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敲打幕府(1 / 1)

加入书签




华族机构运转目前还是非常高效的。
一方面因为华族的体量比较小,机构调整非常容易。
另一方面,董良个人的做事风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产队的包产到户集体制以及国有工厂的公平分配体制,都让基层的劳动者爆发出了巨大的生产热情。
提高生产效率不仅仅依赖工具和技术的升级。
劳动者本身的积极性对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董良在码头送走了北上的周腾虎,他这个户部总长将到那霸亲自坐阵,负责那霸自由港的建设。
在周腾虎离开之前,董良跟他聊了半个晚上。
对于那霸,董良不仅仅要将其建设成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个自由贸易中心。
在更加长远的未来,这里也将是华族在西太地区的一个副中心。
它将成为联系本土、半岛、扶桑、南洋甚至是美洲西海岸的一个重要的枢纽。
时间进入了咸丰二年十一月份。
本土的寒冬将近,岛上的天气也渐渐变得干燥凉爽起来。
潜龙城的建设开始加快,生产生活区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董良还为这座城市在山上建造了一座小型水库,让小城有了稳定的水源,哪怕是敌人围住很久都不会断水。
今天是火箭艇下水的日子。
董良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船厂出席了仪式。
虽然都是一些小艇,但是这却是护卫军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款作战舰艇。
小艇的吨位只有七八十吨,外形跟后世的比赛用帆船差不多,只是稍微要大一些。
两侧各留了五个桨孔,作战的时候用船桨作为辅助动力,可以轻松将速度提升到将近二十节,差不多是此时跑的最快的船了。
此时的飞剪船最快也只能达到十七八节的速度。
后世的冒险者们使用40英尺级帆船(大概长12米)就能去环球航行。
护卫军的这种火箭艇的长度大概在十五米左右,采用中式硬帆,方便操纵,有一个主桅杆,一个副桅杆。
甲板上没有任何上层建筑。
船的前半部分甲板上比较光滑,安装一台双联装的火箭发射架。
使用的火箭是十寸(300多)的大型火箭,射程可以达到两千多米。
调整角度也能达到更大的射程,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就没有什么准头了。
火箭艇的底仓中一共可以储存二十枚火箭弹。
不过要是远距离作战的话,这种火箭艇必须要跟随大型舰艇。
要不然,补给和安全都是问题。
为操纵这批新艇,董良专门在海军中成立一个火箭艇大队,由原本“怒海号”的舰长张明担任大队长。
每艘火箭艇的载员在三十人左右。
这个大队第一批装备了二十艘火箭艇,总人数达到了六七百人,不过其中一多半都是桨手。
假如现在有一支像福州城外那样规模的洋人舰队围攻八重山,董良感觉护卫军都已经有了一战之力。
上次缴获的三艘蒸汽轮船,董良也拿出了两艘改造成军舰,给海军作为训练舰使用。
董良可不想到时候自己造出了蒸汽战舰,手下却没有人会操纵。
造船厂因为一系列的研发和造船计划,一跃成为了华族最烧钱的一个机构。
……
回到元首府的时候,钟润一已经等候在办公室的门口。
董良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忙了。
随着华族的制度越加的健全,地盘逐渐地扩大,需要董良亲自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元首,萨摩家再次找到了我们琉球馆,幕府已经派人到鹿儿岛调查岛津齐彬的死因,同时,他们还要寻找一位岛津家的后生过继到岛津齐彬的名下,作为齐彬的继任者。”
见到董良在办公桌后面坐下,钟润一才言简意赅地汇报道。
现在钟润一全权负责扶桑的事务。
从鹿儿岛琉球馆送回来的消息都会给他一份,由他进行分析。
除了这份工作,钟润一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对萨摩家的战俘进行统战宣传。
在他的主持下,董良的手中有一支几乎全部由扶桑人组成的冲锋队。
或者可以称这些人为死士。
这些人全部宣誓向元首效忠,他们的家人也都安置在岛上生活。
哪怕是董良下令让他们切腹,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你觉得,这次幕府会对萨摩家动手吗?”董良问道。
“元首,属下认为会的,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长洲藩和肥前藩也都对岛津齐兴上位非常反感,他们都觉得岛津齐兴坏了规矩,在扶桑内部依靠外力上位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
董良知道,普通的扶桑人没有什么国家意识。
但是那些上层的扶桑人还是非常在意扶桑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
因为在这个体系之下,他们才能够维护自己的特权统治。
要是没有天皇,没有幕府,他们这些藩主还如何合法地存在呢?
就如同之前说的,他们都是当前体制的受益者,因此必然会支持这一体制。
而华族是外来者,琉球插手到萨摩的事务中,让这些人感受到了危机。
因此,他们不希望岛津齐兴继承家主之位。
一旦岛津齐兴坐稳了这个位置,那么今后会有很多人效仿他的做法。
那些洋人现在也都想要将手伸进扶桑。
“那我们就去江户湾走一趟。”董良掷地有声地说道。
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在美国人用黑船敲开扶桑国门的之前,在江户湾进行一次武装游行。
现在的护卫军海军有这样的实力。
“元首英明,我想只要海军一进入江户湾,阿布就会屈服的,相对于幕府的动荡,萨摩家那点事情不算什么。”
“钟润一,你这次是否愿意随船出征,作为使者与幕府谈判。”
钟润一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董良。
元首竟然这么信任他,让他代表华族去跟幕府谈判。
这是多大的荣耀的啊,想到自己将要跟幕府的顶级门阀代表阿部正弘面对面坐在一起谈判。
钟润一就感到心潮澎湃。
“元首……属下愿意。”钟润一躬身道。
如果不是董良废除了跪拜礼,他都想要跪下来给董良磕头了。
“那就这样定了,我让郭有带领海军去走一趟,你随船而去,作为我华族的全权代表,谈判就以华族的名义进行,我们要的不多,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用变,我们只要他们承认岛津齐兴的藩主之位,还有我们在鹿儿岛建立的琉球馆。”
“元首放心,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钟润一非常有信心,只要董良没有对幕府提出过多的要求,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现在的幕府跟满清差不多,非常在意面子,而对里子无所谓。
是否解除海禁,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面子问题。
而董良不是那些洋人,他暂时只想扶植一个代理人,能够将自己手中的商品倾销进扶桑就好。
“钟润一,你回头从冲锋队中挑选五十名华语最好,头脑聪明的队员,交给孙部长训练一下,我们对扶桑内部消息掌握还是太滞后了。”
“是,元首。”钟润一明白,元首这是要在扶桑内部安插眼线。
暗部最近是华族最抢眼的一个部门,很多人力和物力都被抽调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