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章江船发展上(1 / 1)

加入书签


中圩洲码头,刘毅正在进行视察,最近太平府境内的军工业发展的很不错,这不,中圩洲码头传来了好消息,说是正在研制的新船有眉目了。刘毅便迫不及地的前去查看。崇祯已经颁下了圣旨,将青弋军或者说漕运总督府的权力完全限制住,现在除了在南直隶南部刘毅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以外,其他地方的地方官府和驻军已经全面介入漕运事务,虽然他们不敢在江面上,运河上动什么手脚,毕竟那里有青弋军的船队巡逻,但是在陆地上,他们已经将口岸给控制的死死的。当然,如果说刘毅真要是不买这些人的账,强行驻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这样做岂不是白白给朝廷落下了口实。另外口岸的控制权不在刘毅手里的话,很多船只需要补给就不得不给这些地方官府路费,这还真是滑稽,漕运总督府的船只还要被地方官府限制住,不仅仅是这样,整个漕运都被限制住,除了在青弋军影响的河段以外,其余河段还是照旧,只不过再无水匪,安全上提升了不少。
不过这远远不够,这些都没有达到刘毅的需求。刘毅的底线是自己的江面舰队不能被限制住,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刘毅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事情。那就是大运河无法通过海船。刘毅的战船目前依然是以鸟船为主,并没有很多像郑芝龙舰队那样的大型洋船。鸟船瘦长,是一种既能在江面上行驶,也能在海上行驶的战船。可是鸟船也不是万能的,如果青弋军的鸟船想要前往黄河流域,只能从渤海进入黄河,而不能从大运河上经过,因为大运河有些河段并不是很宽敞,而且到了枯水期的时候,运河变浅,鸟船再怎么说也是海船的一种,随时都有搁浅的危险,所以并不能全年全天候作战,而如果没有鸟船,刘毅的舰队便失去了最重要的主力舰只,如果靠一些小船来维持运河和江面秩序的话恐怕有些勉强。维持江面没问题,可是万一局势有变,刘毅想利用江面舰队有一番作为的话就比较尴尬了。最起码不能形成跟攻打耽罗岛一样的舰炮和步兵协同。将晋军的水师调回来也无济于事,没有适合的船只,怎么都不行,这也就意味着,中圩洲船厂必须要生产出一种可以供江面上行驶的完美战船。
刘毅将这个要求下达之后,中圩洲码头的人也是全力研制,他们夜以继日的奋斗在一线,以鸟船为蓝本,设计一种能在江面上自由驰骋的主力舰只,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今日,一种全新的战船问世,刘毅得到消息便立刻赶来,想要看看中圩洲船厂能给他和青弋军带来什么惊喜。进入船坞,刘毅一眼就发现了一艘特别的船只,在停满了鸟船的中圩洲码头,这艘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首先,这船的颜色跟别的鸟船不一样,鸟船一般以红黑色为表面油漆,吃水线以下一般是红色,上面是黑色,这是海船的一种统一制式,红色可以吓退一些海洋生物,上面的黑色在海上有利于隐藏自身。而这艘新的战船下半部分竟然涂上了白色,而上半部分依然是船体本身的木色。不过加装了一些铁皮,铁皮的表面被打磨的很光滑,像是镜子一般,反射着阳光。刘毅一时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是这种配色,其次,这种船只的颜色跟周围的船只格格不入。第二是船只的大小,这艘船明显比周围的鸟船要小上一圈。刘毅简单的目测了一下,发现这船的长度明显小于鸟船,大约是六丈长,宽大约两丈,甲板上没有配备火炮,显然是火炮还没有装配上去,不过甲板的面积有限,应该不会像鸟船一样可以装备十二门大将军炮,如果按照大将军炮的体积和重量,刘毅估计能有个六到八门就已经不错了。不过完全够用了,大将军炮这种重炮在江面上已经是绝对的利器,而且不同于海战的战场极其广阔,江上的水师对战基本就是面对面的战役,谁先发现对方,谁的炮火更加猛烈,谁的船只更加抗揍,谁就能赢,而且即便是对岸上进行增援掩护,一艘船六到八门大将军也可以了,只要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组织一些这种新式战船在江面上一字排开,基本上是没有人能跟青弋军江面舰队争锋。
