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为父报仇(1 / 1)

加入书签




自从李烨传来命令,让朱棣注意边境,救助前往大夏的隋军起。
他就时刻关注着高句丽内的动向,其后不论是罗艺率军出现在高句丽王城外,惹得韩王大怒,聚兵追索,还是高句丽北关辽城被破,都没有瞒过朱棣。
他不知道罗艺是如何绝望,最终选择求死。
做为夏人,朱棣不会跟隋将共情,可作为一名武将,朱棣很难不同情罗艺。
一个将领,被君王无情出卖,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寒。
“小将军,此后你打算怎么做?”
朱棣心中怜悯,开口问道。
“禀报大人,若是可以的话,能否让在下从军?”
说着,罗成噗通一声跪下。
他并不知道,坐在上方的男人,乃是大夏朝内唯一的军功王,朱棣。
他只想从军,只想为父亲报仇。
做为一个隋将,罗成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可笑,甚至会被直接拒绝。
可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不愿放弃,只要能参军,哪怕需要比夏人多十倍百倍的军功才能升迁,他也想进入夏军,直至为父报仇。
而他的复仇对象,不光是高句丽,还有他的故国那高座庙堂之上,俯瞰大隋众生的帝皇,杨广!
朱棣看着跪在下方的罗成,心中犹豫不定。
他统领着大夏东北的边军,理论上来说,对高句丽用兵与否,他一意可决,做为燕王,他也有有能力准予罗成参军,更能保证一视同仁,对待这名隋将。
可这里毕竟是边境,不是其它地方。
要是因为一点怜悯之心,致使边军出了岔子,不是他愿意看见的。
思忖过后,朱棣做出回应。
“此事,我恐怕不能决定。”
罗成低垂着头,听见这话,心中没有屈辱,只有绝望逼迫着他,他捏紧拳头,指甲随之刺进肉中。
大隋同四个王朝交际。
分别是外族突厥,高句丽,以及中原五国之二,大唐和大夏。
在西南边城被割让出去后,大唐同大隋的交界就此断绝,只剩下了突厥,高句丽以及大夏。
他不可能去投外族,想要复仇,只剩大夏这个选择。
若是大夏拒绝了他,他又将何去何从?
“不过……”
朱棣出声道。
听见事情还有转机,罗成心中绽放一丝光明。
他松开手掌,匍匐在地连连磕头。
“大人,不论有什么要求,罗成都会去做!”
触目惊心的血掌印印在地上,朱棣看着,心中越发可怜罗成。
“我虽然不能准许你参军,但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将你送去京城面圣,只要我朝天子同意,便没人再阻拦于你。”
面圣!
罗成心中狂喜,也顾不上揣摩朱棣身份,连连磕头。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朱棣走出桌案,上前搀扶起罗成。
“小将军不用再答谢,此事于我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不过小将军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即便吾皇答应让你进入军中,但我大夏任何一只军队,都不会因为你见过吾皇,而给予你任何优待,你仍需自行建功升迁。”
罗成心中想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哪怕被区别对待也无所谓,更没想过走什么捷径,听见朱棣这话,心中只有兴奋,又开始抱拳行礼,对朱棣不断道谢。
“小将军不必再谢了。”
朱棣挥手招来侍卫。
“带这位客人下去休息。”
“大人,罗成不需要休息,即刻就能启程,前往京城!”罗成立刻道。
“哈哈哈。”
朱棣拍着他的肩膀道:“小将军从未来过大夏,不知路途。”
“正巧这两日有个高句丽使臣要路过这里,届时你可随高句丽使臣一同前往。”
“高句丽使臣?!”
罗成心中一震,恨意在胸膛中激荡,却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朱棣始终观察着罗成的面部表情,看见他表情波澜不惊,心中为之一寒。
“小将军,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何况我大夏没有同高句丽开战,希望小将军不要让在下难做。”
“大人说的是。”罗成恭敬道。
而后,罗成随人下去休息。
两日眨眼便过,罗成将大隋制式盔甲扔在房中,只背着一杆银枪单衣出门,这两日里,他已经明白先前接见他的人,乃是大夏燕王。
出了燕王府,前方已经有车队等待,毫无疑问,这便是高句丽使臣的车队。
罗成紧了紧拳头,一言不发上前。
一名燕王府管事来到罗成面前,抱拳行礼问道。
“是罗兄弟吧。”
“是。”
“王爷说了,罗兄弟就跟着车队同往,兄弟需不需要同车队主人打个招呼?在下可帮忙引荐。”
“不必了。”
罗成答道。
他不想见高句丽使臣,不是担心被人认出来,而是害怕自己忍耐不住,一枪将对方杀了,彻底断了复仇可能。
“如此也好,罗兄弟随我来。”
在管事的引领下,罗成来到车队末尾的一辆马车前。
“罗兄弟就坐它吧,此后全程,若是罗兄弟不想露面,自会有人送来吃食。”
“帮我谢谢王爷。”
“罗兄弟客气。”
管事回礼道。
“那在下,便祝罗兄弟一路顺风。”
罗成再不搭话,抽出银枪握在手中,爽快上了马车。
随着车队离去,朱棣自燕王府内走了出来。
“王爷。”
方才接待罗成的管事赶忙上前行礼。
“他只带了一杆枪?”
管事愣了一下,不明白朱棣何意,可还是恭敬答道。
“王爷神机妙算。”
朱棣确认答案,脸上浮现笑意。
“王爷何故发笑?”
在别处,下人问询或许是僭越,但在大夏,却不是多大的事。
朱棣解释道。
“我只笑杨广鼠肚鸡肠,错失了一员将帅大才!”
罗成能凭借一个人,连穿高句丽和大夏防线,直至筋疲力尽才被巡逻骑兵发现,其人智谋胆识乃至于身手,都是毫无疑问的,再加上忍耐心性,未来必定成才。
朱棣没说的是。
他心中除了高兴,还有庆幸。
庆幸罗成已经被隋朝伤透了心。
否则两国若起争端,别看罗成年龄不大,却有资格成为让他都头疼的敌人。
……
眨眼之间,半个多月过去。
大隋自攻破辽城后,就好似打了鸡血,捷报频传,致使高句丽韩王不断发信催促前往夏朝的使臣加快脚步。
在快马加鞭的赶路途中。
京城终是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