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专职编剧(1 / 1)

加入书签




大家对我的提议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叶清,自告奋勇的要当女主角。
其实不用她自荐,她都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的会议,大家一致决定拍爱情主题的短剧。
我当即拍板了,就这么干。
回到办公室,我就联系了我专职编剧同学高晓峰。
上学的时候,高晓峰就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才子,他的作文,一直都是范文,每次他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读他写的作文,我们都特别的羡慕。
高晓峰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毕业以后,去了横店发展,不过混得不怎么样?到现在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拍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网剧。
我给高晓峰打了电话:“哥们,你现在在哪里?回杭州了吗?”
“昨天刚回来,上次给你写的剧本,你修改后用上了吗?”高晓峰问道。
“我就是想跟你说这件事情,老板很满意,还给了大红包,我们见一面吧!”
“好呀!我发定位给你。”高晓峰挂了电话,发了个定位给我。
我把赵露父母给的大红包,拿了一个,装进了口袋里。
从办公室出来,没看到张妍,一问才知道张妍已经走了。
当初约定的就是不限时间,也不用跟我打招呼就可以下班。
我从公司出来,到了停车场,那辆奔驰还停在那里,张妍不是走了吗?怎么车子还在呀?
我心中满是好奇,却没有停留,开着车赶往了约定的地点。
我去的时候,高晓峰已经在了,除了他,还有两位美女作陪。
要说高晓峰是风流才子,一点也不为过,他的身边,从来不缺少女人,尤其是混这个圈子,美女如云。
“给你们介绍一下,他是我的同学徐建平,做服装生意的大老板,现在开了一家娱乐公司,你们等下可要好好敬几杯酒,他手里握着大把的资源。”高晓峰介绍道。
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浮夸了?说得我脸都红了,我这样的小公司的小老板,也被他吹成了大老板。
其实也正常,这个时代,谁不吹牛呀!什么都讲包装,要是不装逼,旁边的两位美女能坐在这里听他吹牛逼吗?
人都是现实的,美女也是如此,你没有利用价值,人家不会陪着你在这里浪费时间。
这不是重点,我也对她们没什么兴趣,相比之下,我更加在乎跟高晓峰未来的合作。
一个好的编剧,是成败的关键。
我把大红包递给了高晓峰:“上次的事情,老板给的酬劳。”
高晓峰接过红包,从里面抽出了一些,分发给了旁边的两位美女。
这家伙很会来事,把两位美女哄得很开心。
“找我什么事?又是写剧本?”高晓峰问道。
“先喝酒,等下再说。”我忙到现在,还真有点饿了。
酒饱饭足,我开始说自己的想法了。
高晓峰听我说完,笑着说道:“你小子终于开窍了,找我就找对人了,我保证给你写几个好剧本,捧出几个千万大网红来。”
“那行呀!我拭目以待,待遇方面,我也不会亏待你的。”
“讲钱就俗了,我们兄弟之间,还用说这些吗?”
我知道高晓峰的情况其实不太好,到现在没车没房没老婆,在编剧圈混得也不如意,我赌钱那阵子,跟他借钱,他借给我的两万块,还是找人凑的。
这对于我跟高晓峰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
“你们两个赶紧敬徐老板一杯,让他给你们安排个好角色。”高晓峰说道。
两位美女举杯,我也端起酒杯,跟两位美女碰杯喝酒。
“徐老板,多多关照。”
“你们放心,有好的角色,我一定给两位美女安排。”
高晓峰答应一个星期之内,先出一个剧本。
像他这样才思敏捷的才子,出个剧本跟玩一样,我看到他写的网文,确实写得很好,只不过在网上属于小众文,受众很窄,所以没有火起来,要不然,光是写网文,他就能赚不少钱了。
在我看来,高晓峰是有些傲骨的,不懂得迎合读者,所以才会混得如此凄凉。
商业写作能赚大钱,可惜他不屑于如此。
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加入了浙江作协,冲击中国作协多年,一直未果,他比较在乎这些虚名,但是在我看来,这样都没什么用,赚钱才是王道。
我是商人,我没他的文人风骨,我只想带着他发财。
两位美女去卫生间了,我端起酒杯:“实话跟你说,你那个剧本,基本没用上。”
“为什么呀?”高晓峰有些不服气了。
我把在赵露家发生的事情,都跟高晓峰说了。
高晓峰听我说完,好半天没说话,两位美女回来了,高晓峰的情绪低落。
我知道我说的话,刺激到了高晓峰,很明显,他也意识到他写的剧本,哪怕是经过我修改之后,也远远不如赵露所做的那些震撼给力。
这就是差距,我不知道赵露做的那些,是剧本,还是她自己想出来的。
如果是剧本,比我们的剧本强太多了。
我在现场亲身感受,那种视觉冲击感,让我到此刻,依然感到震撼,接下来的剧情,肯定更精彩,李伟的未来,完全掌控在他曾经伤害过的两个女人手里。
我们又聊了一会,高晓峰抢着买了单,在美女们面前,他不能失面子。
我需要给高晓峰时间消化这些,我这么跟他说,只是为了让他正视自己,文人风骨值几个钱,不是穷困潦倒的文人才是值得人尊重的,人必须学会改变,适应这个时代,流行的文学未必好,但是确实是适应这个时代的,写一些别人看不懂的装逼文,卖弄文采,未必就是对的。
每个作家,都想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孤芳自赏的作品,没人会喜欢。
我是个很现实的人,我也想高晓峰能够认清现实,追求理想,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等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了,大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者没有任何的冲突。
第二天早上,我就接到了高晓峰的电话:“我要见你,马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