正在思索的时候,刘毅听见身边传来一个声音,“将军,您来了。”一个穿着船工衣服的中年人正在给自己行礼。刘毅立刻上前一步虚托了一下中年人的胳膊,然后笑着道:“没想到啊,洪管事,这次你算是给了我和青弋军全体将士一个大惊喜,我虽然不太懂水战,但是也知道鸟船的弊端,我们急需一种速度快,火力猛,既能载人,又能作战的江面船只,体积还要比鸟船小,吃水也要浅,这样才能在江面上纵横,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给造出来了,了不起,了不起。”刘毅对着中年人竖起了大拇指。
中年人笑着摇摇头,他姓洪,叫做洪英,是这中圩洲船厂的管事,放在后世就算是总工程师。这艘新型的江面舰船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洪英本来在淮安的清江船厂做事。清江船厂是曾经的大明三大船厂之一,又因为淮安是漕运总督府的所在地,所以在很多年前,清江船厂还是非常不错的地方。不过万历皇帝驾崩之后,漕运总督府因为魏忠贤的关系基本也失去了地位,清江船厂当然是跟着漕运总督府一起没落。没了漕运总督府罩着,清江船厂便若当日的南京军械局一样,工人和工程人员失去了活路,只能出去讨生活。作为清江船厂富有经验的高级大匠,洪英自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在淮安城里做木匠讨生活。直到刘毅的出现,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王先通在临走前对刘毅说了清江船厂的事情。刘毅早就已经答应王先通,会妥善安置原先的淮安漕运总督府相关人员,可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大船厂。清江船厂跟中圩洲不一样,中圩洲的造船技术除了原先的经验之外,基本上还跟郑芝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所以基本上舰只都是仿造郑芝龙舰队的。对于江船,他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是清江船厂不一样,清江船厂正是专门生产江船的,这对刘毅来说,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江船生产人员是不可多得的财富,索性,刘毅便将他们一锅端,全部接到了南直隶。在原有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清江船厂的人全部安置进去,并且给了洪英管事的职位,要求他按照军方的需求立刻抓紧时间研制新型江面战船,以满足黄河,长江,运河三条河段的需要。洪英为了报答刘毅的恩情不敢怠慢,废寝忘食的研制,终于是做出了第一艘样船。
“将军谬赞了,这本来就是下官的本分,下官今年已经四十有七,马上就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可谓是造了一辈子的江船,将军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下官,那是对下官和全体清江船厂原有人员的信任,下官不能辜负这种信任,所以拼命也要将战船造出来。”
洪英对刘毅再次拱手失礼。这次刘毅没有拦着,上位者也要有上位者的态度。刘毅受了洪英一礼,然后缓缓道:“怎么样,洪管事,跟本将介绍介绍吧。”一说到战船,洪英立刻来了精神,这艘战船说是他的儿子也不为过,这么长时间,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这艘船上了。
洪英立刻领着刘毅上了船坞的二楼,这样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战船,讲解的时候会更方便,洪英指着战船道:“首先说名字,这战船既然是江上使用,又是战船,本来应该起一个霸气一些的名字,可是运河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河道,起的名字霸气了,容易吓着百姓,所以下官斗胆起了个赶缯船的名字,就是运送布匹的船只。当然这只是下官一家之言,最终如何还需要将军定夺。”
其实对于名字,刘毅是真无所谓,花里胡哨的不用整没用的东西,关键好用就行。既然洪英对战船这么有感情,索性卖他个人情,就按他说得来便是。他摆摆手道:“名字的事情自然是洪管事做主即可,船是你造的,由你来命名理所应当,而且你说的对,咱们青弋军还是应该保持低调,我看赶缯船这个名字就挺好,就这么定了吧。”
见将军应允,洪英无比高兴,脸都激动的通红。他接着道:“多谢将军,下面,咱们再来说外观。”刘毅接话道:“不错,刚来的时候本将就发现这船的配色奇怪,不知有什么讲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