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善恶,道德(1 / 1)

加入书签


想要形成一套系统并被大众接受的学说并不简单。

基本每隔几天,白野都要和李清照以及林松孙进行一次学术探讨。

类似于后世的辩论赛。

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的人就会理解为己所欲,施与人。

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事功学说往深处推导,便是脱胎于荀子的理念。

荀子将道德看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果。

礼便是道德的准则。

而人又是怎么看待礼的呢。

荀子以为,人性本恶,所以,人会因为利益争斗。

争斗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双方同归于尽。

造成的恶果可能会直接导致社会解体。

为了避免这种结果,先贤们创造出一套规则来限制利益争斗。

将其限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而这个范围,在儒家人眼里就是礼。

法家的则是法,道家的无为,墨家的人人平等。

而荀子的这条道路,一定就会把道德价值还原为利益原则。

而事功学说也因此衍生出来。

崔巉学问的根底还是来自于文圣,不得不说,总管是真的有些东西。

而事功学说对标西方的便是功利主义,其伦理关系基本一致。

功利主义的道德观,最典型的便是边沁原理。

也是华夏自古讨论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是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如果能够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做出安排,便能在美德之中,就是在行善。

而西方康德认为,这是将道德自身独立的价值解除了。

将道德还原到了利益原则。

荀子的路已经脱离了孟子的分支。

而近代的中华,人们在实践之中基本走的都是荀子的路。

只是,人们却以道德做手段来牟利。

现在的话叫做伪君子,用孔子的话就是乡愿。

为恶,为人所不齿,这个无须辩驳。

但善与伪善,可做的文章就多了。

其实可以回溯到事功学说,或是功利主义的初始,如若让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伪善也是善。

只不过是形而上的概念,没什么意义。

伦理学中最著名的思想实验之一,电车难题。

一条铁轨上被绑着5个人,另一条绑着一个。

列车即将驶过,没有时间救援,此时有一个拉杆,拉了,碾死一个,不拉死5个。

这一思想实验直击伦理学最重要的分歧点之一。

而不同的答案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展现了不同的伦理流派。

当然,相信大多数人在拉与不拉之间,会选择袖手旁观,甚至说些风凉话。

这一类人多多少少体现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

而对于握着拉杆的人,不论做出哪种决定,都会承受道德上的压力。

拉,似乎是自己亲手葬送了一条无辜的生命。

不拉,又显得自己冷酷无情,对即将发生的惨案坐视不理,无动于衷。

而选择做旁观者的人,既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不用承受道德谴责。

如今朝堂的主战,主和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分析起来没有一点人情味的答案,似乎才符合一个功利者。

恰恰相反,功利主义者会毫不犹豫的拉下拉杆,让电车碾死一人,从而救下五人。

尽管他可能要面对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及道德谴责。

道德哲学最根本的就是,究竟有没有一个道德准则,能够评判所有的行为对错。

西方由此引出了最大幸福原则。

一个行为的对错,是由它产生的幸福所决定的。

若是一个行为产生了幸福,那就是道德的,反之亦然。

而这个幸福,又是指什么呢,是指愉悦感和免除痛苦。

为什么愉悦感和痛苦能成为评判道德的标准。

因为它支配了人类的全部行为,所有话语,一切思考。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愉悦感,回避痛苦。

但是,也不能太绝对,人与人也不能一概而论。

总有人会在杀人放火中获得愉悦感。

而功利主义中,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由其产生的幸福决定。

难道杀人放火也是有道德价值么?

按照常理,杀人放火的愉悦感都不配称作愉悦感。

因为它来自于不道德的行为,可对于功利主义却并不适用。

功利主义认为判断道德价值的准则不是别的,正是愉悦感本身。

如果用道德与否来评判一种愉悦感是否能称作愉悦感,就会出现死循环。

为什么杀人放火的愉悦感不是愉悦感?

因为杀人放火不是不道德的行为。

为什么杀人放火是不道德的行为?

