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豆惹出来的惨案(2)(1 / 1)

加入书签

“阿乐,此话当真?”刘备还没内疚完就摆出半信半疑的神情,表情极其复杂的问道。

“大哥,小弟出来的时候连家父珍藏的贵重字画没带,就算路上饿得半死也没舍得吃,对于这种事我会胡说八道?”壹乐略带幽怨的喃喃说道。

“阿乐,莫怪哥哥失礼,你知道如今大汉的粮食亩产多少吗?三石,只有三石呀!如果可以亩产50石,不管什么食物,就是祥瑞呀!

如果贫瘠之地也能种植的话,那就是祥瑞中的祥瑞了。”刘备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在发抖。

壹乐摊了摊手,很随意的道: “这种植物很容易成活的,随便扔到地里就行了,没必要如此紧张。”

刘备很想揍他,连忙隔开他,真的怕他会胡乱而为。

紧接着画地为牢,笨央央的搬来了木桩子,看样子是想架起围栏,嘴里不忙唠叨着:“本少君已经够败家了,你这小子比我败家一百倍。”

瞎忙了一会才发现自己架的围栏不成样子,随即叫壹乐帮忙,看见他笨手笨脚立刻又嫌弃起来,待问清楚详细的培植方法,就再次抛弃了他。

于是忠伯来了,同样经历了刚才刘备经历的激动历程后的忠伯,便掷地有声的将这片区域列为刘氏禁地,除了自己以外,谁也不准踏入此地半步,否则以叛徒处置。

“大哥,不就是一土豆嘛,至于吗?”壹乐纨绔的样子很欠揍。

“咱们先不说远的,就楼桑村来说,整年能吃上饱饭的人没有几个,每个人都处于挨饿状态。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庄稼颗粒无收,导致整个大汉都在闹饥荒。

假如此什么豆一旦成活,三五年后大汉将无饥饿之忧,如何叫为兄不谨慎呢?”刘备平复了气息,心平气和的说。

“额,大哥,这里还有亩产100石的红薯呢。”壹乐说完,人已经跑得老远了。

“我,我,我打死你这个败家子……”

……

“土豆和红薯不能上献给朝廷。”壹乐反对道。

“我是中山靖王之后,当今皇上的同胞兄弟,不上献给朝廷还能给谁呢?”刘备心安理得的道。

“如此惊人的东西,你一个就足以震动大汉了,你一下子弄出两个来,怎么交代?你想打算把我给卖了?

加之如今的朝堂,你认为真的可以普及到百姓吗?他们能为此而温饱吗?

我觉得你这样做,除了把整个楼桑搭进去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壹乐很清楚此时的大汉皇朝的问题,刘备应该也很清楚,估计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忠臣义士也不少,恩师卢植便是其中之一。”刘备反驳道。

“师傅他老人家说过,土豆是属于天下人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只要能够交到百姓的手中,我认为不应该拘泥于给谁。

退一步来说,就算上献给皇帝,也应该拿到相对应的好处吧。”壹乐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天下都是陛下的,土豆自然也是。”显然刘备开始蛮不讲理了。

“我没有跟您争论这个天下属于谁的打算,土豆不是他刘宏的,严格来说,也不是你刘备的,是我华南师范十几代几千人付出生命换来的,我以华南师范第三十七代门主的名义告诉你,而不是与你商量,这土豆不上献。”

既然要蛮不讲理,那就一定要比他蛮不讲理。

“你...你...你!”刘备气得说不出话来。

“难道你还想抢不成?”

刘备一时语塞,他心里其实非常明白,如今的朝堂是怎么一回事,壹乐虽然说的不敬,却全是事实,无奈的道:

“你知道我不会。”

壹乐笑了笑,看着刘备犯傻的样子很有喜感,刘备对望一眼,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我准备把华南师范的绝学传播至整个大汉,甚至整个世界。”

“世界?”

“世界是整个大地与海洋的统称,在这个世界里,大汉百占一,沿着北面一直走两万里,有一个国度,比起咱们华夏古老程度相差无几。

东边走到海边,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其面积之大有三个大汉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占地法对于浩瀚的大地来说是无效的,正因为华南师范看了足够多,走的足够远,才会想着把最好的留给咱们大汉百姓。

华南师范的先辈们从来不会在乎谁是统治者,因为华南师范之法实施后,真正收益的是华夏百姓就行了。”

“你是说,不问过程,只论结果?”

“正是如此,咱们最开始是炎黄子孙,经历了漫长的朝代更替,才是现在的汉人,那你认为我们还是不是炎黄子孙呢?”

