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幽州之乱(1 / 1)

加入书签

……

圆觉寺观音阁内,狄仁杰和武则正在密谈。

观音阁门外,张柬之、武三思和虎敬晖等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虎敬晖作为皇帝武则身边的护卫将军,长时间没有看到皇帝,虽然知道人在观音阁内,但仍担心不已。

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有人出来。

虎敬晖着急地对张柬之道:“大人,皇上进去已经一个时辰了。”

之前一直来回踱步的武三思道:“肯定是出事了。”

张柬之闻言也对虎敬晖道:“好,你带人进去看一看。”

虎敬晖抽出宝剑,命令道:“是。随我进院。”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道声音。原来是圆觉寺方丈的声音。

方丈喊道:“皇上有旨,召张柬之大人和虎敬晖将军入内。”

张柬之和虎敬晖听后,立即朝着观音阁内走去。

观音阁内,狄仁杰也已经讲完了接下来的安排,还把李元芳安排在了身边守护。

武则听完后道:“好,此事就按你的办。”

狄仁杰回道:“谢陛下,臣担保三个月内定破此案。”

武则笑着道:“满朝之中,只有你狄怀英出这样的话,我才能够相信。”

狄仁杰听后也是否高胸笑了起来。

这时,张柬之和虎敬晖走了进来,看到狄仁杰,张柬之远远就道:“怀英兄!”

狄仁杰也赶忙起身道:“柬之!”

两人激动不已,两双手紧紧握着一起,久久无法平息。跟着一起过来的虎敬晖则心里满是疑惑。

武则轻咳两声,狄仁杰和张柬之才恢复过来。

张谏之连忙朝武则拜道:“陛下,请恕臣无状。”

武则笑了笑,道:“罢了,谏之,有几件事情你要记一下。”

张柬之躬身道:“是。”

武则继续道:“第一,立刻下旨召回西北道行军大总管、左豹韬卫大将军王孝杰,与突厥开战一事,容当后议。”

张谏之闻言,立即回道:“臣遵旨。”

武则接着道:“第二,着吏部拟旨,复狄仁杰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加黜置使,明日即赴北都太原,代朕祭扫祖祠。”

张谏之听后急忙回道:“陛下,当此危机之时,狄大人应立刻赶赴事发地点,甘南道石河川查察大案,缉拿凶手。此时命他奉旨祭扫北都,似有不妥。”

狄仁杰沉默不言,而武则却坚定地道:“朕意已定,不必再言。”

张谏之疑惑未解,但仍道:“臣遵旨。”

武则又接着道:“第三,传旨刑部,撤销对甘南道游击将军李元芳的追缉。”

张谏之听后赶忙劝道:“陛下,李元芳可是涉案重犯呐……”

武则打断了张谏之未完的话,道:“突厥使团被杀李元芳有失职之责,却无串谋之罪。

朕已与狄卿商议过,命其在狄卿麾下效力,戴罪立功。”

狄仁杰也对着张谏之笑着解释道:“这一次在绛帐遇袭,就是这个李元芳救了我的命。”

张谏之听后才激动道:“臣遵旨。”

武则想了想,又接着道:“怀英,千牛卫中郎将虎敬晖在朕身边多年,忠正耿直。这回,朕把他放在你身边听用。”

狄仁杰看了看旁边魁梧的中年将军,高胸道:“臣求之不得。”

武则又对着虎敬晖道:“敬晖,回京后立刻交割防务,明日率千牛卫随狄卿北上,他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虎敬晖心里也高兴,但仍严肃这道:“陛下,千牛卫是皇家卫率,这……”

武则盯着虎敬晖“嗯……?”

虎敬晖听见,立马躬身道:“臣遵旨。”

武则又对狄仁杰道:“怀英,即日出发不得迁延。”

狄仁杰回道:“是。”

……

幽州,监牢,夜。

监牢守卫正在来回巡视,防守密不透风。

此时,在一处昏暗得监牢内,一个中年人,长相英武的犯人,戴着枷锁和脚链,正在闭目沉思。

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三个军士,领头的队长冲着犯人喊道:“李二,站起来,跟我走。”

李二却仿若未闻,也不理会,那队长一看就发火了,走上前踢了李二一脚,骂道:“你他妈听见没有?”

李二闻言眼中精光一射,吓了那队长一跳。队长继续骂道:“你看什么看!快点起来。”

李二看了看他,慢慢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

队长看着李二慢悠悠地走,道:“他奶奶的,死到临头还耍横。快点走!”

军士押着李二走向了外面,在夜晚的监牢里,一步一响的脚镣声格外刺耳,队长带着几名军士严密地盯着。

队长见李二走的又慢了,踢了李二一脚,道:“你他妈快点!”

李二身子一个倾斜,差点摔倒。李二冷漠地转过身,看了一眼那队长。

队长吓得后退了一步,拔出了腰间的钢刀,大声道:“你要干什么?”

李二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又转过身去,慢慢向前走,仍不紧不慢。

待李二等人走到监牢的行刑处时,突然听到一阵喧闹之声。

幽州监牢门口的两名守卫,看到外面冲来了一群手持火把的人,吓得赶忙关闭监牢大门。

隐约听见人群喊道:“冲进大牢,救出乡亲们!”

军士们押着李二走到行刑台。侩子手手持大刀,厉声道:“跪下。”

李二闻言从容地双膝跪地,这时,那队长来到李二面前,居高临下道:“子,今晚爷爷就送你上黄泉,恐怕到现在你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死吧?啊?”

李二听到缓缓抬起头,冷漠的眼神盯着队长,仍不发一语。

队长一脸无情地嘲讽道:“看来,你只能做个糊涂鬼了,动手!”

行刑的刽子手点头答应,抬起大刀朝李二脖子砍去。

正在这时,门口冲进来一大群农夫,大声喊着:“杀进大牢,救出乡亲们。”

李二也在大刀砍向脖子时,突然转向,抬起脖子上的木枷锁,不仅挡下了致命一刀,还借机劈开枷锁,发动本身的内力,利用断开的枷锁,很快就解决了那些军士和侩子手,趁着村民劫狱,监牢乱作一团,李二成功逃出了幽州大牢。

而此时,那一大群农夫们,也冲进了大牢,救出来十几个无辜的乡亲,之后趁着夜色,也随之逃之夭夭。

……

刺史府,幽州刺史方谦正在挑灯查看公文。

突然,一名将军闯了进来,看到方谦,立马禀报:“大人,大事不好了,一群乱民攻破大牢,抢走了十几名死囚。”

方谦大惊道:“什么?”

将军不顾脸上滴落的鲜血,继续道:“那个奸细李二,趁乱杀死行刑的军士逃走了。”

方谦听后大怒颤声道:“这……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