因为杀人放火的愉悦感不是愉悦感。

这就构成的典型的循环论证。

因此,哲学家们纷纷做出回应。

其中,边沁从“量”的角度认为,在判断一个行为对错时,不应只考虑行动者,也不应只考虑最直接的后果。

而应该将行为波及到的所有社会成员都考虑在内。

同时还要考虑行为间接的后果和潜在的长期后果。

也就是说,不应只考虑杀人放火给罪犯本人带来的愉悦感,更要考虑被害者和他的亲朋好友的痛苦。

和受害者相关的许许多多人蒙受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的共情和恐惧。

以及对社会风气,秩序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次犯罪行为更是会有引发其他犯罪行为的风险。

这些所有的痛苦,损失,伤害以及风险,通常远远大于罪犯者自己的愉悦感。

因此,即便罪犯本身的愉悦感是值得被承认的,但他的行径也是不道德的。

这个论据看似完美,但是,其中还是有明显的漏洞。

千年前,观看人类被野兽撕碎可以成为罗马人的娱乐项目。

千年后,杭州杀妻案,甚至可以成为人们引以为乐的玩笑和梗。

若是承认边沁的说法,只要一个行为产生的愉悦感足够多,即便它是最恶劣的罪行,它也要被认为是道德的。

再比如,一群杀人凶手为了犯罪的愉悦感,采用无痛的方式将一个年过古稀的孤寡老人,在睡梦中杀死。

这个案件既没有被报导,也没有其他人知道,难道这也是道德的么?

从而就引出了“质”的概念。

不同的愉悦感,不能仅仅用强度和持续时间这些指标来计量,更有质的区别。

有些愉悦感就算再强烈,也终归是没有价值的低级愉悦感。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过做一头满足的猪。

但是又该如何判断什么是更有价值的愉悦感,什么是低劣的愉悦感。

就是交由人性本身来评判。

如果那头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持一己之见,相比之下,另一方则对双方的立场都有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两种愉悦感哪种更高级,大不了都试试。

一个傻子只体验过吃喝拉撒睡的生活,自然认为这样的是更好的。

因此,傻子的评判就做不得数。

相反,一个聪明人知道吃喝拉撒睡是什么感觉,而去追求学问,这才显得高级。

在两种愉悦感中,如果有一种是两种都体验过的人会决然偏好的,那么,这种就是更高级的愉悦感。

再回过头看杀人放火的愉悦感,它确实是愉悦感,但是,那是一种没有太大价值的愉悦感。

如果有舒适的生活,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去犯罪。

心理变态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但是,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痛苦都是极高的。

所以,这起谋杀案哪怕涉及多人的愉悦感和一个人的痛苦,人们也应该认为它产生的痛苦远远高于愉悦感,因此是不道德的。

两相结合,就是功利主义的核心,一切行为的目的,都应该是创造最高且最多的幸福。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功利主义者会毫不犹豫的拉下拉杆。

自己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或是道德谴责,未见的比五个人的生命更为重要。

生命和生命也许等价,但一显然比不过五。

这里又很好的结合了墨家的思想。

因此,尽管自己要承受心里压力或道德谴责,又尽管要牺牲一条生命,但功利主义者依然会毫不犹豫的救下五人。

正是这种思维逻辑上的辩驳,白野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张巡一介读书人,会做出那样惨绝人寰的事。

而实际上,自己提出的以战议和,同样是选择性的暂时放弃了北地的百姓。

可白野却做不到心安理得,会心中有愧。

就如同儒家中的当仁不让,也许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白野自忖没有这么伟大,行善也只不过是行为或是精神上的利己主义。

只是,无论古今,对于好,坏,善行,恶行的标准都很模糊。

一般来说,就是拿社会中大多数人短浅的目光来定义好坏。

若是短时间他们得了坏处,即便长远来看,好处要多的多,他们也会认为你办的是坏事。

台下的学子激烈的讨论着善恶。

台上,林松孙和李清照的眼里,对于白野,却无不透着忧虑。

白野有自己的心障,若是走不出来,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被心障锁死。

李清照拉过白野的手,拍了拍,“长风啊,你只要坚信所行之事是为善,便尽情施为,无须顾忌。”

白野苦笑,“难那。”

李清照莞尔一笑,“怪不得赵家大娘子倾心与你,若是老身年轻时,也会被长风谜的神魂颠倒。”

林松孙爽朗大笑,“哈哈!居士风采,不减当年啊。”

白野大窘,不愧是婉约派的李清照,真真是最具代表性的女流氓

陆游突然急急忙忙跑入学舍,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兄兄长,建康来使,有圣旨到!”

白野连忙起身,“二位先生失陪。”

“去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