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南寻无一存,轻言堵绝路(1 / 1)

加入书签

日暮时,正是大雪漫天,万物肃杀之际。

诸葛亮凝视着北方,心中忧虑。

他刚刚又看过了一处卫所,这里更为夸张。

明面上此处应有兵勇三千,实际在位者,仅有不足两百。

这两百之中,年俞半百者近百人,身残不可用者,又五六十人。

仅剩下的人,才算是这卫所之中能战者。

而这些人,反而还要承担沉重的农务,鲜少时间训练。

如此兵勇,就连昔年益州的刘璋部将,恐怕都能过来威武一番。

“兵制必须得改,否则不必等外敌入侵,我大明就已无兵将可用了。”

诸葛亮叹息着,更忍不住的问道。

“莫非我大明除却九边以外,内地竟无可用之兵了?”

跟随在诸葛亮身后的锦衣卫都不敢说话,唯独王承恩敢上前,施礼柔声道。

“皇上莫恼,老奴倒是听说,自此处往南方去,有昔年戚继光统辖过的区域,在那里应当能寻得您想要的良兵。只是皇上,这天也快暗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诸葛亮摇摇头,否决了回去的念头。

身处紫禁城之内固然安全,但四方糜烂,若再不外出探寻真相,自己就像是位于高阁却遇火起之人,手中抱水却抵不过四面八方的火势。

唯一的办法,自当是下高阁,从基层灭火,方能化解。

而王承恩所说的戚继光,诸葛亮亦有所耳闻,也是一位良将。

既如此,他更不愿意回去了。

“那便去,连夜也得赶到。只是得派人回宫里知会一声,停了明日的早朝。”

“是。”

王承恩当即点头,前去安排。

至于皇上安全问题,他倒不是很担心。

此次出行,早就调来了各地锦衣卫,更有健儿在前方探路,各地卫所无调令又不得擅动,安全自然无忧。

只是连夜赶路,他倒是很担心新皇的身体。

一夜尽是无话,诸葛亮赶了一整夜的路以后,又赶到了位于天津以南的又一处卫所。

这回诸葛亮已经不愿意隐藏自己的身份,领着锦衣卫便大步走进了军营。

然而换来的,依旧是同一个结果,无非是程度轻微一点罢了。

如此兵力,若遇逆贼偷袭,必然溃败。

“王承恩,再往南还有吗?”

诸葛亮却不死心,还想再往南探寻卫所。他登一小山丘远眺,希望能在这大明土地上,找到尚未腐化的卫所。

昔年他统领荆州之时,也是先走遍四方,对基层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才敢进行革新。

如果不进行调查就革新,那必然是瞎指挥,拍脑袋想出来的蠢办法。

所以诸葛亮还想探查更多的卫所,将所有情况有掌握。

然而这一回,王承恩却是不敢再放了,扑腾一下遂跪到诸葛亮面前。

“皇上,老奴知道您心急,可是再往南,就要出了京畿地区了。到了那一边,流民无数,劫匪遍地,万一稍有不慎伤了龙体,老奴万死难辞其咎啊!”

诸葛亮闻言,却反问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言出了京畿,便似入了地狱一般。莫不是锦衣卫只在京畿地区实力强劲,出了京畿,就处处受制于人了?”

王承恩闻言心神大震,天呐,新皇竟聪慧至此?

再往南确实如新皇所言,一出京畿,锦衣卫力量便逐渐薄弱,转而需要靠各地卫所护卫。

然而这些卫所滥竽充数,如何能挡得住匪徒?

所以他才有此劝阻。

而在诸葛亮看来,事情却更加严重。

连自己都无法随意前往京畿以外的地区,那下达的政令呢?

这不就成了政令不出京,出京如废纸的现状了吗?

诸葛亮沉默了,他目前已经稳定了政局,下放了田尔耕,魏忠贤往江南缴矿税,也该到整顿军务的时候了。

既已清楚现状,也该返回京城制定明对之法了。

“好吧,先回去吧。不过立马让在京锦衣卫去调查各地卫所千户,我需要知道这些个蛀虫们都拿兵血干了什么事!”

“遵旨!”

