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匈奴人入侵之因!大元(1 / 1)

加入书签




此刻,不仅仅是黄盖。
在场十余人,包括着杨家五郎,六郎,以及张郃等人在内,皆是将目光投向了居中的庞统。
要知道。
自从土木堡一战之后。
他们兵败不慎为匈奴人所俘虏。
便一直是被关押在营帐之中。
虽然冒顿因为想要招降他们的缘故。
对于他们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但如此暗无天日的营帐中,他们也决计是看不到外面的半点情况的。
更别说。
是数十里之外的京城战况了。
他们实在是有些不清楚。
庞统这位神机妙算的大夏卫国公,到底何以如此笃定眼下京城的战况?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
庞统耷拉着眼皮,轻声道:“老夫之所以得以知晓战况,其因有二。”
缓缓的举起右手食指。
庞统环顾四周,发现周围暂时是没有匈奴人的监视之后,方才是缓声道:“其一,乃是这营帐周围看守吾等之匈奴士兵。”
这一句之后,众人更加疑惑。
而庞统则是不紧不慢,娓娓道来:“还记得自吾等兵败被俘,再到刚刚来到此地之时的情景?那时候看守吾等的匈奴人,一个个的是何等的趾高气昂?”
“但是现在呢?自大战开始的这几日,诸位难道就没有从他们身上发现些什么吗?”
庞统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皆是不由得为之一愣。
自被俘虏沦为匈奴人阶下囚后。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经历了无数的生离死别。
身陷囹圄之际,哪里有什么心思观察看守他们的匈奴士兵?
听得庞统这么一提醒。
他们才算是有些明悟了。
似乎当真如庞统所言。
自大战开始之后。
这些个看守他们的匈奴士兵,的确是变化很大。
从前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的这些人。
这些日子以来,一个个的却是变得暴躁,易怒,低落……
这边。
杨家五郎和六郎相视一眼,皆是微微皱眉:“老国公,若他们只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呢?”
庞统只是轻笑:“这战场之上,除了战事,哪里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若只是个别人倒有可能真如你们二人所说,但他们全部如此,可就不大正常了。”
“老夫和你们一样,并不知道匈奴人在京城为何会受挫,但如果不是匈奴人在京城遭受大败,他们又何至于如此?”
一句之后。
自当众人紧皱的眉头,缓缓的舒展开了。
甚至。
一向是严厉的荡寇将军张郃此刻都是眉开眼笑,朝着庞统忍不住的惊呼道:“老国公,真是如此!?我京城,当真是守住了!?”
庞统眯着眼睛,缓缓点头:“若只是老夫方才所言,可能还有所偏差。”
“然而,诸位可还有所察觉?单单是吾等所在的这个军营之中,起初匈奴进军之时声势浩大,足足需要一个半时辰,方才不复喧闹。然而近日,老夫听得此是匈奴人进军,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是没有丝毫动静。”
目光在众人的身上不住的逡巡着。
庞统缓缓抬头,目露精光是一字一句道:“所以,别的匈奴军营老夫不知道。但单单就吾等所处的军营,匈奴大军的人数至少锐减了三分之一!”
“大战当头,大军便必定不会随意调动大营。一一斑而窥全豹。如此一看,匈奴人必然损失惨重!”
庞统一番话,可谓是见微知著。
看似荒诞不经。
但在场众人仔细一想·,却觉得不无道理。
当下相视一眼,眼中皆是闪过狂喜之色:“老国公,当真是如此!?”
激动之下。
众人脸色涨红。
甚至整个身体和说话,都已然是轻轻的颤抖了起来。
而在众人注视之下。
庞统面不改色,只是重重点头:“八九不离十。”
庞统是谁?
那可是大夏国都数一数二的国士!
更是历任大夏太子太师,太师!
换句话说!
庞统乃是宣帝和李镇的老师!
饶是宣帝雄途大略,都对庞统极为恭敬,委以重任。
可以说。
庞统的智谋,早已经是得到了天下之人的公认。
庞士元之大名。
甚至堪堪于大汉留候张子房,大唐房杜长孙,大秦商鞅等人齐名!
