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1 / 1)

加入书签




随着李烨这一句之后。
那群族老们目光相互逡巡。
最后。
其中一个最为年长之人昂首立于殿下,即不行礼,言语间对李烨也没有丝毫尊敬的意思:“陛下,前番大战匈奴人损失惨重,而我大夏大胜!眼下,这匈奴人已然是知晓我大夏的厉害。”
此人正是这眼下大夏宗正府大宗正李慜。
他此时已然八十有九。
这一生,于大夏寸功未立,但此刻地位却是无比超然。
不因为别的。
正因为此人,乃是太宗之幼子,历经五朝,乃是现在皇室之中,辈分最高之人!
顿了顿。
李慜昂首望着李烨,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是沉声道:“以老夫之见,我打下不必再起刀兵,施以威压便可让匈奴人知难而退!”
“如此一来,京城之围即解,而我大夏也可以免除刀兵之苦。”
话音刚落。
众人皆是皱眉。
很明显。
此刻朝堂上的众人,几乎没有人同意李慜之言。
但此刻,却无一人出言反对。
原因无他。
这李慜的辈分实在是太高了。
高到只要和他唱对台戏,便等于失礼的地步了。
这在讲究礼法宗庙的大夏,是一个极为无奈之事。
然而,真的没人敢出面吗?
李烨眯着眼睛,嘴角带上一丝笑意。
目光逡巡之下。
仅仅是片刻,在大殿之下。
于谦径直出列,朗声一阵大喝:“一派胡言!”
紧接着,便是直接怒视着突然来到大殿之上的李慜,以及他身后的李家族老。
而李烨眯着眼睛。
嘴角原本的笑意逐渐的收敛,只是静静的看着李慜这群所谓的李家“族老”。
在这个节骨眼上。
这群人是突然跳了出来。
李烨自然是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
在这群人的眼中。
哪怕此刻的李烨,拥有了传国玉玺,掌控了朝堂。
而且,带着京城的将士百姓们,奋起反击,庇佑京师。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恐怕在这群正统性大于一切的老古董眼里。
李烨恐怕还是比不过李镇这个所谓名义上的“大夏正统”。
之所以在此刻要求和匈奴人和谈,他们的目的自然也就只有一个。
在李烨和百官的注视下。
李慜抚了抚胡须,瞪着于谦是厉声呵斥道:“你是何人,胆敢呵斥老夫!?”
“老夫跟随父皇皇兄的时候,你尚在何处?你算是什么东西,敢在老夫面前狂吠?”
老头一摆手,满脸高傲的模样。
看着那个样子,似乎是全然没有将于谦放在眼里。
然而话还没说完。
这边,于谦却是一瞪眼:“谁通敌叛国,倚老卖老,于谦便骂谁!”
“谁背弃百姓,背弃大夏,于谦便骂谁!”
“谁人面兽心,包藏祸心,于谦便骂谁!”
寥寥两句。
李慜瞪大了眼睛,面色都是涨红。
眼眸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
身为太宗之幼子。
在大夏国中一向是地位超然的他。
还从来未曾像今日这般,被人如此指着鼻子毫不掩饰的痛斥过。
“好啊!好啊!哪里来的狂妄小辈!”
“反了!反了!”
李慜咬着牙。
当即是一拱手:“陛下,此人狂妄自大,侮辱老夫!实在罪大恶极,请陛下将此等狂徒治罪!”
然而一句之后。
李烨这边,却依旧面色平淡。
见得面色涨红的李慜,李烨只是轻笑道:“老大人说笑了,于谦虽然狂妄,但我大夏朝堂上,可没有因言获罪一说。”
“于谦别说是骂其他人了,便是指着朕的鼻子痛骂。若理由充分,朕也是奈何他不得。”
说着这话的时候。
李慜的目光在李烨和于谦身上不住的逡巡着。
面色已经是极为难看。
他哪里不知道。
李烨这是打算要死保于谦了。
“你!”
