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村子的发展规划(1 / 1)

加入书签


半山村最大的优势并非人口,而是铁器,铁制的锄头,镰刀,犁头,这才是快速开垦荒地,挖掘水渠的利器。
山里也有山里的好处,就像这蓄水池,在山脚下,山洪流经之地,本身就是一个大凹坑,挖掘修整,把附近的乱石搬过来,铸成水坝,就形成了一个水库。
不需要像大型水库一样,灌溉几个县城,他们只需要能浇灌本村就行了。
第二个新的定居点,也在修建之中,毕竟人口越来越多,挤在一起住,没有好处,种地需要走得太远。
种地不能发家致富,不过村里两千多人要吃饭,这必须要自给自足才行。
而且养殖的牲口,家禽需要食物,多种植一些生长快的蔬菜很有必要,就像萝卜,不但产量大,叶子和根都可以喂牲口。
其实文林最想种植的是瓜类,像冬瓜,胡瓜,也就是黄瓜,还有合手瓜,这三种瓜产量大,又不怎么需要人照料,可惜没有南瓜,文林打听过,都没听说,应该是目前还没有传入中原。
南瓜又甜又粉,与红薯一样,可以代替粮食,产量又大,以前文林就很喜欢吃。
红薯,土豆,玉米目前都没有,这不用考虑,所以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想办法。
瓜类只需要保证根部附近没有野草,偶尔施肥就行,黄瓜需要搭架子,合手瓜最简单,种植在树子附近,把蔓藤牵上去就行,而且合手瓜种植下去,冬季枯萎,来年又会发芽,还不需要反复种植,一颗合手瓜,一年可收几十斤,人不吃喂猪牛也是好东西,关键这玩意结果时间长,从初夏一直到秋天,半年时间都在结果,文林很期待,明年满山瓜果的场景。
蔬菜主要种植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这些又肯长,叶子有多,尤其是小白菜,一年种植三季没有问题。
这些东西不挑地,犄角旮旯都能种下,产出足够饲养村里的家禽和牲畜。
明年文林打算大量养猪,如今的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蔬菜瓜果卖不出去,只有肉食才是最好的,相对牛羊来说,猪长得更快。
当年见到别人拿着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都会心一笑,如今却有些后悔,真要看了这,或许现在很有用处。
家禽规模扩展最快,毕竟产蛋量很大,这也是重点项目,文林计划这个冬天,趁着农闲,让人在山下修建一处大型养殖场。
秦岭除了交通,其它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需要的环境都能找到。
半山村附近有座山,虽然全是大石头,能种地的地方很少,但是山腰有一处水源,就像瀑布一样,水流不停的从崖壁中流出,一年四季不断流,也不见减少,也不知道那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依托这水源,可以把鸭和大白鹅放养在这片地区,至于鸡就算了,关着喂更好。
这里水源丰富,也是文林挑选的养鱼之地,把溪水隔出来,一里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大型鱼塘,还是活水,不用担心缺氧,不用担心缺水,而且有鸭和大白鹅在水里,鱼饲料也节约了很多,只需要偶尔投放一些菜叶子就行了。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要挖一条引水渠泄洪,洪水来的时候,不会让鱼塘的鱼跟着跑出来。
用藤条编制的网,可以保证水流过去,鱼过不去,当然,以后大鱼产子,鱼苗会跑一些,但是影响不大。
“村长,要不种一些莲藕吧!莲子和藕都可以吃,水源这么好,不用浪费了。”有人建议道。
“也行,我去找种子。”文林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这座山脚下,能种地的地方不多,这些空地正好利用起来,挖成池塘种植莲藕,不然单纯养殖场,好像太单一,空旷,住在这里感觉也有些荒凉。
在村里呆了半个月,文林带着送货的人,又去了镇上,他主要是想打听一下战争经过,毕竟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第一次大型战争,云里雾里就结束了,整个战争时间,他就一直呆在长城上。不弄清楚战争过程,他这心里一直惦记着。
“卢兄在长安?”
到了清风镇,郑经在镇上,卢仁朂却不在,文林好奇的询问。
“最近长安很热闹,他这人虽然不着调,文采却是极好,朋友很多,我和他们玩不到一起,所以来镇上呆着。”郑经讲解道。
文林眉头一挑,好想说你这家伙,难不成就着调。
“真是难为你了,镇上可没有长安好玩。”文林笑呵呵的说道。
清风镇有娱乐场所,不过只有暗门子,并没有青楼,对于郑经来说,肯定不会去,他有侍女可以解决问题。
“为了生意嘛,这都是值得的。”郑经摆摆手说道,文林他们烧制的瓷器,可是很受欢迎的,价格比其他人贵一成,都有很多人愿意买,尤其是琉璃,完全就是供不应求。
郑经也按照文林的意思,除了一些特别好的精品,其它都卖给了胡商,换了很多货物,这些货物一转手,又是利润,所以他算是乐在其中。
“郑兄可知道,这次战争具体战况如何?”文林问道。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襄邑王李神符在汾东,连战连胜,杀了一万多突厥人,这是传捷的人喊的,长安人都知道;据说另外几处地方也有不少胜利,不过突厥势大,陛下派太常卿郑元踌前去议和,劝退了颉利可汗。”郑经讲解道。
文林暗自点头,他算是明白了,李渊这是先给颉利迎头痛击,让颉利感觉占不到便宜,然后再给点甜头,估摸着骑虎难下的颉利可汗,就会借驴下坡。
当然,突厥人不会死心的,这是这次可能准备不足,李唐应变也及时,没有好处,所以才停战。
这次出门,文林才知道,如今中原其实非常危险,朔方梁师都投靠了突厥,长城一线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漏洞,如果突厥人不急着进攻关中,而是先行吞并夏州一带,进而攻打陇右,李唐的麻烦就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