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同赴黄泉(1 / 1)

加入书签




慕容冰顿时有种莫名的成就感,就算这场仗她没起到什么作用,但作为皇帝御驾亲征,也算是主帅。
怎么着也能在天下诸侯之间立上一份威信。
稍微搓了一下手掌,她便准备到南郑城下去看一看。
刚要起身,一名千羽卫便捧着赵王令和一封书信急匆匆地进了大帐。
“陛下,赵王殿下急件!”
听到赵王两个字,慕容冰顿时不淡定了,慌忙上前抢过了令牌和信件。
拆开信封,从其中掉落下来一块极为精致的玉佩。
这块玉佩她自然认识,乃是大商皇室之玉,这世上只有她,萧玉儿和赵瑞三人持有。
将玉佩收起,她便迅速看了一下里边的信件。
“传令,单信和乐盛两位将军立刻前往蓟城,同时调拨六十万精锐随行!让太子焕的三十万大军即刻返回鲁周,时刻防备姜吴和百越,另派梁章率二十万大军与太子焕同去!”
那千羽卫顿时有些发愣,一下子就调走一百多万大军,那彭魏战场不就空虚了吗!
可皇命已经下达,她也不敢有丝毫得太慢,立刻出去传令。
随后慕容冰又下令禁军开拔,前往南郑。
赵瑞率领五万大军一路北上,可谓是畅通无阻。
其实,这次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攻灭彭魏,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其国内的商人和穷苦百姓。
大商成立了商部,这本来就是前无古人般的创举,使得天下商人对大商向往无比。
而且在大商的法令之中,穷苦百姓一样有机会可以进入朝堂,获得爵位。
因此大军每攻破一处城市,城中的商户,百姓都是自发地组织起来迎接商进城,到最后,甚至有富商集结家中的家丁,进攻彭魏军。
这也是为什么赵瑞可以放心的,将彭魏境内的大军调走的原因。
甚至他还将带回来的十五万人马,拨付给了白华十万让其带走。
等赵瑞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南郑城下时,这里已经换上了大商的旗帜。
彭魏的朝堂大殿之上,慕容冰正襟危坐,堂下跪着彭魏的王室宗亲以及文武百官。
“陛下,我们都已经投降了,你看是不是给我封一个彭国公的称号?”
彭江战战兢兢的跪在那里,满脸的祈求。
他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出息,今生最大的乐趣便是吃喝玩乐,就算不做国君了,这个国公也是个极佳的选择。
大商的一众将领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慕容冰也是觉得,这个彭魏王傻得有点可爱。
“彭国公的称号正已经分给司马将军了,至于你嘛,一个酒囊饭袋而已,好好的一个国,让你败坏成这个样子,的确该死!”
彭江当即被吓得呆滞在那里,浑身上下不停地颤抖。
“陛下,我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王,你怎么着也得给我点体面吧或者!”
“体面?”慕容冰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你阻拦朕派到墨家总坛去接赵王的队伍时,怎么没想过给朕留一点儿体面?”
霸道的声音让彭魏的一众文武百官静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ap 李菲直接抽出横刀走到盆彭战面前。
“陛下,就是这家伙将末将围在山坳之中,要我说,应该把他斩首示众!”
就在这时,大殿之外跑进来一位传令官。
“陛下,赵王殿下回来了!”
慕容冰的心跳顿时加速,她赶忙稳住自己的心绪。
没过多久,赵瑞便在一众人的簇拥之下缓缓走进了大殿。
“参见赵王殿下!”
朝堂上的众位将军纷纷跪倒在地。
慕容冰是多么希望可以直接冲下去,扑进赵瑞怀中,可是这样的场面让她不得不将所有的情绪全都压了下去。
李菲自然能看出慕容冰的情绪,立刻将横刀收了起来。
“陛下又令所有的人都出去,谁也不得靠近大殿百步,否则诛灭三族!”
这命令众人就有点看不懂了,可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立刻押着彭魏的文武百官离开这里。
最后,偌大的大殿就只剩下了慕容冰和赵瑞两个人。
慕容冰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情绪,飞奔下了大殿,一头扎进了赵瑞怀中。
“你这个死人,到底跑到哪里去了?知不知道人家有多担心!”
赵瑞抬手抚住了慕容冰的后背:“只是墨家的那帮家伙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我过去教训他们一下而已!”
慕容冰可不管那么多,挥舞着粉拳不断捶着赵瑞的胸口。
“下次不管有什么急事,你一定要拆人给我送个信!知不知道我这次御驾亲征完全都是为了你!”
赵瑞笑了两声,随即拍了拍慕容冰身上的盔甲。
“这铠甲是谁给你做的?也太笨重了吧。”
慕容冰撅起小嘴,要是真的量身打造,岂不是要告诉天下人,我是女儿身吗?
赵瑞看了一下四周的大殿:“行了,你就带着禁军返回洛城,剩下的大军给我留下,是时候把南齐也给灭掉了。”
慕容冰很是乖巧地点了下头,随即从身上取出兵符交给了赵瑞。
“那你小心一点,我在洛城等你!”
赵瑞立刻呼喊了一下守在大殿之外的李菲,让她亲自护送慕容冰回城。
等到慕容冰离开之后,赵瑞便出了大殿。
“司马武!”
靠在柱子下的司马武顿时被吓了一个激灵,有些慌张地跑了过去。
“殿下有何吩咐?”
赵瑞直接上前将他拉到了跟前:“你应该知道彭伟的老相国陈河吧!我刚才怎么没看到他?”
司马武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老相国非要和彭魏共存亡,说什么也劝不住!最后还是搬出了我父亲,才让他暂时打消了死的念头,说是想在临死之前见一见家父。”
赵瑞点了点头:“做得不错!人在哪里?带我去见见。”
司马武立刻带着赵瑞前往天牢。
此刻,陈河就站在一面墙边,奋笔疾书,字里行间满是绝命之气,看这样子已经是打算慷慨赴死了。
在他旁边还跟着几个彭魏的文武大臣,看起来是要同赴黄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