李慜咬了咬牙,对于李烨丝毫不给面子的行为,显然是十分恼怒。
但还没等他说些什么。
这边李烨便是施施然的笑着:“老宗正,此刻吾等正商议家国大事。朕念及老宗正年事已高,不宜再过劳累。”
“还请老宗正和宗正府的各位,若无要事,还是赶紧打道回府吧。”
说完。
李烨一摆手。
而李慜先是一愣。
哪里还有方才那般趾高气昂的模样,连忙是拱了拱手:“陛下,老臣有要事!有要事!”
李烨眯着眼睛,不住的打量着不远处的李慜:“哦?不知老宗正有何要事?”
此刻,李烨望向李慜的平淡目光中,多了一丝隐晦的锐利。
虽然李慜还没说。
但其实,李烨的心中已经和明镜似的。
这群宗正府的人前来此地,不是为了别的。
绝对就是为了李镇。
说来可笑。
如今李烨虽然已经是即位,被尊称为天子。
但其实。
这个天子之上。
还得加上一个代字才是。
当初。
慈禧为了稳定人心。
在群臣的苦谏之下,是极不情愿的将李烨扶上了皇位。
却是耍了一个心眼。
对于原本应当被遥尊为太上皇的李镇,压根就没有任何的提及。
所以。
名义上,李镇此刻虽然身处匈奴,却依旧是大夏的正统皇帝。
今年乃是大夏天启一年,却也是正统六年!
都说天无二日。
但此刻的大夏,却是真真切切的出现了两个天子。
不管是李烨,还是说的在场的其余众人,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慈禧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等到李镇重归朝堂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坐上皇帝的宝座。
而宗正府的这群老不死的。
一向将所谓的“正统”看得很重。
哪怕李镇这个“正统皇帝”,祸国殃民,暴虐无度。
在他们眼中,份量却依旧要远远高过此刻坐在龙椅上挽救大夏于危难之际的李烨。
果不出其然。
李烨才将将询问之后。
这李慜眯着眼睛,微微躬身:“陛下,此刻我京城局面大定。以老夫之见,如果再贸然和匈奴人起得刀兵,怕是不妥。”
“正统皇帝可还在匈奴人的手中,若匈奴人狗急跳墙,对正统皇帝不利,该当如何?”
随着李慜这一句。
现场众人的目光,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朝着李烨望去。
谁都是知道。
这朝堂之中,若论谁最不想看见李镇重归京城,重回朝堂。
李烨这个大夏的天子,绝对是首当其冲了。
感受着众人注视的目光,李烨却依旧是神色平淡。
还没等到他继续说些什么。
这边于谦便又是径直朗声喝道:“难道就为了一个人的性命,要将京城如此多的将士,这上百万的百姓的性命,都不放在眼里了吗!?”
李慜冷哼一声,直接怒视于谦:“大胆狂徒,你折辱老夫,老夫大量,不与你计较!此刻你敢有辱天子!?找死吗!”
一句之后。
此人身后跟着的众人宗正府之人,皆是对着于谦怒目而视。
在如此情况下。
于谦依旧是面不改色,当即大喝道:“天子的命是命,那将士们和百姓们的命就不是命了!?”
“此刻我大夏好不容易占据了主动,此刻何谈,那些牺牲的将士们的血,就白流了!都白流了!”
“还有那五十万精锐葬送土木堡,如此深仇大恨,尔等就不思报吗!?”
虽然于谦都已经是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
李慜的脸上,依旧满是不屑之意:“白流了?什么白流了?”
“左右不都是要让匈奴人退兵,保住京师吗?只要匈奴人撤退了,用什么办法不是一样的?”
当是时。
于谦和一干族老们,是你来我往。
在这个朝堂上,是吵得不可开交。
然而。
区区一群宗正府的人,如何是于谦的对手。
不过片刻。
于谦引经据典,口若悬河。
便已经是将他们驳斥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狂徒,你只会逞口舌之利罢了!”
李慜涨红着脸,狠狠的瞪了于谦一眼。
眼见得喷不过于谦。
竟然是直接转过头来,望向李烨:“陛下,你乃是天子!你且说说,是到底和谈还是不和谈!?”
