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牵机术?啥也不是!(1 / 1)

加入书签

唉,原本一百多户,五百多人的村子,现在就剩下三十几户,恐怕一百个人都不到,太多撂荒的田地了。

大山里连个承包的人都没有,人家农业公司宁可多花钱,也会包下面平地的田不包山上的田。

但是骆一航身上的土木灵根,就得在有土有植物的地方才好修行,他又不能住到山里。

村里荒地太多,不利于修行,最好每一寸土地都种上东西才好。

当然,能有这个底气,还是因为今天早晨骆一航发现,聚灵阵开始起效,一夜过去,骆一航感受了一下,聚灵阵覆盖范围内,灵气浓度大概到5了,迈过5这个坎之后,骆一航体内灵气开始恢复,简单来讲,就是可以自动回篮了。

别管是一个月回满,还是一年回满,只要能回蓝,他的聚灵阵就能一直布下去,直到把整個村子都覆盖。

差的不过是钱而已,钱嘛,小问题。

家里是指不上了,父母每年赚的钱都是有数的,前些年供骆一航上学,赚多少花多少,骆诚还要出去打工贴补。

也就最近几年,骆一航工作了,他们才能攒下些钱,顶天也就十万块,不能动。

骆一航自己,工作三年,在沪市收入还不错,但是开销也大,骆一航花钱又有点大手大脚,存款也就两万出头,这点钱用来包地,开荒,洒洒水就没了。

所以骆一航从开始就没考虑自己那点存款和爹妈养老钱的主意。

缺钱无所谓,搞点来不就行了。

那么,从哪搞钱呢?

用法术呗。

修仙新手大礼包五大法术,洁身咒,清洁咒,聚灵阵,牵机术,礼道经。

有一个画风不太一样。

前面三个的名字朴实无华,说白了就是太基础了,根本没费心起名字。

而第四个牵机术,可就厉害了,自带高大上专有名词,意为牵动机缘,作用是可预知吉凶推演未来。

最后一个不算,礼道经名字更大,但是更类似于修仙界的思想品德课。

作为新手大礼包,牵机术的优点是耗费灵气少,使用简单,不要求资质。

缺点嘛,不太靠谱。

比方说要算何处有宝贝,它会算出来东边,具体东边两三米还是东边两万里就不一定了。

要想再算具体点,人家会卡……

所以在修仙界,牵机术一般当做天气预报用。

作用是不是比洗澡扫屋子做饭高级多了。

修仙嘛,相当于灵气为食,把聚灵阵当做饭的锅台看也没啥问题。

不过现在是地球上,骆一航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因陋就简吧。

吃过早饭,骆一航带上丁小满又跑山上去了,尽量创造有利条件,附近能发财的也就山上了。

顺便还带着望远镜,这叫玄学与科学相结合。

爬上山坡,又到本地人俗称台子的山坳里,骆一航运转体内灵气,掐法诀,询问何处有宝,注能卖钱的。

开唱。

这破体质,弄点啥都得唱歌把灵气往外喷。

牵机术要求灵气释放缓和平稳,所以骆一航选了首老歌。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一曲唱罢,牵机术起效,骆一航心有感应,举起望远镜看向所感方向。

果然是山上,距离还挺远,会是什么呢?

“艹!“骆一航破口大骂,牵机术果然不靠谱!





视线里是一只正在树上筑巢的红腹鹰,这玩意确实能卖钱,还挺贵,卖了就“吃喝不愁“了,还有一对银镯子赠送。

尼玛算到个国二。

呸,啥也不是。

不过那片山下面……

骆一航猛然想起来点啥,匆匆下山。

丁小满就让它自己玩儿,它认识回家的路。

……

“爸,爸,山上猪苓挖了没?“骆一航远远的就冲在田里劳作的父亲大喊。

骆诚抬起头满脑子疑惑,“啥猪苓?“

“就是前两年,种山上的,野猪粪“

“哦哦哦,野猪粪啊,没挖,咋?“

“没咋,我去看看。“

田里骆诚和张桂琴,看着骆一航一溜烟下山,喊了几句跑进家里,拿个包又一溜烟跑走,路过的时候还顺手抄走把锄头。

留下他俩面面相觑摸不清头脑。

猪苓是一种中药材,俗称野猪粪,长的跟野猪拉的便便似的。

实际上它是一种真菌,汉八味之一,本地特产。

前些年猪苓被炒的价格很高,三百多块钱一公斤,骆诚就跟风在山上种了些,这东西只能长在凉爽又潮湿的野生森林里。

但是猪苓是多年生真菌,要三年才能成熟。

结果种在最高位,还没等成熟,种下的第二年,猪苓就暴跌,最低跌到了十五块一公斤,还不到高价时候的5。

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泡沫破裂,气的骆诚也不管了,种好的猪苓就扔到山上自生自灭。

如今也快三年了,猪苓价格恢复了些,骆一航拿手机查了下现在的价格,鲜的三四十一公斤,干的六十多,价格恢复了些,就是不知道当年那批猪苓现在长到了多大,还剩下多少。

别管多少,也算份额外收入么不是。

种猪苓的那片林子也在骆一航家的山头上,比发现天才小松树那里高一些,是一片半阴半阳的杂树林子。

骆一航轻轻松松顺着山野小路到了那片林子里,然后就翻了愁。

猪苓是长在地底下的。

这片林子太大了,到底哪一片地方种了猪苓?

记得骆诚种猪苓的时候是大前年,入冬前,山上土还没封冻的时候。

那时候骆一航还在沪市呢,并没有参与,而是从骆诚发的朋友圈里看见的。

再次感谢发达的基建,到这里了手机还有信号。

骆一航打开手机,翻开老爸的朋友圈,找了好久,终于翻到了三年前发的照片。

文字里是满怀收获的期待,那时候骆诚根本没想到猪苓这东西也有泡沫。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配文发的照片,骆诚喜气洋洋的一张自拍,

照片里有一棵长的巨丑的歪脖树。

有线索了。

长的那么有“特点“的树,还是很醒目的。

别的树直溜溜撑着绿油油大伞盖,就它枝枝丫丫的还把自己扭成s型,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骆一航带着丁小满,找到歪脖子丑树,扒开树下一层落叶。

还好。

表面看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就说明没有野兽刨出来吃了。

可能是因为不好吃吧。

然后骆一航拿起锄头,划拉开树下一层薄土,低头一看。

当时就皱起了眉头。

好消息是,猪苓还在。

坏消息是,猪苓长的不值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