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精忠报国(1 / 1)

加入书签

众茶客们无奈的散去期待着明天的后续,一时间‘说岳全传’仅仅一日就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传遍了整个金陵的大街小巷。

萧景桓听到了这一消息也是倍感兴奋,第二天开讲的时候誉王府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穆霓凰、穆青、言豫津、萧景睿就连夏冬和萧景琰也都不请自来。

英雄人物的成长和经历,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待到众人落座,下人们端上茶来,萧景桓也不在墨迹,开始讲述大宋连金灭辽,然后金国突袭大宋,最后靖康之耻,众人听的无不悲愤异常。

萧景琰听到这里也是脸上铁青,身为皇族的他还是军人出身,对于在这种软骨头是真的看不起,“这宋徽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也就罢了,人家兵临城下了不想着如何击退敌人,居然只想着花钱买和平,还妄想逃跑,真是昏庸至极。”

穆霓凰也是长叹一声,“不错,‘靖康之耻’翻遍史书也是闻所未闻,幸亏只是存在于故事之中。”

其余几人也是感同身受,如今的大梁,比那大宋也强不到哪去吧,同样是半壁江山强敌环伺。

然后就是最经典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一瞬间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爱国情绪。

言豫津也不禁开口道:“好一个精忠报国,我等青年男儿当学岳飞,岳母的深明大义真是让人钦佩。”

穆霓凰也赞同点了点头,“岳母独自将岳飞养大,其坚强刚烈已是让人敬佩,又如此深明大义心系家国,其胸怀真是让人仰叹。”

“霓凰郡主镇守云南,身为女儿身却依旧与大楚阵上厮杀,比之梁红玉还要强上几分,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拳拳爱国之心也是让人钦佩,当为一代之楷模呀。”萧景桓也借机逢迎了几句。

穆霓凰虽然平日不苟言笑,可是听到这样的夸奖也是颇为欢喜,“殿下过誉了,霓凰怎敢与那女中豪杰相比,霓凰所做不过是军人本分罢了,殿下还是快些讲吧,大家都等着听呢。”

“对啊,殿下,快快讲来,后来呢岳飞是不是大杀四方了?”言豫津的出声催促。

居然被现实催更了,萧景桓感觉好笑的点了点头,也不在耽误。

随后萧景桓越讲越通顺,岳飞组建岳家军,一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纪律之严明让靖王和穆霓凰这两个领军之人甚为赞同。

岳飞的忠勇和领军的才能经过萧景桓的描述,深深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讲到了岳飞大破金兀术,准备一举收复中原之时,却因为赵构听信谗言害怕岳飞颠覆他的江山,连发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然后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送入了大牢,最后惨死风波亭。

所有人听到此处无不悲愤异常,靖王更是想到了当年的赤焰惨案,这是何其相似的一幕,岳飞的遭遇比之赤焰一案更是难平,更是一脸纷纷不平之色,忍不住的拍案而起,“哼..好一个‘莫须有’那赵构就如此轻信秦桧的谗言?但凡他有一点良知祥加询问,也不会让岳武穆遭受如此天大的冤屈。”

靖王的话遭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穆青也是一脸的愤恨,“这秦桧私通金国残害忠良,当为一代卖国贼,我真恨不得亲手将其杀之。”

穆霓凰却是脸色平静的开口道:“岳武穆的忠勇和威望天下皆知,纵然那秦桧身为一国宰相,他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随便按个罪名杀害岳武穆吗?”

穆霓凰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若有所觉的看向了她。

穆青不敢置信的看着穆霓凰,“姐..你的意思难道是说?...”

“哼,若不是那赵构想杀岳武穆,那天下又有谁能害得了他呢?这个赵构比之那靖康二帝更是不如,纵然岳武穆真的迎回了被俘的二帝,也根本威胁不了他的皇位,仅凭猜疑就害死国之重臣,合该他大宋亡国。”穆霓凰冷哼一声。

所有人也明白了穆霓凰似乎话有所指,一时间安静下来,靖王回想起往事,更是忍不住的悲从心来,眼眶通红。

最后萧景桓吟诵出岳飞入狱后的那首千古绝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萧景桓悲呛的声音加上这首诗的悲壮与壮志未酬的遗憾,深深触动了所有人的心里,一滴清泪也从萧景桓眼睑滑落。

一旁的王妃也早已听得掩面抽泣,靖王几人也是双眼通红胸膛不停的起伏,显然是心绪难平。

“可怜这岳大爷一心报国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呀。”此时的言豫津一脸沉重之色。

随着萧景桓将后续手稿交予了李从仕,仅仅两日岳武穆之传说就传遍了整个金陵城,一个‘精忠报国’引得无数热血青年都恨不得立刻匹马上阵卫国杀敌,到最后惨死风波亭,更是激起了民愤,人人都对秦桧恨之入骨。

其中的‘满江红’气势磅礴、谈笑风生更兼壮志难酬的悲壮豪迈,引得无数人传唱,所有人都以为这首诗是出自萧景桓,一时间萧景桓的名声再一次响彻金陵。

东宫

“哼,这个萧景桓,他哪有那样的本事作诗?写故事?我看肯定是他花了重金让那些儒士们给他写出来的。”萧景桓的名声大涨,惹的太子很是不高兴,不住的咆哮。

谢玉一脸阴郁的开口:“殿下,此事的确让咱们措手不及,不过以在下来看,却也是一个机会。”

太子有些蒙圈,看向了谢玉,“嗯?什么机会?”

“这个故事微臣也听说了,对于岳飞微臣也是发自肺腑的佩服他的忠勇,但是岳飞身死却也毫不意外,臣觉得誉王殿下似有所指,殿下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谢玉没有把话挑明,其实他第一次听完这个故事,他第一个就想到了他亲手谋划的赤焰惨案,区别就是一个被诬陷成了叛逆,一个不知道怎么诬陷,真相只有他和夏江知道,或许粱帝也知道,但还是愿意相信他们提供的所谓的谋逆证据,这与那赵构何其相似。

谢玉肯定,粱帝如果看到这个故事一定也会想到那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