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苗疆事变(1 / 1)

加入书签


“什么?大爷去了关外?那么老远的地方…”晴雯嘟着嘴,满脸的不开心,实际上她对关内关外没有什么概念,只是一听说在山海关以外,她就觉得那里离京城可就太远了些。
“你少说几句罢,奶奶这几日心情也不好的,大爷也是,留个口信说走就走,也不管奶奶管家的难处。”金钏儿在一旁轻轻推了她一下。
“怎么突然就出远门了?”
“大爷说,是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
“谁定的任务呀,这么了不得…”玉钏儿也有点不高兴了,大爷之前可是答应了她,要给她买糖人吃的,这下好了,糖人吃不成不说,大爷人都不见了,奶奶现在化怨气为购物欲,说要把大爷今年下半年赚回来的银子都给花了…
这倒不是因为甄应辂不声不响地走了,而是邢岫烟觉得自己实力精进到了灵脉境大成了,已经可以跟着甄应辂一起行动了,但是甄应辂却说,我怎么舍得让媳妇跟着一起吃苦受罪呢?还是在明月庄待着吧,不然自己不放心云云。
京城的修士大能可太多了,他敢肯定地说,只要邢岫烟踏出明月庄,立刻就会被一群修士盯上,然后刨根问底地逼问她这一身精纯的灵炁是从哪来的。
其实呢,这也是梵天宗点醒了他,甄应辂现在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神修者,修为进步比起以前反而快速了许多,而之所以会造成之前那种情况的发生,其实更多的就是因为甄应辂本身的天赋限制了他的发挥。
尽管他携带着泼天气运,但是他本身的天赋是不足以支撑他充分运转和消化掉这份泼天气运的,于是就有了造化六天召他上离恨天的那一幕。
但是梵天宗的人却告诉他,他被人套路了…甄应辂本身最强的天赋就应该是元神之力,也不知道是谁让他修起了灵炁…导致周天运转紊乱,不得不考虑剥离灵炁的。
这份剥离出来的灵炁非常庞大,且携带有巨量的气运之力,使得梵天宗上上下下轻轻松松地突破了一个大境界,因此欠了甄应辂一个人情,于是众人合力将灵炁当中的杂质去除掉,将这份灵炁储存在周天圣器当中,让甄应辂带了回来。
所以才有了邢岫烟毛遂自荐,最终还是被甄应辂一口回绝的桥段,但是内心再不满,邢岫烟也不会真的跟丈夫置气,只是有点闹心而已。
……
时间转眼来到了五月份,神京城的天气渐渐地热燥了起来。
傅恒笑道:“张熙解来京师了。廷玉送来的这个就是他的案卷。皇上有意叫我和统勋去传旨审问,统勋是主审,上午已去领旨。我也要去养蜂夹道了。走,你回军机处,我们还能同路一段。”清客们见说,早已有人跑去传知给傅恒备马。
傅恒由家人簇拥而行,策马过了胡同,又转两个弯子,便是养蜂夹道。
傅恒远远见刘统勋站在狱神庙前等着自己。翻身下骑,将僵绳随手扔给家人,迎上去笑道:“你倒比我来得早,我料想你怎么也要过了申时才来呢!”
