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高手(1 / 1)

加入书签


王氏祖宅的中堂内,晋阳这一支的族长王渊脸色涨红,正在大发雷霆。

中堂内一切肉眼可见的的东西全数被王渊砸了一个粉碎。

口中正在大骂:“魏徵小儿,你个田舍奴,该死的田舍奴……”

发怒的原因也很简单,王渊刚刚召集族内核心成员开完会。

却听得下人来报,祖宅又被围了,这一次是魏徵。

而围困王氏祖宅的兵马,竟然只有区区一千人。

王渊得知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派人出去和魏徵交涉。

没想到魏徵非但不买账,还将王氏派出的使者乱棍打了一顿,丢回了王氏祖宅门口。

王渊顿时气急,怒火攻心之下大发雷霆。

话说回来,站在太原王氏的立场上,祖宅接二连三的被围困。

让太原王氏的核心成员全部都很恼火。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太原王氏以往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短短几个月内,接连被围了两次,让千年世家的面子往哪搁?

王氏其他的直系成员,守在中堂门口也是脸色铁青,不敢进去劝上一句。

下人和女眷们更是躲得远远的。

如果说张公瑾那一次,三万大军让王氏族人不敢略其缨锋。

那么这一次,魏徵率领一千人围了王氏祖宅,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也不怪王渊发那么大的火,实在是魏徵欺人太甚。

晋阳当下的局势就是如此。

但段恒率领的钦差队伍这边,就没那么顺利了。

时间退回到两天前的中午,由将士假扮的李承乾端坐在马车里。

旁边伴驾的是另一个身形与张拯差不多的将士假扮的张拯。

一切都和原来一模一样,斥候的队伍依旧散出去六十里开外。

虽然每天扎营时,还是会有人摸到大营附近。

但对于整支队伍来说,除了被这些刺客骚扰拦截弄得不胜其烦,倒也没有出现什么伤亡和损失。

一千两百人的队伍少掉两百人,区别并不大。

更何况有一百人是更早的时间消失掉的。

再加上散出去的斥候,本身钦差队伍的人数就一直维持在九百人左右。

李承乾和张拯走后,段恒自然是减少了斥候的拨数,加大了回禀的频率。

给各方势力的探子营造出了一种,段恒很注重周边风吹草动的错觉。

这一天,依旧和前几天一样,昨天半夜里又来了数拨想要浑水摸鱼的江湖游侠儿。

可惜,这是军营,里面驻扎的是大唐最精锐的将士。

是以大多在还未摸清大营布置方位时,就被将士们发现给处理掉了。

但漏网之鱼总归难以避免,将士们一千人,不可能防住四面八方的所有漏洞。

还是让一个武功不错的刺客摸进了大营,太子亲卫这边付出三个将士轻伤的代价,才将其格杀。

一夜的折腾弄得全军将士疲惫不堪。

但是赶路的计划不能被耽搁,所以段恒还是率领着队伍早早的生火造反之后就拔营北上。

赶路的途中,段恒也在地图上看见了前马岭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领军的将军,段恒一眼就看出来前马岭地势险要,是一个埋伏敌人的好地方。

只需要在两边的小山上安排一支骑兵,一支弓箭兵,在敌军入岭时截断出口。

只需三轮齐射,敌军只能选择往来路退去。

然后再让骑兵自上而下冲阵一次,来军定然全军覆没。

但是,这样的事情,段恒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

既然大家都能想到,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去按照兵书上去排兵布阵呢。

那是作死,不是打仗。所以才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段恒的队伍还未到达前马岭时。

段恒派出斥候,将前马岭两边的两座小山搜寻了个遍。

在确认山上没有埋伏之后,便下令通过了。

因为在这种一眼就能看穿可能有埋伏的地方埋伏,不是一个很好的注意。

但段恒没有料到,竟然真的有人会在这里埋伏他们。

不过,不是军队,而是两个人。

没错,就是两个人,不是两千,不是两百,就是两个。

一个使用长棍的中年人,和一个手持马槊的青年人。

待假李承乾的车驾进入岭口之后,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巨响。

一块巨石自一侧山间滚落在官道上,拦住了队伍的去路。

然后两个‘刺客’,就这么从一侧的小山上拽着一根藤条,如轻灵的猿猴一般,在悬崖上凸起的小石块中借力。

几个起落,就这么跃进了队伍中间,也相当于跃进了近千人的包围圈。

就在段恒认为这两人必死之时,没想到这两人端得是悍勇无双。

由于大部队已经全部进入了狭隘的岭口,此时想要列阵完全是白日做梦。

能直面刺客的将士有限,而大唐军中精锐的将士,在两个刺客手下竟无一合之敌。

冲阵的两个刺客互为犄角,似乎对大唐军中的阵列和弱点极为清楚。

每一次出手,都能找到合围的将士们最薄弱的那个点。

眼看就要杀穿军阵,杀到‘李承乾’的车驾旁时,段恒终于急了。

此时段恒距离‘李承乾’的车驾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中间被大唐的将士塞了个满满当当。

段恒想要过去救援都做不到,此时段恒心中不由得无比庆幸李承乾的先见之明。

没想到世家门阀竟然能请来这等高手助阵。

要是李承乾和张拯此时还在对伍中,李承乾或许没人敢动。

但张拯,必然凶多吉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声爆喝突然从众人头顶传来。

“武当张浮生。”

“陕州剑客黄家豪。”

“前来救驾。”

在众人的视线当中,另一侧的山崖,再一次荡下来两个人影。

一个身穿灰蓝色道袍的小道士,一只手荡着藤条,另一只手,手持一柄剑身通红,锋芒内敛的长剑。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游侠儿打扮的剑客,悬挂在腰间的剑还未出鞘,背上背着一个比人头还大的大葫芦。

两个人都非常年轻,出场方式也和那两个刺客一模一样。

借助藤条下山,在山崖间凸起的小石块上借力,荡进了混乱的队伍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