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立储(1 / 1)

加入书签


赵祯倒下了,大宋朝还得运转下去。

而少了赵祯这个裁判员,朝廷上的这些个运动员们“比赛”起来,就更不讲规则了。

先是梁适抛出了立储的提议,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了。大宋上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下无皇太子监国摄政,要是官家一病不起就这么崩了,这皇位总要有个赵家人来坐吧?

其实早在景祐二年,也就是赵祯才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膝下无子,被迫接了宗室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入宫,算作养子。要是赵祯一直生不出儿子,那时年三岁尚未懂事的赵宗实,很可能就将成为下一任大宋皇帝。

谁知到了宝元二年,二十九岁的赵祯喜得第二个儿子赵昕,亲的总比养的强,这边赵昕一出生,那边赵宗实就被送出了宫,但这时候的赵宗实,已经七岁了。

可赵昕小朋友还是没活过两岁,在庆历元年的春天夭折。

不过也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半年之后,庆历元年的秋天,赵祯的第三个儿子赵曦出生了。也不知道是老赵家基因的问题,还是皇宫里养孩子的方式太过粗放,结果这位在庆历三年正月的时候也得了重病。

即便赵祯在他病重时给他加封了鄂王,授检校太尉、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等一连串顶级官衔来冲喜,赵曦还是在受封的第二天就没了,享年十七个月。

巧合的是,庆历新政也是起于庆历三年,就不知道是不是官家为了分散接连丧子的痛楚。但庆历新政好像也和他的儿子们一样,都活不过两岁,庆历五年初,新政失败,主持新政的大臣们被排斥出中枢。

儿子没了,新政也没了,这让赵祯产生了一种干脆躺平等死的心态,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进言立储,但赵祯一律无视,爱谁谁吧!

梁适在这时候提出立储,虽有想混一个从龙之功的想法,可从大宋的长远计,也不是没有道理。

“赵宗实当年就被接进宫,如今已经及冠,天性孝顺,喜好读书,毫无世家子的纨绔之气,我觉得做生不如做熟,就还是他吧!”韩琦不等梁适提出人选,抢先一步道。

梁适被他噎得够呛,你韩琦这也太恶心了,我刚提出的建议,你就提了个大热人选,敢情我这是给你做嫁衣呢?

索性他要提的人选并不是赵宗实,不然首倡之功成了韩琦的,他非得刨了老韩的祖坟不可!

“我以为,赵宗实当年进宫又出宫,心中对官家有没有怨怼之心,很难说!即便他没有,赵允让有没有?可别忘了,这位当年也是进过宫的!”

拜老赵家的光荣传统所赐,当年真宗皇帝的太子八岁去世,真宗也以为要绝后,便把和太子同年的赵允让接进宫抚养,若不是后来又生下了赵祯,现在的皇帝,九成九该是赵允让。

赵宗实做了四年的备胎,他爹赵允让更久,做了七年!当年被以绿车旄节之礼隆重地迎进宫,当做储君培养。结果又在十五岁少年最爱做梦的时候,被用箫韶部乐送还府邸,其间的心路历程,想想都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父子两代备胎,要说对赵祯父子爱的深沉,怕是鬼都不信!

见众人都若有所思,梁适道:“我以为,官家今年又有奋起励志之心,尤众武备,重用狄青父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觉得赵从晖不错!”

赵从晖,那是谁?

所有人都若干脸懵逼地看向梁适,赵家宗室庞大,没谁能认识所有人。

还是富弼最先反应过来,拧着眉头问道:“赵从晖?这从字辈,应该是楚王系后人吧?”

所谓的楚王,指的乃是太祖幼子赵德芳,这位王爷虽然只活了二十二岁,但好歹留下了三个儿子,这仨儿子别的不说,生育能力显然要比太宗这一支强大太多,加起来一共生了二三十个儿子…

但儿子生的再多也不管用,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是太祖一脉啊!

不管烛影斧声是否确有其事,太宗皇帝把皇帝宝座从他哥那一支挪到了自己这一支总是不争的事实,反正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那啥也是那啥了!

当年赵祯为什么选了赵宗实入宫,因为赵允让他爹赵元份和真宗皇帝是亲哥俩,真宗老三他老四,赵宗实再怎么说都是太宗嫡系,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你梁适突然提了个楚王后人算怎么回事儿,想把大宋皇帝世系再迁回太祖那一支去?得亏赵祯现在昏迷着,要是搁上面坐着,估计能再脑淤血一次…

韩琦毫不留情面地出言斥道:“简直胡言乱语!宗室子那么多,何至于非要从楚王那边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朝中的诸公可有哪个听说过什么赵从晖?无稽之谈!可笑之至!”

梁适却不紧不慢道:“官家无后,现在谈不到什么立嫡立长,所以唯有立贤!至于谁贤谁不贤,可不是靠吹出来的!赵宗实贤孝之名我亦有所耳闻,想必在场的诸公也都听说了,可谁又真正见过?”

谁也不敢说见过,朝中大臣跟宗室子,还是曾经与皇位有过千丝万缕联系的宗室子交往,你是想干啥?

梁适接着道:“赵宗实也罢,赵从晖也罢,甚至其他的宗室子也罢,不妨都拿出本事来,待官家大好之后考较一番就是!”

他的话有道理,但众人还是觉得不太可能,赵祯要真敢把皇位传回给太祖一脉,百年之后怎么敢去见太宗?

韩琦还欲再争,闭眼假寐好久的欧阳修终于睁开了眼:“说来说去,说了个屁!”

文坛大佬果然不同凡响,开口就是老祖安了!

“官家还在病榻之上,现在吵吵有什么用,你们能替官家做主?”老欧阳满脸不屑地环顾四周,然后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枢密院接皇城司密报,前些日,辽国对西夏贡使大加斥责。在辽国的皇城司密谍侦知,上京城和西京道都似有兵马调动,意指西夏!

诸位,咱们现在是不是该讨论一下此事比较着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