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开斗门(1 / 1)

加入书签




不多时,别墅门前,已有三架无人机录拍。
除上空的无人机以外,门口也有不少的摄影师和灯光师;一部分是王霍荣请来的专业摄影,一部分是道教宣传部安排的内部摄影。
门口的摄影师,全都端举相机,对焦别墅门口,只能看到屋内客厅人来人往,忙得团团转。
现场摄影师都看不清内景,头顶的无人机就更不用说了。
直播间弹幕出奇的统一:
“主播,飞低一点!”
“你这高度,只能看清人形轮廓,根本看不清脸啊!”
说起这事,主播也很无奈,回道,“不能再低于三十米,要不然,那些安保就会过来清场,到时候别说看脸了,连红毯都看不到。”
此言一出,直播间网友这才平息,全都聚精会神看向屏幕画面,盯着别墅门口零散的道士、摄影师、安保。
足足等了十几分钟,网友都困了。
刚要放下手机,却听到别墅里传出唢呐信号声。
哩…哩…哩…
屋外乐师听见信号,顿时唢呐齐鸣,锣鼓雷动。
吱………哩…
咚咚铛!
咚咚铛!
紧接着。
别墅大门,走出两位身着黄衣黑帽的年轻道士。左边是坤道,右边是乾道,两人手持一柄龙头红杖;顶端悬挂礼帆,帆布上书‘朝元引導’四个字;底端系一条红布,好似牵引着什么。
随着门口两位黄衣道士走出,后面的牵引,渐渐映入眼帘。
右边乾道所牵引的,是一位头戴黄冠,身着红色婚服,手捧如意的翩翩少年。
此人正是龙虎山天师,今天的新郎!
右边坤道所牵引的,是一位头戴金花凤冠,双手同样捧着如意的俊俏姑娘,王嘉怡。
从上往下俯瞰,最让人震撼的,就是新娘身上的那件婚服;紫色霞披从肩到脚,身后裙摆九尺九,一片红色随风飘,无比大气。
咕噜
直播间几千万网友,全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都被画面里的婚服惊呆!
弹幕先是陷入断网一般的寂静,随后,如潮水般涌来:
“天呐!道教礼服居然这么好看???”
“虽然看不清细节,但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真的好大气啊!”
“我听说这件礼服,是找十大传统名绣手工定做,有钱未必能买的来。”
“这样一对比,突然感觉白色婚纱很普通了……”
“好羡慕新娘,这一趟出嫁,从乐师到礼服,每一样都让人大开眼界,就是不知道拜堂会不会很繁琐。”
短短几分钟内,就有数百万已婚男士遭到媳妇的指责抱怨。
王氏庄园别墅这边,一切仍在继续。
看见新郎新娘出现,主干道的舞龙舞狮队,瞬间活跃起来,敲锣打鼓,率先开道。
紧随其后的,是身着红色法衣,双手托举婚书的张真人。
再往后,就是两位高举红杖礼帆的黄衣道士,从他们手上拉出一条红布,一头绑在红杖尾部,一头绑在如意中间,牵引着新郎新娘。
王嘉怡和张至和二人,一左一右,眼含笑意,手托如意,迎着风,不紧不慢跟着。
新娘王嘉怡身后,还跟着两个托裙摆的小道童。
相隔一段距离之后,才出现一群身着红、黄法衣的高功,一队手托颂文,一队手托木牌。
至于女方直系亲属,都跟在青衣道士末尾,由王老爷子领头,身后按照辈分排序,颈上都挂着一条黄布。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向礼堂。
却说礼堂这边,门外三段空地,早已人满为患。
这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全都挤在人堆里晒太阳,也是稀奇。
负责布场的龙虎山道士,好似得到什么信号,又开始忙活起来;先是进礼堂点亮龙凤锡灯,随后又来到门口布置璇玑斗门,两旁各配喜寿米图,象征斗府九皇延生赐福之意。
开启斗门,一对新人由此步入婚姻殿堂!
现场但凡是上了年纪之人,都知道这是新郎新娘要来了。
有几位懂行的,更是忍不住赞叹起来:
“龙凤锡灯、琉璃供器,礼堂内的每一件东西,都价值不菲啊!”
“龙虎山与苏城王氏这场婚礼,算得上是典范,各方面的资源调配,都不一般。”
“典范还犹未可知,毕竟这李氏、叶家都办过一场中式大婚,那场面也很庞大,只是图像不让外传罢了。”
“那依你看,他们两家的婚礼,跟今天这场,有什么不同?谁强谁弱?”
“苏城王氏跟另外两家,那当然是没法比,不过有了龙虎山,这地上的布场倒还可以。就是这天上,龙虎山毕竟不擅长科技,苏城王氏又不够硬,所以头顶就落入下乘。”
不远处的李氏后生听到这话,眼睛透出一抹得意。
苏城王氏就算拉上龙虎山,也不可能完全盖过李氏。
国际设计圈的三十几位设计师,看到璇玑斗门,却单纯从审美出发,只觉得n形斗门太小,还有上面的喜寿米图,有点辣眼睛。
一行人面面相觑,越发觉得这场面配不上那件礼服。
其中一位场景设计师看到斗门,却好像有了灵感,兴奋道:“如果让我来设计这个场景,我会把那个n形小门,换成巨大的半圆,上面插满鲜艳的玫瑰花。”
“还有红毯左右两边,也要放置新鲜的玫瑰花束,再搭配上蝴蝶雕塑做点缀。”
“伙计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当新娘穿上大气的红色礼服,走在满是玫瑰与蝴蝶的场景中,会是怎样的震撼场面?”
在场的礼服设计师,扭头看一眼斗门,又看一眼中间什么都没布置的红毯,觉得玫瑰花总比现在好。
另一位场景设计师却想的更加深入,摆出专业架势说道:
“场景设计,还是要结合新娘的出场方式。如果是新郎新娘手牵手出场,那以玫瑰花为主确实合适,但我刚才听到一位先生说,这对新人会在很多人的陪同下走来。”
很多人陪同?
其他设计师听到这话,全都摇头表示难以置信:
“哦不,他们太不懂设计了,这个时候,应该突出主角,主角是新郎新娘!”
“现场已经够乱了,我无法理解他们这个出场方式!”
一行人比当事人还着急,越来越无法理解这个场景设计,更无法想象一对新人在沉重的礼堂,要如何完成教父的誓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