“卑职也是刚到。”刘统勋身着朝服袍靴,热得满脸是汗,给傅恒请了安,起身揩了一把汗说道:“六爷是坐纛儿的,卑职怎么敢轻慢?”一边说话,一边伸手让傅恒先进庙,说道:“这里头凉快,先商议一下再办差。”
养蜂夹道的狱神庙说是“庙”,其实早已改了临时拘所。这里向南约一箭之地,便是俗称天牢的刑部大狱。
天熙帝在位时,这里归内务府宗人府,专门囚禁犯法宗室亲贵。老怡亲王陈允祥(陈弘晓之父)、大阿哥陈允禵、十阿哥陈允俄都曾在这里蹲过班房。
因此神京人戏称这里是“落汤鸡所”,也许正为这名声不好,自天正三年便改隶大理寺管辖,后来又归刑部,专门临时囚禁待审未决犯罪大员,宗室子弟犯过则远远打发到郑家庄当中。
几经变迁的狱神庙早已没了神龛神座,并连楹联也都铲除尽净。除了正殿,房舍都不大,四周围墙用水磨青砖砌起比平常房子高出几乎一倍,足有三尺厚,再毒的日头也晒不透,因此这院什么时候进来都是阴森森凉津津。
傅恒和刘统勋穿堂过廊到正殿时,二人身上的汗已经全消。
“唉……真正想不到,张得天会被拘到这里来听我傅恒审讯!”傅恒双眉紧蹙,俯首叹息道:“他还是我的老师呢!我学音律是跟他,学琴学棋是跟他,六岁他就把着我的手练字。如今我怎么面对他呢?”说着用手掩面,泪珠已经滚了出来。
这些刘统勋都知道。方才裕隆帝接见他时,也是这样,一副挥泪斩马谡的情肠。
张熙犯的不是平常罪,数十万军士劳师糜饷四百多万,从天正八年打到天正十三年,却被几千散处山林的苗族土人打得焦头烂额,无论谁都庇护他不得。
裕隆元年,注定是要处置不少人的。
刘统勋道:“六爷,伤感没用,这事只能尽力而为,叫他少吃点皮肉之苦,往后的事要看他的圣眷。这事我不叫六爷为难。我和张得天没有师生之谊,这个黑脸由我来唱,您只坐着听就是。”
傅恒唏嘘了一下,试泪道:“据您看,他这罪该定个什么刑呢?”“凌迟是够不上的。”刘统勋道:“与其说他犯国法,不如说他犯的军法。失机坐斩,无可挽回。至于法外施恩,我们做臣子的不敢妄议。”傅恒长叹一声,说道:“真正是秀才带兵……”他突然一个念头涌了上来,几乎要说出来,又止住了,说道:“请他过来说话吧。”
张熙项带黄绫包着的枷,铁索锒铛被带进了狱神庙。
这是个刚刚四十出头的人,已是三朝旧臣,天熙四十八年中在一甲进士时,他才刚满十四岁,就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为天熙帝编辑《天熙圣训二十四条》,天正年间又奉旨加注,改名《圣谕广训》,颁发天下学宫。
至今仍是入学士子必读的功课。四年前他还是刑部尚书,管着这狱神庙。
如今,他自己成了这里的囚犯。这是个穿着十分讲究的人,虽然一直戴着刑具,可一身官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
白净脸上神态看去很恬静,只目光中带者忧郁,怔怔望着迎出台阶上的傅恒和刘统勋。
“给张大人去刑。”刘统勋见傅恒一脸不忍之色,站着只是发怔,摆了摆手吩咐道,“得天兄,请进来坐,我们先谈谈。”张熙似乎这时才从忡怔中醒悟过来,跟着二人进屋。傅恒什么也没说,只将手让了让,让张熙坐了客位。刘统勋在下首相陪。
一时间三人相对无话。沉默良久,傅恒才道:“老师气色还好。在这里没有受委屈吧?”张熙欠身说道:“承六爷关照,这里的人待我很好。他们过去都是我的堂属,如今我这样,谁肯难为呢?”刘统勋道:“前儿我过府去,还见了嫂夫人,家里人都好。您不要惦记。夫人惦记着你衣食起居,还要送东西过来。我说不必。这些个事我都还关照得了。”
“这是延清大人的情分。”张熙心里突然一阵酸楚,“我自己作的孽心中有数。待结案时,如能见见儿女妻子,于愿己足。”说着眼圈便红红的。刘统勋看看傅恒,立起身来,严肃地说道:“统勋奉旨有话问张熙!”
听见这话,傅恒身子一颤,忙也立起身来,站在刘统勋身后。张照急忙离座,伏身跪倒叩头道:“罪臣张熙在……”
“你是文学之士。”刘统勋脸上毫无表情,冷冰冰说道,“当时苗疆事起,先帝并无派钦差大臣前往督军之意。据尔前奏,尔既不懂军事,为何再三请缨前敌,据实奏来!”
张熙早知必有这一问,已胸有成竹,叹息一声答道:“平定苗疆改土归流,先帝决策并无差谬。
鄂尔泰既作甬于前,力主改流,军事稍有失利,又惊慌失措于后,请旨停改。罪臣当时以为这是边帅相互推诿,军令不一之故。私心颇愿以书生之身主持军事必操胜券。所以冒昧请缨。如今既办砸了差使,罪臣自当承受国法军令。并不敢讳过狡辩。”这件事的过程张熙没说假话,但其实幕后真正的操纵人却是他的老师张廷玉。
为了不使鄂尔泰的门生张广泗独自居功,张廷玉几次暗示,各省兵力没有个钦差大臣难以经略,张熙自己也想当个风流儒将,才招致这场惨败。”
“为将秉公持正,不怀偏私,上下一心才能同仇敌忾。”刘统勋复述着裕隆帝的原话,“你能自动请缨,为何到任一月就密奏‘改流非上乘之策’?扬威将军哈元生与你有何仇隙,一味重用副将湖广提督董芳,致使主副二将事权颠倒?你到底是去征苗疆改流,还是去为哈、董二人划分辖地,调解和息?”