刘备一阵哑然,这种程度的问题很显然他之前没有任何概念。

许久才说出一句:“这跟上献土豆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立场问题!”

刘备再一次哑然,这立场未免有些超出范围了吧。

“简单的说,我华南师范只对炎黄子孙负责,对于皇帝这种生物是不予理会的。”

壹乐连自己都没想到撤得那么远,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掰不回来了,只能随便忽悠一下,放着这样层次的大观,刘备想要识破,那得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对此,他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咱们还是说说怎么处置土豆吧。”刘备明显招架不住了。

“不能交给刘宏,就算给,也要有足够的价值才能给,退一步来说,现在也不是时候。”

“毕竟是陛下,能不能尊重一点呢。”

“我经常直呼我耶耶名字,管师傅叫老头,尊敬从来都不是来自称呼的,而是在心里。”

刘备瞪大了眼睛道:“你们华南师范还真是怪类。”

你才怪类呢,你全家都是怪类,壹乐心里嘀咕着。口头却说:

“孔丘就曾经告诉过他的弟子可以直呼其名,如此算来,他岂不是也是怪类了?”

“就不能跟你扯嘴皮,说吧,什么时候合适?”

“现在还不确定,但总得先培植成种方能有下一步计划吧,而且想要普及,那是两三年以后的事了。”

“那就说说目前,咱们该怎么办?”

壹乐笑了笑,原来只是自己在绕圈子,人家刘备一直在圈外。

“汉高祖在沛县斩白蛇时,只有数百人,如今刘氏家族加上依附的佃农有将近两千人,怎么说也比高祖强吧,想干什么不行呢?”

刘备愣了一下,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谋反之意。

“别紧张,我只是打个比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吃饭问题,其余勿论!”

刘备点了点头,道:“具体怎么做?”

看来今天不拿点真材实料出来,是没办法打发他了,壹乐嘀咕着。

“现在的豆子很便宜,一石麦米可以换将近十石的豆子,把豆子做成新食材,卖给大户人家,怎么算都是一本万利的事。”

“新食材?”刘备疑惑道。

“算算时间,也应该回来了。”

刘备继续疑惑,这头壹乐话音刚落,耿雍就出现在院口。

“阿乐,你要的东西备齐了,这几口平底锅太难搞了,按照你画的图形,灶炉就在院子边上,这会泥浆估计也干透了。”耿雍一边擦汗一边道。

当看见刘备也在,连忙道:“少君安,刚才一时没注意到您也在。”

刘备摆摆手道:“无妨无妨。”

壹乐看了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耿雍果然靠谱,在三国演义里面虽然戏份不多,但在刘备起步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仿佛想到了什么,壹乐笑道:“对了,耿雍耿雍,我怎么就听见他们叫你简雍呢?你到底姓耿还是姓简?”

“俺就姓耿,你听到的简只是口音问题。”耿雍有些摸不着壹乐突如其来的问题。

“哦!原来如此,耿雍就是简雍。”原来是口音导致耿变成了简。

简雍,十七八岁,样子长的比较老成,国字脸,丹凤眼,五官算得上俊俏,比起史书上的插图有着天渊之别,真人要帅太多了。

不过很奇怪,这样的面容按正常来说算得上出众了,可是过一阵子,感觉好像从没见过这个人,如此低的存在感,简直是天生的情报人员。

“大哥,新食材的事先不忙,有件事必须跟你交待清楚的,我怕迟了会挨打。”

“兄弟你多虑了,为兄怎么会舍得打你呢,但说无妨!”

“那个,我这里还有一种新粮食,勉强算得上祥瑞,只因要明天夏雨才能下地,故此被我忘记了。”

“又多一种新粮食,这是好事,这是好事,为兄感激还来不及呢,哈哈!”

“这新粮食名叫玉米,是真真正正的粮食,能当口粮的,能炼油,能做饼做羹。

大师兄曾在里面提取到青霉素,而青霉素是一种能治百病的珍贵药物。”

刘备闻言,从开始到淡定慢慢转化成狂喜,连忙问道:“亩产几何?”

“两百石左右。”

“好,好,好!”刘备连续喊了三声。

就连一旁的几个少年也忍不住叫好。

“只是……”

“只是什么嘛,为兄不会在有上献朝廷的想法了,可以放心了吧。”

“只是昨晚略感饥饿,被我煮掉了一大半。”

“什么?我这回说什么都不会放过你了,你这个败家子,你吃什么不好,专吃种子,而且还是祥瑞的种子。”

刘备边骂边追着壹乐打,整个刘院充满了打骂声,简雍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帮谁。

…………

(未完待续,求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