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一叶扁舟入南晋(1 / 1)

加入书签


在离开自己的父亲之后,杨辞毫无目的的行走在唐国。

他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处。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过渭城的大漠,见过荒原的天空,领略过小桥流水的江南,走过炊烟袅袅的人家。

世界如此之大,让杨辞很容易陶醉其中。

渐渐的,他忽略了自己的修行,将自己的心思完全放在了这人间的每一个地方。

但是,他的修为却在不知不觉间,缓慢的提升着。

而今,他来到了大唐国的南面。

南晋国,近在眼前。

此时的杨辞一脸风尘,身上的衣物早已经洗了又洗,变成没有以前的丝滑细腻,粗糙不堪和农夫身上的衣服差不多。

但是杨辞的目光依旧很明亮,一眼看去,就让人知道眼前的人并不简单。

大唐与南晋的交界处,并没有什么文化上的差异,反而因为两国的在这里的互通,这里的城池更加的繁荣昌盛。

“前面就是南晋国了,公子,我就送你到这里了。”

杨辞的身边,一位摆渡人说道。

没错,杨辞是乘着船来的。再走过青峡,又一个大湖。周围的人靠着捕鱼为生。

这里的船很多,也有很多的大船来往与南晋和唐国之间,为两国的人民带来联络。

杨辞既然来到了南晋,自然是想见一见那被世人称之为世间第一的剑客,柳白。

这个世界,既然有最强的神符师,自然也会有世间第一的剑客。

而此人,毫无疑问,就是柳白了。

其实去剑阁的路线也很简单,只需在大泽湖乘坐一叶扁舟,顺着大河,就可以到达南晋的腹地。

这条大河,流径南晋与大河国。既是这2两个国家的分界线,也是两个国家的母亲河。

也就是说,这条河,河的一边是南晋国,一边是大河国。

顺流而下,这条大河流经南晋和大河国之后,直通南海。

而在这条河流入南海的出海口,那里有着一座山。名叫莫干山。

其实杨辞很想去莫干山走上一遭,去看看那么被叫做书痴的人。不过,他没有时间了。

离开书院的日子已经很长了,而他也准备回去了。

距离书院招生的时间快过去了一年,杨辞知道,就快到了夫子收宁缺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杨辞肯定是要在场的。

乘着扁舟,脚下的大河壮观而奔腾。向着南晋的一泻千里。

所幸现在的扁舟上只有杨辞一人,靠着知命境的实力稳稳的站在扁舟上。

看着脚下的大河,杨辞很快就想起了上一世那被叫做母亲河的河流。眼前的河就如同那条母亲河一样,滋润着两国的人们。

一想到这里,杨辞也想到了诗仙的那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眼前的这条河,和诗仙描绘的没有什么差别。

站在扁舟上,四周一眼望不到这条河有多宽,在一片白茫茫的水边,倒影着蓝天白云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杨辞待在水中,他所修行的水字符也在缓慢的提升着。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让杨辞觉得适合了。上善若水,水是最符合道的规则。

杨辞读书这么多年,修行这么久。但是前世的记忆也在影响着他的修行。

一法通,万法明。毫无疑问,杨辞他修行的不是法术,而是境界。只有境界高了,其他的照样会很快提升上去。

而此时,他在这里不断的领悟着水的奥义。

慢慢的,他手中的水字符越来越强大,但是杨辞身上的气质却是越来越普通,直至最后,归于平静。

现在,杨辞站在扁舟上,如果不是眼睛看到,在修行者的念力里,绝对感知不到杨辞的存在。

缓缓的,杨辞睁开了双眼。

认真的感受了一番自身的变化,杨辞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的笑容。

他这次的收获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离自己的道更进了一步。

道,说不清道不明。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心中所思,所想,都是自己的道。

杨辞慢慢的体会着自己此行的收获,他此时,很庆幸来到这一条大河之上。

扁舟在河上慢慢的游着,杨辞闭着自己的双眼。

这一刻,他只想随着扁舟而下,至于会流到那里,他并不关心。

此行,他的收获很大,现在也是时候沉淀一下了。

就扎样,遥遥无边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舟上行人。随着江面上的微风,缓缓的流向了未知的地点。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现在杨辞对这句话最深刻的了解。

现在的他,躺在扁舟上,似醉非醉。醉的不是酒,是人,是他身边的湖面,是繁星落在湖面上的星河灿烂。

如果说,白天的江面是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一片水,除了壮观只外,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那么,夜晚的湖面,天上的星河,地上的星河,让人感觉仿佛身处宇宙一般。

自身的渺小,星空的浩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天高地迥,觉宇宙只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最后,杨辞在这无边的美景中沉醉其中,不知时辰。

小舟缓缓流淌在江面之上,舟上的人躺在一片星河中,头枕着漫天星河,渐渐沉入睡梦中。

等待杨辞大梦一场以后,月落日升,杨辞起身伸了个懒腰。

这一觉,杨辞很舒服。

仿佛天地是一个怀抱,哄着杨辞。

睡醒之后,杨辞洗了下脸。

现在,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片海岸线,他知道,自己是该靠岸了。

之后,杨辞驶着扁舟,向着海岸线而行。

随着扁舟的一阵撞击,杨辞终于又回到了陆地上。当他踏上陆地的时候,脚下的坚硬土地,还是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刹那时间之后,杨辞就将这种感觉抛之脑后。

看着周边无人,现在的杨辞急需知道自己现在到了那里。所以很快,杨辞就准备出发,去找个人问问此地在何处?

而后,杨辞记上行舟,缓缓的向着陆地上走去,在海岸线的地方,留下了两行浅浅的脚印,又马上被浪花扶平,消失在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