王承恩发觉新皇听劝,心中大喜。

只是他还没高兴一会,忽见新皇眉毛一皱。


try{ggauto} catchex{}


他便顺着,新皇视线望去,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只看在那官道上,一阵人仰马翻,雪渣飞溅,各种马畜乱走,导致局面大乱。

这明显是商队遇劫匪,此刻正在短兵相接!

唯一奇怪的是,这批商队遇袭之后,竟无一人呼喊求救。

不多时视线内便出现了三十多位劫匪,个个骑着杂色马,马背后都是满载各色财物。

即便如此,他们还不忘劫掠商队,想要再捞一笔。

王承恩见了,极为惊慌道。

“锦衣卫健儿何在,速速护驾!”

他一发话,立马就有十余位锦衣卫冲上前来,用身体紧靠在一起,护住新皇。

另有二十余位锦衣卫各持武器,又成一圈,护在前,极为严密。

诸葛亮见眼前此景,无半分慌乱,挥手道。

“不忙,这是不是劫匪抢劫,而是一个陷阱。”

众人听了,顿时一头雾水,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战局上果然起了变化,那商队突然发难,纷纷抽出武器,同匪徒战在一处。

有眼见的锦衣卫立马喊道。

“是绣春刀,是我们的人在抓捕犯人!”

听了这话,在场的锦衣卫们都尽数放松下来。

王承恩也有空闲去打探了一下这批锦衣卫的情况,随后返回新皇身旁上报道。

“皇上,还真被您说中了,这是我们锦衣卫自己在抓捕罪犯,听下面的人分辨,好像是您分派给刑部尚书刘大人那一支。”

“噢,他们这么快就找到那大盗马翩翩了?”

“回皇上,应该是了。”

诸葛亮点点头,却不再言语,仔细观察起局势来。

这时候战局又有了变化,随着伪装锦衣卫暴起,四周埋伏的锦衣卫也同时杀出,直接形成了一個大的包围圈,要将这群大道一网打尽。

那大道马翩翩真也有几分本事,虽是被围困,但丝毫不惧,当即扯着嗓子喊道。

“兄弟们,别怕这些狗番子,跟紧我,我们冲出去!”

这一嗓子喊完,他那些弟兄们立马收紧队列,开始在战场上四处突围,然而却毫无建树。

远处的王承恩见了,拍手叫好道,

“皇上,锦衣卫成了,那大盗必然跑不了了!”

然而不同于王承恩的欢快,诸葛亮却微皱眉头,手中羽扇一指战场一方,指挥道。

“王承恩,你速传令于锦衣卫,分三十人前往战场西南角之景位,以堵缺口。”

听得命令,王承恩却是懵的。

眼下这包围圈不是还完好无损吗,那大盗此刻不过做困兽之斗罢了

但这是新皇命令,纵然他心有困惑,也不敢不从,忙下了山丘,向一直候着的锦衣卫副指挥使呼喊道。

“指挥使,皇上要调三十人至目前战场西南角之景位,还请速速执行。”

“额……公公,卑职是个武夫,不太懂这些文绉绉的话,您们翻译一下,什么叫景位吗?”

副指挥使满脸愁容,反问道。

这下也把王承恩也给问住了,他也不知道什么事景位啊!

但他看到了新皇所指的方位,当即向那方向一指道。

“就是那里!”

“怪了,那里看起来包围圈最厚,匪徒怎会从那个方向突破呢?”

“这一点,我确实不知,速速执行吧!”

“明白,卑职这就去!”

这位副指挥使得了命令,尽管心怀困惑,但还是坚决执行了。

只当是买个安心了,新皇应该只是随手一指罢了。

战场瞬息万变,怎么可能被一眼看穿,何况那位新皇还只是个刚到十七岁的少年罢了。

看那稚嫩的模样,只怕是连甲胄都没穿过,如何能懂分析局势?

可不等这位副指挥使赶到位置,那锦衣卫的包围圈就突然出现一处破口,让那劫匪真杀出了一条路来。

原来这一方位上虽然锦衣卫健儿最多,但那群匪徒先闯了另外一处包围圈,引得此处锦衣卫前去增援,反而叫此处成了最薄弱的地方。

这时候那些劫匪再冲,果然一击即破。

面对此景,那副指挥使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还真给新皇说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