然而。
庞统有和这些人同等的才能。
却无这些人的际运。
虽然一直竭力反对慈禧和李镇的各种离谱政令。
自李镇和慈禧当权之后。
对庞统一直置之不理,亲近奸佞,甚至大肆打压庞统。
因为庞统不畏权贵,频频劝谏的关系。
太师,太子太师之位被直接剥夺。
朝中一切官职也被褫夺。
甚至不是庞统这些年在大夏积累的恐怖声望,让慈禧和李镇不敢太过放肆的话。
其卫国公的爵位,乃至于本人都已被两妖孽所害。
也正是如此。
在以庞统为首的忠贞之臣苦谏无果的情况下。
大夏才一步步的沦落至今。
是故,对于庞统之智谋可谓无条件信任的他们,此刻听得庞统之言,无不欢欣鼓舞。
“匈奴人在京城受挫?太好了!”
“万幸!万幸啊!”
“真是天佑大夏!”
大夏此刻是如何的情况,在场众人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可以说。
在此前,众人对于京城皆已不抱什么希望了。
匈奴人三十万铁蹄之下。
凭借着慈禧,秦桧等人如同猪一般的领导下。
仅仅只有十万大军的京城,当真能守住吗?
众人甚至怀疑。
会不会大战还没开始。
东宫的那位慈禧太后,和秦桧,和珅这些人就已经开始张罗着赔款割地向匈奴投降了。
此刻大夏能胜。
众人虽不知过程如何。
但无比感到庆幸。
一向豪迈的老将军黄盖,甚至是仰天大笑不已:“前番李广利那个奸佞小人,背弃大夏,投靠匈奴!还敢在吾等面前耀武扬威,威逼利诱,企图劝降吾等!这一次,老夫看他能待如何!?”
然而。
庞统这边见得兴奋不已的众人,脸上的神色,却依旧是凝重,缓缓摇头轻叹:“诸位,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这一次匈奴攻打京城,可没那么简单……”
这一句之后。
在场众人神色皆是错愕不已。
将疑惑的神色投向庞统。
以往匈奴这些草原部族,屡屡入侵中原。
八百年前。
在中原某些国家衰落的时候。
也不是没有似今日这般,攻到都城之下。
然而。
除了大元之外,并未有一人能彻底灭国的。
原因无他。
草原部族,猛则猛矣。
野战在场,论及攻坚,却是并不擅长。
原因无他。
这些部族相较于中原各国,人丁稀少,粮草奇缺,补给不足。
又缺少攻城器械。
根本无法对中原国家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他们料想,匈奴人也当是如此。
在京城受挫,损失惨重之后。
应当劫掠一番之后,如往常一样退回草原才是。
但听得庞统的语气。
这一次,匈奴人莫非并不打算如此?
众人注视之下,却见得庞统缓缓皱眉,沉声询问道:“诸位可知,这匈奴人为何要攻我大夏?”
众人皱眉。
苦思冥想之际。
还未说得一言,这边庞统便是沉声指向了北方:“诸位忘了,在匈奴的北方和西方,正在发生什么吗!?”
一句之后。
众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几乎一瞬间,脸色皆是大变。
“是因为大元!?”
提及大元。
在场中原原本轻松的神色,是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目光中惊疑不定,直视着面前的庞统。
却见得庞统同样一脸肃然。
“十余年前,宣帝在时。大元占据大宋之地,实力膨胀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凭借中原四国之力,才勉强挫败大元,致其元气大伤!”
望向众人,是一字一句道:“然而,诸位可能不知道,就在这数年间,大元大肆西进,北进!如今实力已然尽数恢复,甚至更甚以往!”
“老夫知悉,这大元南部大军,又有了蠢蠢欲动的趋势!”
这一句之后。
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沉思片刻,便不由得深呼一口气,沉声道:“所以,老国公你的意思是,匈奴人是在草原上呆不下去了,才不得已前来入侵我大夏!?”
庞统眯着眼睛,重重点头:“正是如此,否则这匈奴人和我大夏,隔着一条长长的河西走廊!何以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大举入侵我大夏!?”
“大唐,大秦,大汉皆是强横,所以匈奴人趁我大夏疲敝,想要的就是一具攻占我大夏江北!举族南迁,得以在有一栖息之地!”
庞统仰天,一阵长叹:“此战,不但对于我大夏来说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对于匈奴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啊!?”
“他们不会放弃的!这是一场大夏和匈奴都将拼尽一切的死战!”
“就算这三十万大军,拿不下京城!那匈奴人,觉得会从草原继续增兵!”
一番话后。
庞统之言,犹如晴天霹雳,彻底震碎了众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在场众人莫不是陷入良久的沉默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