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考状元邱琳凌(1 / 1)

加入书签

很快,培训班的谢老师开始讲课了。

“在座的同学应该都是初二的,你们马上就要进行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了,我得到消息,这次期末考试全市联考,题目会非常难,所以今天我们先放一放初三知识的讲解,帮你们重点强化一下初二难题的解题思路。”

明心培训班的老师和中学的教育界联系非常紧密,各种消息之间也都是互通的。

张舟依稀记得前世的这场考试,因为太难了,导致120分满分的数学,他连100分都没考到,再加上语文英语物理的成绩比较平庸,最后总成绩也掉出了年级前30。

但他现在对于这种级别的考试已经不上心了,继续拿出那本厚书,刷着数学竞赛题。

谢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张的试卷。

“试卷上一共6道题,同学们先做一做,题目比较难,能做出哪道题就做哪道,半个小时后咱们再来讲解。”

张舟随意扫了扫试卷上的题目,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答案。

于是他拿起笔,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简要地写出来,至于具体计算,他不想浪费这个时间。

“哎哟,写错了一个字,周可可,修正带借我用一下。”

“你拿吧。”

过了五分钟,张舟已经把6道题写完了,然后他就把试卷放在桌子的一边,继续开始看竞赛书。

周可可那向来高冷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你写完了?”

“对啊。”

坐在张舟前面座位的高逸帆听了这话,回过头来,说道:“你刚才说什么?张舟,你写完了?这才过了5分钟你就写完了?试卷给我看看。”

说来也巧,在初二19班高逸帆就坐在张舟前面,到了明心培训班,高逸帆还是坐在他的前面。

那喜欢像老人一样说教的性子也是一点没变:

“什么嘛,你这只不过是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大致写了出来,离真正做出来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要知道,中考不仅考解题方法,还考计算能力,并且对解题的格式也有要求,你的解题思路是对是错尚且不论,能不能算出正确答案也不好说,但是你连个解题过程都没有,考试的时候没有人会给你分的。”

“解题步骤我都会写啦,我这不是偷个懒嘛。”

“别说你都会写,你平时不养成习惯,考试的时候怎么能迅速流畅地写出来?”

“高大哥,俺知道错了,放过俺吧。”

然后张舟继续看他的《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

对于张舟这种嘴上答应,实际却丝毫不听他教诲的人,高逸帆也是有些生气,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还在学这玩意儿啊,我昨天就说了,你提前学这些东西对中考一点作用都没有,你是一点没听进去啊。”

“高大哥,你可别这么说,学竞赛对于升学还是有用的。”

“有用?能有什么用?中考会考那种超纲的知识吗?”

高逸帆唠叨不停的时候,坐在高逸帆旁边的一个女生突然回头,看着张舟的表情里有一丝诧异。

“你在学竞赛?哪门课的竞赛?”

这个女生名叫邱琳凌,就读于江城市排前三的初中——夏师一附中初中部。

邱琳凌在培训班里面属于是最顶尖的学生了,经常被谢老师叫上讲台解题。

前世,张舟中考那年的状元就是邱琳凌。

“数学竞赛。”

高逸帆冷笑道:“学了数学竞赛,连解题过程都不会写了。”

邱琳凌说道:“高逸帆,你刚才说错了,学竞赛确实对升学是有帮助的,如果在竞赛上取得了成绩,一些重点高中甚至可以不看中考成绩来录取你。”

高逸帆表情一滞:“我怎么没听说过。”

他虽然是江城三中的年级第一,但和夏师一附中的顶尖学生说话,还是非常谦逊的。





“你在江城三中,信息闭塞,当然不知道,如果来我们学校你就知道了。”

邱琳凌平静的语气中有一丝傲气,问张舟道:

“你学的什么教材?我来看看。原来是《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啊。”

然后她没什么兴致地转过头去,没再说话。

高逸帆低声问道:“邱琳凌,张舟学的那本教材大概什么水平?很深奥吗?”

邱琳凌有些轻蔑地说道:“一本入门教材而已,我们学校都没什么人学。我原以为你们江城三中准备大张旗鼓搞竞赛了,没想到还是一群草台班子在摸瞎乱教。”

高逸帆松了一口气:“我就说这小子平时只在年级前三十名徘徊,怎么可能一下子学得比我还深了。”

“你以为你学的就很深?其实不过学了一点皮毛,在江城三中老老实实准备中考就行了,别想一些多余的。”

邱琳凌一点都不给他面子,高逸帆脸涨的通红,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他们虽然在低声耳语,但是张舟也是听得到的。

张舟突然回忆了起来,邱琳凌也是一个学习竞赛的,只不过不是数学竞赛,而是生物竞赛。后来高三的时候进了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保送到了都城大学。

前世高考结束后,邱琳凌建立了一个“清夏大学与都城大学恋爱交流群”,这个群的规矩是:

通过竞赛集训队保送到2大学的学生具有优先择偶权。

通过竞赛、自主招生等优惠政策进入2大学的学生具有第二择偶权。

只通过高考考进2大学的学生享有最后择偶权。

然后邱琳凌的名声就响彻江城了。

——不能说是遗臭万年,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两朵奇葩坐在自己的前面,张舟都得感慨自己真是运气太好了。

半小时后,谢老师说道:“时间到了,现在我们开始讲题,邱琳凌你应该写完了吧,要不你上来讲讲?”

邱琳凌自信地走上讲台,说道:“老师,半小时时间太紧了,我没有把6道题都做完,只做出来了4道题。”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惊叹。

“哇偶!”

“我怎么只做出来了一道题。”

“什么?你竟然还能做出来一道题?我看着这题目完全没有思路啊。”

谢老师维持了一下纪律,然后说道:“那就把你做出来的四道题讲一讲吧。”

邱琳凌点点头,开始在黑板上面板书。

一连讲了三道题,谢老师都连连称赞道:

“邱琳凌前两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一样,第三题的解题思路虽然和答案不同,但结果也是对的,甚至更简洁一些。

“至于标答的解题过程,我先来给同学们讲一讲,邱琳凌,你也坐下来听一听。”

班里的同学都认真地听着、做着笔记,周可可也是目不转睛地听讲,时而眉头深皱,陷入思考。

等谢老师讲完后,邱琳凌又开始讲了第四题。

邱琳凌写完解题过程后,谢老师说道:

“嗯,邱琳凌,你这道题只对了一半,中间有一步过程有些伪证,考试的时候可能只能得一半的分。

“这道几何题确实难度非常高,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先下去休息休息吧。

“还有哪位同学把这一题做出来了?”

底下的同学们都笑了:“邱琳凌都做不出来,还有谁能做的出来?老师,你直接开始讲吧。”

“好吧,那我就直接开始讲了。”

谢老师拿起了粉笔准备开讲之时,突然,坐在张舟前面的高逸帆举起手说道:“老师,这题我做出来了,我可以上去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