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誓与观音争业绩(25)(1 / 1)

加入书签




巡盐御史官邸,后院石榴树下。
天气转暖后,石榴树下直接成了整个院子里的最佳避暑胜地,估计只有躺井里面,才能比石榴树下更清凉一点。
怀着孕的贾敏。
当然不可能去水井里泡着。
所以她中午一般都是在石榴树下乘凉,林如海则是跟她一起,今日林如海明显觉得,他妻子贾敏好像有些心事。
为了避免她心思郁结伤身体。
林如海是赶忙询问起来:
“敏儿,你最近是有什么忧愁之事吗?有什么事你还是直说吧,不要藏在心里,一直惦记不说,反倒伤身体!”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我觉得玉儿最近几天好像与我生疏了许多。
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怎么。
不过自从怀孕之后,我对玉儿确实稍微疏忽了些,没以前那么关心了,所以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玉儿不开心?”
就如同贾敏因为怀孕的缘故,对黛玉稍微有些疏忽一样,相当于被其他事分散了精力,林黛玉有了那么多东西要学之后,自然也是同样被分散了精力。
所以贾敏感觉黛玉对她生疏了点。
并不是她感觉有误。
而是现实确实如此。
“这……我还真没注意,不过仔细想想的话,昨日我考教她功课时,她飞快答完就告辞走了,这点确实与过去不太一样,我记得玉儿过去都会多留会。
问我些问题或者疑惑。
难道真是我们最近忽视了玉儿,她在跟我们耍小性子,吸引我们注意?”
到底也是为人父母的,稍一回忆林如海便也察觉出了女儿不对劲的地方。
“那不若去看看玉儿?”
“不急,先把苏嬷嬷叫来!”
没一会儿,一直贴身照顾黛玉的苏嬷嬷便被请了过来,贾敏赶忙询问道:
“玉儿最近可有奇怪的地方?”
“夫人,我也不知算不算奇怪,感觉小姐最近挺忙的,而且学习也比以前刻苦了许多,每日除了在先生那听一个时辰课之外,小姐回来还会看许久书。
或者拿笔不知在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反正都是一些我们认不得的东西。
我都怕小姐看书太多,坏了眼睛。
时常规劝,不过小姐她也不听,最多放下书去写写画画,或者突然出门眺望一下远方,然后就又回去看书了。”
说句不太好听的,就以对黛玉的了解来论的话,林如海和贾敏两个人加起来,估计都没苏嬷嬷来的深刻,毕竟现在权贵之间的习惯就是主母不亲自喂养孩子,虽然天天都能见面,但是彼此的相处时间,是真的不如孩子贴身嬷嬷。
因此黛玉的些许变化。
那是绝对瞒不过苏嬷嬷的。
“玉儿是不是有点太刻苦了,便是要考科举的,也没多少人在玉儿这年纪便如此刻苦啊,可别再熬坏了身体!”
“你也是,给她那么多书干甚!”
贾敏并没有想过她闺女看的那些书是别人给的,也不觉得苏嬷嬷他们看不懂她闺女的写写画画有什么问题,此时只是有些担心女儿身体,并埋怨起林如海,觉得都是他给的书太多了的缘故。
但林如海其实也很蒙圈啊:
“不是,我已经许久没有带新书给玉儿了,最近我书房里的书也不差,玉儿明显没有去我书房取书啊,她哪来那么多书看,难道有人替她去外面买了?
可玉儿也没多少银子啊!”
“还有苏嬷嬷,我知道你为人颇为谦虚,但你年轻时也读过几,玉儿又才那么点大,能写写画画些什么,你怎么可能就看不懂了,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如何?不用担心,直说就好!”
贾敏就如如今许多权贵主母般,并不怎么去管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她们普遍认为这是父亲的责任,她们最多关心关心儿子有没有考上秀才举人之类。
所以有关于黛玉读书方面的了解。
她是比不上林如海的。
“老爷,我也不太清楚,小姐说那些书是她先生送的,但是咱们家请的那位先生几乎每一天都是两袖清风的来。
从来没见他带过书。
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送的。
另外我还真不是谦虚,小姐写写画画的那些东西,我是真基本不认得,里面有很多棍子,圆圈一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单个字我认得,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了解的东西,像什么大气压强,常量系数之类,都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
说到这,苏嬷嬷突然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小叠宣纸,递给林如海说道:
“您看,这就是小姐写写画画的内容,这些只是小姐废弃的纸张,还有很多,兴许您能看得懂小姐写的东西。”
也就幸亏林家富贵,不然黛玉这一五岁孩子,哪那么多宣纸给她使用啊。
林如海这次没说话了,只是随手接过那叠宣纸打开看起来,并且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因为他也不太看得懂,而且他的处境跟苏嬷嬷差不多,就是有些字他认的,但组合起来就满脑袋雾水了。
许久他才放下宣纸,做好决定:
“不行,我得去问问玉儿,这些内容,不像是我给她请的那个先生能教给她的,她也应该不至于生而知之吧!”
出于担心,也出于对这些未知知识的好奇,林如海很快便决定亲自去问一问女儿,连贴身嬷嬷都不知道具体缘由的话,那恐怕也就只能亲自去问问了。
不然总不能把女儿当犯人一般。
命人详细调查吧。
说完林如海就又安抚了下贾敏,便带着苏嬷嬷去了女儿的院子,看女儿正坐在户外视线明亮处看书,立刻走上前去,站到黛玉后面,看她在看什么书。
【变法的本质是利益再分配,现有利益者往往不愿意自身利益受损,所以变法受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此前的大多数变法,都未触及到根本。
现今社会的根本矛盾还是在于土地矛盾,在于土地兼并矛盾,但是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大地主阶级,所以不管怎么变法,都难以真正的触及矛盾根本。
只能适当缓解矛盾,续几年命!】
站在黛玉背后看到这段内容的林如海,整个人都麻了,他闺女在看啥呀?
这是她该看的东西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