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对策早备好,官场暗涌动(1 / 1)

加入书签

随着百官的沉默,改制之事,便定了下来。

然而他们心里却清楚,想要改变这臃肿且运营了两百年的京营制度,绝非训斥一句蛀虫众多,将帅孱弱就能够解决的。

要知道在当今圣上以前,京营就已经发生过数次改制的行为。

太祖,成祖,正德,乃至嘉靖等一众先皇都有过想要改变京营的举动。

这京营原本还好,可随着土木堡一战精锐尽损,留下的人又难堪大用以后,便彻底再难有活力。

于是百余年下来,京营持续的衰败,到了前一阵大都督府尚未合并之时,各方都督府的官吏都是被文官们压一头的。

连那一府都督之高位,见了在京文官,都要谦逊施礼,足以窥见都督府之衰弱。

没办法,大明连年吃败仗,就连这些在后方的将军们也抬不起头来。

他们要是敢傲气一下,立马就会文官挖苦嘲讽。

这些个文官的尖酸刻薄之词,一般人听了都要气血翻涌,何况这些将军们!

在天启朝就更加离谱了,连那宦官,也就是没根的太监,也要来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要知道军中之人,气血方刚,性格相对直率,,莫说太监,就是那些状元官吏要下派来管制他们,他们都是决计不肯的。

结果天启一朝七年,阉党作威作福大半,不仅搞得政局一片乌烟瘴气,更让他们这些军旅人士郁闷至极。

稍有本事的招募将士,都因为受不了阉人的作威作福,宁可去当抗金游侠,也决计不愿跟这些如厕都会打湿裤子的人为伍。

如此一来,军户落魄,招募兵员孱弱,武者更处处受气的窘迫之境遇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入伍参加大明军队呢?

这些念头在百官脑海中闪过,特别是那些在京营尚有利益瓜葛的官吏,更是忍不住的露出叹息失落之色。

‘皇上啊皇上,若说对付内阁的几个老家伙,尚且能够用聪慧去应付。可是面对百年也未曾解决的麻烦,您又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呢?毕竟那些老兵油子,可不会吃文人那仁义礼智信的一套,只看真功夫,不看嘴皮子的!’

念头一闪而过,有此想法的官吏们又继续蛰伏起来,只想着保全自己的乌纱帽,其他的自不愿多想了。

也就在他们踌躇之际,最好的计策立马从申用懋的脑海中冒出。

他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是知道兵权的重要性。

如今皇上隐隐有分割兵部的权利,返还给大都督府的意思,他可不是很情愿,毕竟没有谁愿意把到手的权利分出去。

于是他拿出了所有官员们都会的绝招,拖字诀!

只看他又一次出列,装作惶恐不安道。

“皇上之大制,真乃精妙,臣等必当安排人执行。京营改制势必牵连到许多事情,百年郁结,并非一日能解总之这些事情都要花费些时日,不如这改制之事,再缓一缓,容臣等拿出一个方案来,再徐徐推行之?”

此言一出,不少上了年纪的官吏都是眼前一亮,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显然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不知多少次,都是用来拖延皇帝耐心的。

这也算是官场小妙招了,若是遇上不得不改,却又伤及自身的命令,只消打好信息差,用一手拖字诀将皇帝的耐心的拖完,那就可以安然无恙的度过了。

当年天启帝想要一窥盐税之制的时候,百官们也是用此方法,搪塞过去的

毕竟那个皇上上坐的无论是谁,他还能会天下事不成?


try{ggauto} catchex{}


到头来那些事情,还不是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有道是流水的县长,铁打的师爷嘛!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那些个同京营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吏,则在等待皇上的答应。

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皇上一口答应,那事情就好办了。

到时候他们有无数种办法,各种推诿让上头的人没办法查下去,大不了就让申用懋自罚告老还乡将这事情扛过去嘛,再换一個兵部尚书就是了。

只是皇帝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所有人眉宇一跳。

诸葛亮有些困惑的皱起了眉头,疑惑道。

“这些事情能需要多少时间,我既然来此,就是来解决京营散乱一事的。今日起我便住在此处了,谁也不许劝!”

“啊”

那些个心怀鬼胎的官吏听了这话,下意识的惊呼出声。

不是吧皇上,您来真的啊!

这要是查下去,牵扯出的官员,可不比上一次扫清阉党的要少啊!

而且上一回清扫阉党,皇上还只是处理了首犯,从犯,像那些委身于阉党,或者是被迫向阉党示好的官吏,皇上都没有处罚,而是以能力考核鉴定他们的能力。

能力不足者,自认倒霉离开,若是通过考核,亦可留在京城继续仕途。

可这一次就大不一样了!

这一回这些官吏涉及的,就不是什么胁迫站队这种小罪名了,而是妥妥的贪污,倒卖军械!

这种事情,随便抓一点出来,锦衣卫那些骇人的手段立马就围了上来,能叫他们生不如死!

于是一些人的额头上,立马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再也是坐不住了。

这时候诸葛亮也留意到了不少人的异动,他虽面无表情,但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更加坚定了从严从快清查京营的想法。

他便不再犹豫,返身回去,又取来两封卷好的纸张,一封收在了身后,一封递到了申用懋前面,同时向一旁的李邦华招手,让两人同时靠近倾听。

待得两人汇合,诸葛亮这才命申用懋打开纸张,并缓缓解释道。

“事情复杂,但也有头绪可理,我昨夜略微书写了一番流程,你等可观之参考一番。

兵部主要负责清算过往京营账目,例如军械进出,军马借取去向,粮草供给情况,兵册核对。其中当以兵册核对为先,军械进出次之,军马,粮草辅之。而那兵册核对,亦有可取巧之处,你等可以”

诸葛亮毫无保留的挥洒自己的想法,边指着纸张上所记载之事,边解说了起来。

这两位官吏尽是十年寒窗苦读,一路考试进的仕途,所学所见文书,不说上万,起码也有数千份了。

然而在看到皇上这份文书时,真是咂舌不已。

这文书入目,自当是一手隶书工整简洁,比一般的书法大家都不遑多让。其次是条理清楚,并且环环相扣,执行性极强。

不仅如此,它在结尾处,甚至还自我整理,形成了一套朗朗上口的口诀。

申用懋看着这张早已经备好的文书,喉咙阵阵发苦。

他这套欺负过往的皇帝都是屡试不爽的,怎么到了当今圣上这儿,便毫无作用呢?

现在看来,他已知道答案。

那就是无论政务军务,断无一物能难倒当今圣上。

那百试不爽的拖字诀,这才失了效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