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战在即,众志成城(1 / 1)

加入书签




此刻的宇文化及。
随着李烨的这一句之后。
深呼一口气:“或许,陛下你是对的吧?”
宇文化及眼神迷离,缓缓摇头。
随后,闭上眼睛。
在场众人哪里还不知道。
这宇文化及。
已然是心如死灰,有了死志。
如此情况。
李烨脸上表情却依旧冷峻:“临死之际,你还有何话可说?”
宇文化及抿着嘴,虽面色平静。
但依稀可见,一头须发都是在轻颤。
足以证明。
此刻的宇文化及,并没有看上去的那般平静。
众人注视之下。
旋即睁开双眼:“罪臣想知,陛下当何以对宇文化及和我儿成都?”
李烨眯着眼睛,冷笑一声:“你宇文化及身为宇文家家主,犯上作乱,勾结异族,意图谋反。”
“以大夏律法,当处以极刑,夷其全族!朕已决意,此次夏匈一战后,你宇文家上下,鸡犬不留!而宇文成都,身为你子,自当同罪。”
说完。
李烨缓缓摇头:“很可惜,如此忠勇之将领,没能战死在战场上,偏偏要受你这乱臣贼子的牵连。”
这一句之后。
宇文化及瞳孔一缩。
目光不住闪烁。
仅仅是片刻,便猛然抬头。
随后。
默不作声。
只是朝着李烨重重一拜。
……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
转眼已经是两日之后。
正值凌晨。
此刻的京城。
百姓家家闭户。
然而城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
大街上,往来的人群,却是络绎不绝。
妇孺儿童忙着炒制干粮。
而青壮男人们,则是将一袋袋的粮食,运往临时军库;将各种各样的守城器械,兵刃搬至城墙。
城中已不见半个甲士。
大队大队的锦衣卫,武侯,衙役,时刻巡查着城中的每个角落。
嘴里,依旧是在不住呼喊着:“陛下有令,凡有身着盔甲而不出城作战者!斩立决!”
“无论是京城士兵,流氓地痞,若有作奸犯科,为祸百姓者!斩!”
“若有为富不仁之商贾,趁机哄抬物价,囤货居奇者,斩!”
“若有散播流言,蛊惑民心者,斩!”
呼喊的同时。
这群人的目光,扫视四周。
奉李烨之命。
此刻京城中,凡有任何可疑人员者。
他们皆可直接缉拿!
一旦断定,证据确凿,便有先斩后奏之权!
此刻的京城中,人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已然是一片肃杀!
所有人都知道!
匈奴人要来了!
不是明日,不是后日!
而在今朝!
太阳刚刚升起之时!
便是大战将起!
曾经的他们,或贫或富,或忠或奸,或善或恶……
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但是今日开始,面对匈奴人,他们便有了一个身份——夏人!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此刻,这是京城中三岁稚童,都已然明白的道理。
他们现在要做的。
便是和守城的将士们一起!
贡献出自己一切力量,庇护京师!
城中。
几乎处处可见的往来的人群,皆是各司其职。
而在距离东直门不远处的一地。
此刻已经是处处结营。
一口口的大锅支了起来。
正在为即将浴血奋战的京城将士们,赶制着干粮。
而王琦一家,也都加入了其中。
夜幕将消。
当第一缕阳光徐徐洒下。
见得那一抹耀眼的金黄。
“娘亲,祖父,祖母……”
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孩子,分别是依偎在自己母亲和祖父母的怀里,又一次询问着:“爹爹为何还不回家啊?”
身为王家顶梁柱的王琦,早在大半月前就已经加入了预备军中。
这王琦一双年纪尚幼的孩子,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将要做些什么。
但是那些大人们,却再清楚不过了。
此刻的他们相视一眼。
皆是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忧虑之色。
轻叹一声,将两个孩子紧紧的拥进了怀里:“你爹爹他啊,正在打坏人呢,所以还不能回家。”
“那爹爹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快了,快了……等你爹爹他呀,打完了坏人,就回家了。”
“可是,我想爹爹了。”
“娘亲和祖父祖母,也很想他啊……”
幽幽的一声长叹,久久不曾停息。
内城,天波府。
一位位女将,披坚执锐,已然蓄势待发。
血红的盔甲,如同一团团火焰,正熊熊燃烧。
唯一不同的,便是那头上戴着的白巾。
在那如火的盔甲映照下,却是那般刺眼。
此刻在她们身处天波府中的杨家祠堂。
在其上,一尊尊的牌位,整整齐齐的摆放着。
这群牌位所供奉的,都是整个大夏都鼎鼎大名的杨家先烈。
当然。
已然战死的英国公杨业,还有杨家诸位虎将,也静静立在下方。
十二位女将,在佘太君的带领下,静静面向杨家先烈牌位。
一个个的神色肃穆,眼眶微红,牙关紧咬,拳头紧握,状如雌虎。
在这一刻。
这杨家祠堂的气氛,不可谓不严肃。
行礼,上香。
“愿杨家先烈,佑我大夏!佑我杨家!”
一声声的呼喊之后。
众位女将深呼一口气。
目光望向东方。
那是东直门所在方向。
随后在佘太君的带领下,向着东直门,昂首而去!
微风拂过。
烈火熊熊燃烧,白色丝带徐徐飘扬。
城外。
军营之中。
一位老者缓步离开满是草药气息的大营。
矗立在营门口。
见得自东方。
旭日东升。
一缕缕阳光透过云层,徐徐洒下。
原本一边的黑暗,正在被驱散。
漫长的黑夜之后。
大地开始重放光明。
映照在老者已然老气横秋的脸上。
感受着久违的光和热。
老者默不作声。
却是转头。
望向城内的方向,久久不语。
良久。
一声长叹:“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何去何从?”
立于营门口。
老者介于光暗之间。
往后一步,漆黑如墨。
往前一走,万丈光明。
踌躇良久,却寸步不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