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除夕夜有人陪(1 / 1)

加入书签




“是。”魏瑾亦的回答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沉思了一会儿后,魏若妥协了。???
魏若答应了下来:“那好吧,我一会儿就跟他们说,让你以我朋友的身份一并帮忙。”
“嗯。”
魏瑾亦就这样留了下来,换了一身方便行事的短衣,陪在魏若身边忙前忙后。。
当天晚上魏瑾亦就和魏若一起忙到了亥时三刻,再有一刻钟便是子时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间,但今夜在这座小院里无人有心庆祝。
魏若站在院中,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思绪有些许复杂。
大雪未融,疾病又至。此岁末,是苦是愁是别离。
“在想什么?”魏瑾亦问。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年有些难过,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饿死、冻死、病死,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的数不清的人命。
“世道如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台州府还是幸运的,有为民勤政的知府,有为民费心费力的静敏郡主,还有你……”
魏瑾亦转头看着魏若,她娇小的身躯里住着一个坚毅的灵魂,她的眼神中既有面对困难的不屈和坚毅,也有对苍生的怜悯和慈悲。
“二哥,等你完成了那件事情后,就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做个好官吧,那样也能为一方百姓做一些事情。”魏若道。
“我会的。”魏瑾亦看着魏若,回答的时候表情认真。
过了一会儿后,魏瑾亦对魏若说:“不早了,你忙了一天该休息了,我先送去你房间。”
“二哥我们一起跨个年吧。”魏若道。
毕竟是除夕夜,魏若还不想就这么睡去,在时间过子时的时候想要和身边的人一起。
秀梅因为忙碌了一天,已经在亥时的时候被魏若的命令下提前去休息了,此刻就剩下魏瑾亦还在她身边了。
“好。”魏瑾亦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似乎只要是魏若想做的,他都会陪着她去做。
因为院子外面到处都是积雪,加上屋外寒冷,魏若和魏瑾亦进了房间,将桌子移到窗前,打开了窗户。
旁边生着暖炉,煮了茶。
魏若和魏瑾亦并排坐着,魏若靠窗,魏瑾亦坐在她旁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处境特殊,魏瑾亦这次没再以于礼不合拒绝与魏若的并排坐。
红红的炉火照得魏若的脸也红彤彤的,一双明眸里仿佛有光在跳动,魏瑾亦看着有些失了神。
魏若没注意到魏瑾亦看自己的眼神,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四周很安静,安静得好像能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恍惚间魏若想起了前世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独自一人来到大城市里上学。
即便逢年过节也不会回家去,为的是躲开家里酗酒家暴的父亲。
宿舍里的其他室友都回家了,她一个人留在宿舍,也是这么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度过新年的倒数计时的。
前些年身边有梅梅、奶娘、许伯伯和小勇哥,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小勇哥和梅梅还会斗嘴,欢声笑语不断,便也就很久没想起来前世的那些回忆了。
到了今年,这些记忆不知为何又冒出来了。
许是因为身边的人少了,又许是因为今年这年过得比往年更为艰难。
但总的想想还是好的,至少如今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个关心自己的亲人在身旁,不似当年孤身一人。
好一会儿后,魏瑾亦突然感觉自己肩膀上的重量增加了。
转头看去,魏若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了。
看来是累狠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执着地要和他一起醒着过这个年。
过了一会儿后,魏瑾亦小心地将魏若横抱了起来,来到床前,将她小心放下。
脱掉她的鞋子,将被子盖在她的身上。
床头烛光跳动,映照在魏若的脸上,魏瑾亦不知为何看得出神。
过了好一会儿后,魏瑾亦才起身离开,临走前小心吹灭了蜡烛关好的房门。

第二天魏若早早地醒了,因为心里面还揣着心事。
天已经亮了,今天是大年初一,但魏若要赶着去看昨天的病人。
魏若起得已经很早了,但程大夫比她还要早。
“程大夫早。”魏若跟程大夫打了招呼。
“许公子快看看,邢捕头的烧退了!”程大夫的声音里透着激动。
魏若当即上前查看,确定人的烧是退了的。
“你现在感觉如何?”魏若询问邢捕头。
“嗓子有点疼,但头不疼了,身上的疼痛感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回答问题的邢捕头声音沙哑但气息是很足的,看起来精神头不错。
邢捕头又说:“昨夜后半夜一直在出汗,被褥都湿了,刚换了干爽的被褥,如今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此乃大好之兆!”程大夫激动道。
这是他接触这个病症的病患至今第一个有如此之大的好转的。
其他的就算没有丢了性命的,情况也没能有如此之大的好转,大多都还病怏怏的。
紧接着程大夫又对魏若说:“许公子,你的方法很有用!肺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魏若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喜悦之情,方法有效是最值得他们开心的。
魏若道:“这样的话我们今日再多找几个病人实验一下,然后根据更多病患的情况和体质,进一步对药方和针灸之法进行探讨和改进。”
“好,就依你的意思!”程大夫很认可魏若的话。
魏若起床后没多久,其他几个大夫也都起来了,大家都一样都忧心着病患们的情况无心酣眠。
袁夫人特地给众人送来汤圆当做早点,这是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的第一顿要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
大家匆忙用了早膳后,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今日要给更多的病患试药治病,工作量比前一天只多不少。
这次挑选的病患年纪上放宽了一些,最大有到五十岁的。病情上也特地挑选了症状表现差异较大的病患,为的就是更全面地了解病情,更好地改良他们的药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