一句之后。
李烨眯着眼睛,缓缓起身:“大夏和匈奴人之间,绝无半点和谈的可能。”
李烨的目光,直勾勾的望向这群宗正府之人,其中充斥着淡漠。
而在他话音刚落。
宗正府之人先是一愣。
随后脸色便是愈加的难看:“所以,陛下这是不打算顾得正统皇帝的死活了!?”
很显然
他们也没想到,李烨的回答是如此的直接。
毕竟。
李烨和李镇不对付,这是谁都知道的问题。
但至少。
在表面上,李烨这个代天子应当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兄谦弟恭吧?
然而,他们却是失算了。
“你们顾及正统皇帝的性命,那谁又来顾及这京城十万将士,上百万百姓的性命?”
李烨目光如炬,依旧是静静的望着他们。
这群宗正府之人却犹自嘴硬:“陛下,此刻谈判便既是救正统皇帝,也是救京城,救大夏!何来不顾及百姓性命一说?”
李烨冷笑一声:“是吗,当真是如此吗?”
径直一摆手。
这边。
沈炼心领神会,便是捧着一叠文书径直的来到了这群宗正府之人面前。
这群人的目光中满是疑惑。
“都看看吧。”
李烨的声音传来。
这群人才是从沈炼手中接过文书。
不消片刻之后,面色便已经是难看异常。
“匈奴人聚集在河套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是整兵待发。”
“最多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便可赶赴京城!”
“如此行径,诸位觉得,这匈奴是能和大夏和谈的样子?”
李烨继续是坐了下去,偏着头冷冷的凝视着宗正府众人:“此刻和谈?你们不是在救正统皇帝,而是为匈奴人赢得喘息时间,将京城推入火坑!”
“此时不打,待匈奴人三十万大军赶到。那个时候,匈奴人会和你们和谈吗!?”
一句之后。
那原本一脸自信的宗正府众人,却是被辩驳得哑口无言。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
他们再多的狡辩之词,也已经是于事无补。
当是时。
为首之人咬着牙,是沉声道:“那陛下就当真不顾正统皇帝的安危,要将他置于死地了吗!?”
图穷而匕首现。
李烨嘴角的笑容,愈加的冷峻。
兜兜转转扯了这么久。
搞了半天,这群人还是露出了他们的狐狸尾巴。
说白了。
不就是怕李烨趁着战乱之际,直接干掉李镇吗?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面对如此尖锐露骨的问题,李烨却依旧是面不改色:“朕知道,诸位宗正府族老,关心皇兄之安危。”
“事实上,如今皇兄蒙难于匈奴蛮夷之手,朕亦是痛心疾首。但如今,朕既然为大夏天子,便肩挑着大夏兆亿子民的安危。”
“诸位说朕要将皇兄置于死地,何出此言?”
李烨的目光虽然平静。
但落在宗正府众人身上,却犹如针扎一般。
还没等他们继续说些什么。
这边李烨便是指向他们,一字一句道:“朕可以保证,此战之后,朕会让皇兄,安然无恙的回到京城。”
这一句之后。
便如同一阵霹雳,瞬间在整个朝堂炸响。
所有的人先是一愣。
随后便猛然抬头,望向李烨。
震惊,惊讶,疑惑,不解……
各种各样的目光,望在了李烨之上。
亦如此刻众人心中所想一般。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李烨竟然能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事实上。
此刻朝堂中站着的这群人。
对于李烨目前的处境,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眼下战时。
借着庇护京师,抵御匈奴的名义。
李烨自然便是这大夏之主。
但是。
若真如李烨所说。
待到匈奴退去,李镇回到京师……
那一切可都不一样了。
天无二日,一山尚不容二虎。
若等到李镇当真回到了京城。
当真会对皇位无欲无求?
自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那个时候,李烨还能保持如今超然的地位?
虽然明面上不说。
但是众人都知道。
李烨绝对是他们之中,最希望李镇直接原地升天的那一人。
如此一来。
他们实在是不知道。
李烨为什么要说出放在的那一番话。
要知道。
君无戏言。
李烨这一说,也就代表着。
若李镇到时候没有如李烨所说,返回京师。
必定会受千夫所指。
宗正府众人相视一眼,脸上都已满是兴奋之色:“陛下此话当真!?”
李烨眯着眼睛,微微颔首:“君无戏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