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罗伯特·包恩号(1 / 1)

加入书签




“要相信光!”
这是董良常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当他平庸的一生结束的那一刻,当黑暗完全包裹住了他,他依然想要看到那一道光。
他当过兵,丢了一只胳膊。
做过技工,独臂的一级钳工。
做过实践课老师,教书育人。
终生未娶,最后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捐献给国家。
但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好人,却早早地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也许是觉得亏欠这个好人,上天给了董良一道光。
董良缓缓睁开眼睛。
光线是从头顶的木板缝隙照进来的。
随之而来,是一股刺鼻的臭味,像是七八十年代没有化粪池的公侧。
剧烈的摇晃。
海浪拍击船体的“啪啪”声。
还有周围木制的舱壁。
这是一艘木制的大船。
“二叔,你醒啦,谢天谢地,你要是再不醒吼,那些洋鬼子吼,就要将你扔进大海。”一个操着闽南口音的男子在董良的耳边大声说道。
似乎是男人的话触动了什么。
董良的脑子中一阵天晕地旋。
身旁的汉子以为董良又要晕倒,赶紧扶着董良的肩膀晃了一晃。
不过,这种眩晕没有持续多久。
董良的脑子中一下子涌出很多信息。
经历过一次死亡的中年大叔,面对这样奇怪的事情,丝毫没有慌乱。
他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就不会为这样离奇的新生感到茫然。
此时的他是泉州府同安县浔江村的一名十九岁青年。
今年是满清咸丰二年,农历二月二十号。
去年,董良的父亲和兄长相继去世。
被家人寄予厚望的书呆子董良不谙世事,导致家中最后的十五亩水田也被地主兼并。
董良只能放弃学业,跟几个同乡随着一个客头(劳工中介)去了厦门。
闽省多山,土地稀少,自古就有出海的习惯。
客头原本说介绍他们去南洋做淘金客,曾经有人出海几年成了大富豪。
但是一到厦门,这些客头立马就变了脸。
董良和同伴被关进了租界的猪仔馆,身上被打上“
sf”字样。
被贩卖海外的猪仔,身上都会被打上标记。“sf”代表他们将被卖往旧金山,“bp”代表卖到秘鲁。
有些人知道被骗,试图逃走,不过他们无一不被洋人守卫击杀。
后来,董良与四百多名同伴被关到了这艘名为“罗伯特·包恩号”的米国商船。
四百多人挤在前中后三个船舱,很快就有人生病。
船员会定期下来清理船舱,不是清理垃圾,而是将那些要死的猪仔给丢到海里。
董良身边的这个壮汉名叫董兴福,今年二十五岁,因为一脸络腮胡子,所以显得有些老气。
他虽然比董良大,但却是董良的本家侄子。
自从进了猪仔馆,董良依靠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在阿福以及几个强壮的同乡支持下,成了同安籍猪仔的话事人。
“阿福,我没事儿了。”董良刚才适应了一下这副身体。
这副身体原本是一个健康的少年,只是被船上的人传染了热病。
此时也许是因为接收了一个新的灵魂,病痛竟然也消失了。
见到董良坐了起来,阿福开始述说这两天的事情:“二叔,洋鬼子这两天开始抓人到甲板上剃辫子了,还直接用冰冷的海水对着人冲,生病的人更多了。”
董兴福抓下自己的瓜皮帽子,露出了一个大光头。
“阿福,阿福,那帮人要去干掉洋鬼子,问我们要不要入伙。”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名叫许树的同乡少年过来小声说道。
“呀,良哥儿,你醒啦,咱们终于有拿主意的人了。”
董良虽然没有任何功名,但是毕竟读过书。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读书就等于有见识。
“许树,你帮我去喊一下那个陈得利。”
董良从记忆中知道这个陈得利是那伙人的带头大哥。
船上这些人按照乡党关系现在形成了五六伙人。
董良身边的同安人数量最多,有一百多人,算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不一会儿,一个面白无须,脸型细长的男子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五六个精壮的汉子。
“陈兄。”
董良对着陈得利拱了一下手,示意对方坐下。
“董相公,陈某去直说了,船主视我等性命如草芥,更将病者抛入海中,我等不忍坐视其残暴,准备起事。董相公,还有诸位同安乡亲,不知是否愿意加入?”
陈得利之所以一喊就过来,那是因为董良跟他的同安乡党人数最多,他要起事就无法绕过董良。
董良看了一眼陈得利,没有表示答应与否,而是反问道:“陈兄,可知道船上有护卫几人?护卫所用武器如何?我等赤手空拳,如何杀之?”
陈得利原本只是心中愤怒,感到绝望,才准备起事。
但是他确实没有任何计划。
他只是一个在外面扛活的汉子,大字不识一个,也就是跟着海商出过海,比普通乡人有见识一些。
见到陈得利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
董良说道:“此船上有船长、大副、二副以及水手共计三十八人,自发铳三十五杆,手铳八杆,另外还有鹰炮四门。”
他努力地回忆着自己上船时看到的情景,通过这些场景片段很快统计除了船上的武装情况。
当然了,这只是他在表面看到的。
“而我们四百多人被分在三个船舱,每个船舱只有一个小门。”董良指着船舱上方的一个类似天窗的小门说道。
“此门一次只能一人进出,洋人都在上面,他们每次只带三人出去剪发,我们要胜他们只能以多打少,但我们的人出不去,他们又不进来。”
陈得利确实没有想那么多。就跟乡人械斗一般,只凭借一腔热血。
此时听董良仔细道来,心中对这个同安青年佩服不已,但是心中却更加绝望。
不要将这些洋人想象的太简单了。
他们贩卖奴隶的历史悠久,早就总结出一套预防奴隶暴动的手段。
董良说这么多,可不是为了打击陈得利的积极性。
等他说完,众人看他的眼神明显不同了。
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在哪里都受人尊重。
他们这些人连问题都想不到,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果然,董良不负众望,他的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是咱们不能各自行事,必须有一个话事人,这事儿才能做的下去。”
陈得利身后的晋~江人也都听明白了,有些人的脸上顿时显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
“董相公,我陈得利愿意听你的,只要你能够带我等杀了洋鬼子,为大家争一条活路。”
出乎众人的意料,陈得利很痛快就表示臣服。
董良抓住陈得利的手,紧紧一握。
董良好不容易获得新生,又如何愿意为洋人做猪仔,在异国他乡干活干到死。
他这一世注定要活得精彩。
身为汉儿,岂可为奴!
【作者题外话】:读者大大们,新书上架求支持哈。董王的书友群:430116399。
新书就像是一粒种子,大家一起浇灌才能茁壮成长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对大家的意见,董王都会认真考虑。
是反清文,没错!不是海外发展的那种。不过董王有一些对文明演变以及民族发展的思考,会在主角今后的发展中慢慢融入进书中。
大家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董良的视角,去看看那个屈辱的时代。
一起去抗争,一起去奋斗。
就当是一场发生在平行世界的文明ipg游戏,每名读者大大都是这场游戏的玩家。
董王会带给大家一场前所未有的体验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