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殿下此举,吾当颂之!(求订阅!)(1 / 1)

加入书签


朕乃一代圣君正文卷第153章殿下此举,吾当颂之!朱厚照自成为这个大明太子以来,遇到过许多反对他的人,但大部分时候是理念和价值观之争,比如吴宽、程敏政这些腐儒。

他们并没有纯粹的做一些只为自己谋利的政治活动,只不过觉得国家不能像太子那样搞。

像这次这样的,尚属首次。

朱厚照在宫里转悠了半天,突然升出一种想法,他也想和这类人对对话,所谓知彼知己嘛。这些人以后估计多着呢。

他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犯罪的人该怎么处置,流放或是砍头,他不会心慈手软,但他见不得那种让人起鸡皮疙瘩的酷刑,比如说用烧红的铁块烫人或者用针往指甲盖里刺。

以前看电视剧,光看就已经觉得疼了。

刘瑾听后微微一愣,太子的这道旨意倒是又很特别。

就是他去的有些晚了,那蒋瓘已经被绑上抽了两鞭子了,倒也是个狠人,一声都没吭。

刘瑾害怕打出了血,赶紧知会牟斌,

那蒋瓘也是听到这句话的,听完后心里一宽。虽说他不吭声,但疼也不是假的。

牟斌有些奇怪。

刘瑾露出有些阴得笑意看向了蒋瓘,

朱厚照在宫里找了处四面透风的亭子坐下,现在天已经完全不热了,甚至再过段时间室外就冷了,那时候又得在屋里闷着。

人带到的时候,他正和梅怀古几人耍着木剑,搞了一身的汗,似乎像是一种发泄。之后则从宫女的手中接过帕子,一边擦,一边来到刘瑾所带的两人面前。

太子示意他让开一下,然后瞄了一眼这两人。

张冕头窄脸宽,胖还丑。倒是那蒋瓘有些肩宽腰圆的,看着精壮。

以他们两位的身份,如果不是这次的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太子呢。

那张冕一心乞活,见了太子就开始哭诉认罪,

张冕先被抓,但他什么都交代,所以反而没怎么被打,那蒋瓘胸前有一道长长的印子,

朱厚照看了刘瑾一眼,

刘瑾激灵了一下,

朱厚照忽略了张冕,对蒋瓘说道:

蒋瓘当然也跪了。

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这个时候还桀骜不驯,不就是被等着诛九族么。…

他的头发依然散乱,身上还有难闻的味道,一个朝廷命官,最后是这个下场,大部分人都应该会像张冕一样吧,

可这个蒋瓘倒是平静的多。

真是个亡命之徒。

【讲真,最近一直用

朝气蓬勃的太子。

他脸上泛着红润,额头还有刚刚冒出的细密汗珠,这让他想到自己十来岁的时候,那会儿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哪里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朱厚照还真有个问题,

与这样的犯官问这样的话,似乎有些没有必要。

这个问题,蒋瓘也一时难以回答。那张冕在边上惹人生厌,说:

蒋瓘叹息一声,

蒋瓘抬了抬眼,对于这位太子,他往常都是听说,这次真的见到,他不明白,

这话让蒋张冕的身子都颤了颤,他本是心已枯尽之人,忽然有了生的希望,在意的东西一下子就多了出来。

而蒋瓘是听到前半句有些动容,后半句直接又死心了,

有意思。

蒋瓘说道:

刘瑾脸色一变,这个蒋瓘是人要死了,讲话也特别大胆。…

刘瑾大概觉得太子爷听到这话肯定又要震怒,

但没想到朱厚照只是叹了叹气,

刘太监有些忧心皇太子的心情。

但朱厚照摆了摆手,

蒋瓘没想到太子竟然把他这话听了进去了,

其实刘瑾的叱责是对的,他一个罪臣怎么能狂妄的说‘除是除不尽的但令他讶异的是太子说他讲得对。

朱厚照忽然觉得蒋瓘有几分现代人一副‘就是要为了自己,的影子,但他还是活不了,毕竟在太子面前还不恭敬,不杀又怎么能行,

这个家伙,还中气十足的喊了这么一句。

朱厚照心中有些郁气,像是疲惫了,随便摆了

摆手,

人都走了之后,朱厚照又把另一个伺候的太监谷大用给召了过来,他躺在搬来的躺椅上吩咐,

谷大用小心的点头,大气儿都不敢出。

这两句话到了内阁,

刘、李、谢三位阁老都在心中有些酸楚的劲儿。

尤其刘健,他是最能体会太子的,

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竟有些眼眶泛红。

没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根本不知道锦衣卫诏狱的恐怖。

明末诗人瞿式耜说:「往魏崔之世,凡属凶纲,即烦缇骑,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归汤火,惨毒难言,苟得移送法司便不吝天堂之乐也。

就是说虽然都是蹲监狱,但能从诏狱移送法司,关在别的地方,那就有如进入天堂一样快乐。

尤其他们这些老臣都经历过成化朝,当时的厂卫之害就很厉害。

现如今太子能有这番旨意,可见他虽然对臣子严厉,但骨子里是有一番仁义。

李东阳一字一字坚定的说道。

但谢迁又想到另一节,东宫从来都不做无意义的举动,这次忽然针对诏狱用刑进行这样的改动,想来殿下是因朝中之臣奏请陛下恢复早朝、午朝之事。

弘治说到底还是受文人喜欢,在这一点上,朱厚照再有奇谋也胜不了弘治。

但这次东宫这一招,硬中带软,软中带硬。自古以来一边大开杀戒,还一边有人记录他的‘仁义,的,也算是罕见的了。

而且两者皆讲得出道理,仁义是因为限制酷刑,杀人则是他们欺压百姓。

厉害厉害。

不过谢迁也学聪明了,以往他去看太子的手段,都会说出来,这次就只在心里想了,不去破坏刘阁老和李阁老的那番。

其实最为要害之处他没想到。

为何太子敢确信,朝中的大臣会称颂他?

这就是蒋瓘说的,趋利避害,人人如此。

限制酷刑得利的是朝中百官,锦衣卫本就是来对付他们的。而要杀的是那些为非作歹的基层官吏……反正又不是杀我们。

皇家雇佣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