣耀也是炫耀,激发着人们更大的热情,维京人喜欢听故事,战士们也将他们的经历夸大说出来,享受着族人的欢呼叫好羡慕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