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天国东海王(1 / 1)

加入书签




太平军进去江宁之后,大部分人都跑了,尤其是那些大富商,剩下的小商人惶惶不可终日。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杨秀清看着一片废墟的满城喃喃自语道。
这里以前是大明的宫室,后来成了鞑子的满城。
天兵入城的时候,这些人负隅顽抗,被全部杀死。
不过他们在死之前将满城给烧毁了。
“东王,有一个自称陈得利的人找到属下,自称可以运来我们想要的一切商品。”汇报的人名叫陈平,乃是杨秀清的幕僚之一。
“哦,这人不是在说大话吧,难道不怕本王割了他的舌头?”
“东王,这人可不是普通的商人,他自称是华族的使者,他们有一支军队名曰护卫军,实则是东海上的一支大海盗,大都是出身福建沿海的百姓,属下之前有听说过一点。”
“不过最近听说他们这支海盗占领了东番岛,其手中据说有战船数百艘,鞑子的水师不能与之敌。”
太平军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大势力,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杨秀清的手中就有一支这样的力量专门负责探听消息,他们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耳目营。
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东王殿下的耳目。
大家都知道天王终日钻研教义,有时候还要灵魂出窍,去天庭侍奉天父。
东王殿下则是天父最喜欢的孩子,时而附体,借东王之嘴传达天意。
谁真正做主,一目了然。
“哦,又是一个郑芝龙一般的人物啊。”杨秀清虽然是烧炭工出身,但是他这几年一直用功读书,尤其是热爱读史。
自古以来,比较厉害的政治人物似乎都有这个爱好。
读史知兴替,因此才能够掌舵一个大势力的发展方向。
“是的,东王殿下,估计是他们的战船能够突破清妖在长江上的封锁。”
“唉,要是这支力量能够为我所用,那么我天兵就可以迅速控制整个南方,还不用担心清妖南下?”杨秀清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很难,不过他杨秀清是一个意志坚定,从不言败的人。
不一会儿,一个长相普通的年轻男子被带来了上来。
这人的长相和气质都很普通,普通到跟满大街的那种伙计、跑堂的差不多。
陈得利悄悄看了一眼杨秀清,这位东王同样的其貌不扬。
他中等身材,皮肤泛黄且清瘦,胡子稀疏不齐,最令陈得利惊讶的是此人竟然有一只眼睛是坏的。
但是他完好的那支眼睛却泛着智慧的光芒。
“外臣华族商部总长陈得利参见东王殿下。”陈得利只扫了一眼就赶紧低下头恭敬地参拜道。
陈得利这一年来一直在以不同的身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即使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太平军中权势滔天的杨秀清,他也能够从容地面对。
福建巡抚、浙江巡抚,江苏巡抚,这些满清的地方大员他大都以琉球国使的身份拜访过。
有时候他还会以华族总长的身份接见一些地方上大海商,当然是那些可靠的海商。
因为华族掌控东海,很多海商暗中投靠华族,以获得华族给的通行证。
没有华族的通行证,他们将会成为私掠舰队猎捕的对象。
杨秀清在陈得利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义军的首领。
虽然董良似乎对他的评价很高,但陈得力并未将他放在眼中。
“商部?总长?不错,也算是尚书一级的大员了。”杨秀清眼角带着笑,这让他那只好眼睛看起来带着几分亲和,但是不知为何,那只坏掉的眼睛却变得更加难看了。
也不知道为何这人不将坏掉的那只眼睛给遮住。
杨秀清却在心中吐槽,到底是一个海盗势力,连起个名字都那么怪异。
不过他的面子上却不动声色。
因为存着招揽的心思,所以杨秀清也非常客气。
“东王殿下,这是我华族元首送给您的礼物。”陈得利示意带他过来的太平军士兵将盒子递上去。
杨秀清打开盒子,那只完好的眼睛明显闪动了一下。
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把镀金的左轮手枪。
杨秀清拿起来看了一下,他能够认出这是手铳,但是他看不明白那转轮一般的部件是干嘛用的。
这把枪还是护卫军最新型号的六发型转轮手枪。
不过他能够看出,这枪的做工非常精细,镀金的表面像是镜面一般异常光滑。
“嗯,不错的手铳。”他嘴中夸赞道。
“东王殿下,这种手铳叫做转轮手铳,可以连续击发六发子弹。”陈得利指着枪上的转轮讲解道。
杨秀清听到连发六次,心中不禁一怔。
他是指挥太平军作战的统帅,自然知道这把枪的价值。
而且一直以来,太平军都非常重视火气的使用。
最早在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基本是清一色的冷兵器,比如刀、枪、长矛、钩镰、三齿耙,只有少数缴获当地清军的粗劣火铳,比如火绳枪,火铳,抬枪,土炮等。
随后在北上一系列作战中,太平军击溃大量清军,尤其是攻陷了一些满清控制的大城市,才缴获了不少火器,包括部分制式火炮,这些火炮大体是明末清初的红夷大炮,铸造上有一定的标准,比各地土制火炮要好一些。
在这期间,太平军也吃了清朝火器很大的亏。创立了太平军制度的南王冯云山就是在咸丰二年6月率兵路过蓑衣渡时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
咸丰二年7月,西王萧朝贵率部攻打长沙城时,被清军设置在魁星楼的火炮击中胸部不治身亡。
太平天国在北上期间,5个王牺牲了2个王,而这2个王都是被火炮打死的。
事实胜于雄辩,火器的实战性能确实很强。由不得太平军不重视火器。
然而,直到现在,太平军的火器基本都是靠缴获,性能较差,常见的是:火铳、火球、抬炮、五子炮、母子炮。
其中五子炮、母子炮都非常老旧,是明末弗朗机轻型火炮的改良。
这些老古董送给护卫军,董良都只会将其拿去回炉。
杨秀清其实非常渴望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火器。
“这是你们自己造的?你们能够造出火炮吗?”杨秀清问道。
陈得利怎么说也是商部的总长,这谈生意,是他的专业特长。
“是的,东王殿下,我们不仅仅能够制造枪支、火炮,还能够建造大船,我指的是洋人的那种大海船。”
杨秀清在心中重新评估了一下对方的实力。
“陈总长,回头让陈主事给你办理通商的文书,以后你们的商船带着通行证可以直达天京。”
“另外,你带个话给你们的那位元首,我天国以推翻鞑虏,重建汉家江山为己任,受天命庇护,现如今,我们掌控天京,虎踞龙盘,推翻鞑虏指日可待。贵元首若是愿意加入天国,共抗鞑虏,孤可以启禀天王兄还有天父他老人家,封其为东海王,世袭罔替,为天国世守东海。”
杨秀清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点,只要董良加入太平军就是东海王。
这个时候,太平军的王爵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可不是几年后洪秀全干掉了杨秀清开始滥封的那种王爵。
说实话,陈得利有一瞬间动心了。此时的太平军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靠山。
毕竟人家无论是控制的地盘,还是手中的兵马都比护卫军要强多了。
不过他知道董良的志向。
他们华族的志向和理念跟太平军并不一样。
他们不仅仅要推翻满清的统治,华族的目标是要在世界崛起。
太平军推翻满清又能怎么样呢?
以洪秀全等人的德性,能够避免今后的百年耻辱吗?
不,他们做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