这是更加诛心的一问,其实根子还在鄂尔泰与张廷玉之间的明争暗斗上。但二人现在都是裕隆帝名下炙手可热的宠信权臣,张熙怎么敢贸然直奏?
思量着说道:“这是罪臣调度乖方。原想将区划分明,使将领各有专责不致自相纷争。意想不到二人竟为区划不均,加剧了龃龉。”他沉吟了一会儿又道:“此时反躬自省,罪臣确实秉心不公。董芳文学较好,臣更愿董芳立功。此一私心,难逃圣鉴。”他这一说,刘统勋不禁一怔,因为后边这段话正是裕隆帝要痛加申斥他的“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吟风弄月的?”
不料张熙自己先已引咎认过,倒不好再问了。思量着,刘统勋便隔了这一问,说道:“经略大臣张广泗为全军统帅。先帝委你去,只是协调各部兵马听从统一调动,督促用兵。你辄敢滥用威权,越俎代庖?这是儿戏么?尔既以儿戏视国事,玩忽军政,朕将尔弃之于法,亦在情理之中!”
“皇上如此责臣,罪臣心服口服,唯有一死以谢罪,还有什么辩处?”张熙伏首叩地有声。“罪臣虽死而无怨,但尚有一言欲进于陛下。
臣原以为张广泗只是刚愎自用,相处三年已知之甚深,其心胸实偏狭得令人难以置信。
自罪臣上任,屡次前去会商军务,口说惟罪臣之命是听,其实无一赞襄之词,哈元生事亦无一调解之语——臣死罪之人,并不愿诿过于人,请皇上鉴察臣心,此人实不可重用!”
至此问话己毕。傅恒听张熙答话尚无大疵,心里略觉放心。刘统勋扫了傅恒一眼,见他无话,便大声叫道:“来人!”
“在!”
几个带刀侍卫就守在殿外廊下,听命应声而入。刘统勋厉声喝道:“革去张熙的乌纱帽!”
“扎!”
张熙脸色煞白,摆手止住了扑上来的带刀侍卫,用细长的手指拧开珊瑚顶子旋钮,取下那渔网帽一并双手捧上,又深深伏下头去说道:“罪臣谢恩……”
傅恒抢前几步扶起张熙,说道:“老师保重,这边狱神庙不比外头,饮食起居我自然会关照。往后不便私相往来,有什么需用处,告诉这里典狱的,断不至身子骨儿受屈。供奏万不可饰功讳过,多引咎自责些儿,留作我们在里头说话余地。”一边说一边流泪。
张熙到此时反而平静下来,说道:“请六爷上奏朝廷,我只求速死谢罪,哪敢文过饰非?”刘统勋见他们私情话已经说得差不多,在旁叫狱吏,大声吩咐道:“将张熙收到四号单间,日夜要有人看视,纸笔案几都备齐,不要喝斥,也不许放纵,听见了?”
“六爷,延清大人,我这就去了。”张熙黯然说了一句,伏身向傅恒和刘统勋又磕了头,便随狱卒去了。傅恒望着他的背影叹道:“他总归吃了好名的亏。”
刘统勋笑道:“我看六爷还真有点妇人之仁。张熙身统六省大军,耗币数百万办贵州苗疆一隅之地,却弄得半省糜烂不可收拾,无论如何,至少是个误国庸臣。论罪,那是死有余辜的。”
傅恒苦笑了一下,说道:“他是个秀才墨客,这一次真正是弃长就短。他自动请缨,其实就是好名。你和张熙没有深交,其实他不是无能之辈。”
说罢起身,又道:“慢慢审,不要急,苗疆现在是张广泗统领,这一仗打胜了,或许主子高兴,从轻发落张熙也未可知。”说罢一径去了。刘统勋却想张广泗与张熙势同水火,“打胜了”张熙断无生理。只有“打败了”才能证明张熙有理,或可逃脱惩处。刘统勋觉得傅恒颇有心计。但傅恒如此身份,他也不敢揭破这层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