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风动幡动D(1 / 1)

加入书签

三一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风动幡动,

其中物与性、事与理名实、真假、常或无常等等义理之辩,人角度不同,侧重不同,都有发挥成立所由,但要人完全折服,都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吧。

不仅如此,所论即便性理有明,但于人生命况味更世间愿景不能了达实际,是不是或也有远佛法启人济世真义呢?

如诸法缘起而有,当然因其自性本空。

而空无实性,其相为虚为假,即是成立了。

因此,那旗幡可见有动之真,便为幻象,于是便可谓风动。

但假有终究还是有吧,无此假有,何来性空。

由此那幡动虚假幻象,又正因缘成立之真了。

故除却幡动,还是幡动……

此风动幡动之义,于人了然身心世界虽有所益,但不于中着意佛法情怀宗旨,是不是或就有些轻重未分更本末倒置了呢……

当年佛祖于十四无记所涉刻意回避有关究底之问,但却着力深言利箭伤人所喻,便是可知佛祖用心先见之明了。

所以,于旨在拯救世道人心佛法而言,此风动幡动之义,还真不如于中观察、于中强调心物或身心与世界关系来得更为直接,且更有实义些吧……

人佛性本有本觉,世间一切善恶,全在人的一心。因此,世间一切风动幡动之类因缘际遇,心是可以做得主的吧。之中人心不动,又何来何有风动幡动,更那风动幡动,于我又何能奈何?

不仅如此,

人于风动幡动善恶因缘里学佛修佛,

本就有一个动与不动与生无明烦恼所因,

本就有一个动与不动迷悟过程,

更还有一个为何不动,又为何而动究竟吧?

否则,人又何以学佛,何来修行,那学佛修行又着落何处,又谈何觉悟,更觉悟个什么呢?

佛言人皆佛性,人皆能佛,不正期望人人都能于因缘善恶里识自真心、见自本性而远与之相违相悖风动幡动,并在心性自觉自主过程中不让那风动幡动有成气候而最终成就自身更整个世界吗……

也是《涅槃经》记载,佛祖成道,魔王极为震动,因此前去请言:

“世尊今宜槃涅槃善逝……何以故?所应度者皆悉解脱,今者已是槃涅槃时。”

如是三请,佛却答曰:

“今者未是槃涅槃时,所以者何?我四部众未具足,故此应度者皆未究竟。”

何是“所应度者皆悉解脱”——仅一己无明烦恼众生吧?

何为“此应度者皆未究竟”——寂灭清净,只生命涅槃始启之门,那里面究竟意趣,于一人一世界而言,当然因人而异了。此在释迦摩尼,当是佛法真义流播己任更于中济世情怀吧。若以此而论,是不是只有四部众具足之中佛法真义广为流播而使人皆得佛、世成净土有寄有望时,才是才有释迦摩尼生命究竟成就更常乐我净有享百年美妙呢……

因此,释迦摩尼烦恼寂灭之时,若是不动百年生命究竟之心,是不是也仅一善逝自了汉而已。世间魔王,又怎会为此寂灭涅槃大为震动?其所惊骇,只因佛法启人宗旨,只为佛陀济世情怀吧……

不是吗?

心即世界那一切善恶因缘里,人人学佛而人皆自性自觉、自心自主更自身成就并因此成就整个世界之时之中,谁还会随风动幡动缘来缘去无尽轮回呢?那肆虐世界及人身心之魔,还真就有一个寿终正寝时日了。而人间净土,世间天堂,或因此便终有美梦成真实实期盼了吧……

想到这里,慧能缓缓起身了:

“众位。

行者以为: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一切,

‘仁者心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