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游历四方之诗 第93章 磨杵成针(1 / 1)

加入书签

李白终于将一套潇洒不群的剑法堪堪使完。

裴旻不禁击掌叫好:“兄长之剑法飘逸洒脱又快慢咸宜,进退得当兼收放自如,又与这二十四句诗之侠义境界相符,令旻大开眼界,却不知这是何等剑术?”

李白扬眉道:“此事说来话长,白少时家资丰厚,父慈母爱,故而不谙世事,十分顽劣……”

话说三四十年前,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郡(今江油)迁来一户李姓人家,据说这家人以往经常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经商,因而家中十分富庶,他们在昌隆定居后,家中的长者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在当地名声甚好,大家尊其为远来之客,便称其为李客。

李客名下有一子一女,子即李白,女唤明月。

据说李白是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故而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小的时候,仗着家境富裕,父母疼爱,心性上便十分懒散随意,父亲一直费心督促其用功读书,但他充耳不闻,每日与村中少年玩闹嬉戏,把课业丢在一旁。

李客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十分明白书中学识对一个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可自己的儿子却不务正业,无心学业,如此下去,与废人无异,见此情景,他忧心忡忡,一直想着用什么办法来纠正儿子的错误行为。

好在李客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离他们家两百余里的眉州,有一座俊秀挺拔的眉山,山上有一座佛寺,叫做大圣寺,李客与寺中的慧通长老颇有交情。

于是,李客便将李白送到大圣寺中,让他从此断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也断了和村中顽童整日厮混的机会,希望他在慧通长老的约束下,伴着青灯古佛多读一点圣贤之书,更何况寺中佛经甚多,说不定李白去了野性,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当父亲的真可谓煞费苦心了。

哪知道事与愿违。

李白到了寺中后,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反而更加淘气,他不但在寺中喜欢捣蛋,读书片刻便如坐针毡,还常常偷偷的翻越围墙到寺院外面闲逛,慧通长老因是李白故人之子,只是时常口头告诫,也不好对李白多加为难。

这一日,李白吃过早饭,在慧通长老的监督下,他翻开庄子的《逍遥游》,读到“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时候,不禁怔怔出神,不是斟酌句子中的深意,而是心思已飞到了寺外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不一会儿,李白再也坐不住了,便将书扔在一边,借口要上茅房,从老地方翻墙而出,偷偷跑到到喧闹的街上,东逛西逛的玩了个痛快。

眼看日已西斜,李白觉得还没有玩够,在回寺途中,路过大圣寺山脚下的小溪边时,他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只见他将两只布鞋往岸边一甩,兴冲冲的跑到小溪中,准备放开手脚,抓虾捉蟹。

李白在溪中左鼓右捣,一会儿搬动这块石头,一会儿掏掏那个洞穴,不一会儿,小溪顿时变得浑浊起来,他的身上也溅满了水渍,污秽的水草与沙石亦沾满了衣裤,可他并不理会这些,而是瞅准一块儿黑乎乎的大石,蹑手蹑脚的向大石靠近,生怕将大石周围的溪水搅浑了。

他轻手轻脚的在大石边站稳双脚之后,两只手把大石的一侧缓缓而使劲儿地掀了起来,只见大石下的水中,除了几只小鱼小虾和小虫子迅速逃窜之外,有一只碗口大的螃蟹蛰伏在水底的凹坑里。

看影子,这真是一个巨物。李白内心一喜,他左手稳住大石,右手向水中螃蟹探去。

有人要对自己下手!那大蟹早已有所察觉,蟹脚齐动准备开溜,李白岂容到手的猎物溜掉,他右手猛的往水中黑影一按,准备将之生擒!

谁知大螃蟹并不甘心束手就擒,它挥舞着一双大钳子,拼命反抗,阴差阳错之下,李白的食指竟按到了螃蟹的大钳子上。

好家伙,螃蟹本就有些生气,对送到钳子下的物事毫不客气,它狠命一夹,给了李白一个下马威,当即疼得他哇哇大叫!

李白一边大声叫唤,一边将右手狠命一甩,那螃蟹的大钳子并不放松,整只螃蟹顺带被拖出了水面。李白疼痛难忍,连甩三下,那螃蟹总算松口,蟹身带着水珠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跌入了上游的一个小水潭,溅起了一片小水花。

李白捧着被夹伤的食指放在口中不停吸吮,以减轻痛苦,他沮丧万分,内心不停咒骂:你这个死螃蟹,我一定要把你找出来,将你大卸八块,报仇雪恨!

他一抬头,见那上方的小水潭边有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婆婆,她卷起衣袖与裤管,手里拿着一截黑黝黝的铁棒,正在一块儿坚硬的溪石上不停地磨着。

李白好生奇怪,他向老婆婆走去,眼见老婆婆额头沁满汗珠,仍是双手不停地磨着那粗壮的铁棒,便惊讶地问道:“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

老婆婆抬起头来微笑道:“我要将这根铁棒磨成一枚独一无二的长针!”

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这么大一根铁棒,要磨成小巧的长针,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办到呢?”

其实老婆婆早已注意到了贪玩的李白,她若有所思,而后语重心长地道:“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精雕细琢方能打造绝世神品。年轻人,青春易老,年华不易,如此闹腾所为何来,何不安分一些,多花点时间在有用之事上,方不枉来世一遭!”

李白听闻此言,内心一番天人交战,父亲的谆谆教诲,母亲的温柔慈爱,自己的淘气顽劣一一在脑海中浮现,他忽如醍醐灌顶,内心猛的一片澄明,是啊,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时候做出改变,发愤图强了。

老婆婆静静地看着李白,她知道李白是个悟性极高的孩子,此时,她见李白怔立当场,她看出来了,李白一定是在用心思考,她的脸上堆满了慈祥的微笑,她相信李白会想明白的。

李白突然在水中向老婆婆跪下,磕头道:“谢婆婆赐教,从今往后,李白定痛改前非,勤学苦练,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

老婆婆将他拉了起来,笑呵呵地道:“孺子可教也。我相信你将来必是可造之材。你我有缘,我便将此册相赠于你,望你好自为之。”

原来这老婆婆是一位开宗立派之隐者,近日无意间得到一件十分坚韧的铁杵,这铁杵火炼不化,入水半浮,显非凡品。

老婆婆多方打听,有人告之曰:此铁名陨铁,需用有灵性的水才能把它磨开。

老婆婆数百里奔波来此,正用这大圣寺脚下的灵溪之水将铁杵进行打磨,不想巧遇李白在水中嬉戏。她赠与李白的是一本剑谱,是她的先人,唐朝建国前的传奇人物虬髯客所遗留,此书称作《无名七十二剑图》,老婆婆武艺非剑法一途,见李白根骨奇佳,便书赠有缘人。

自此,李白勤攻文墨,经史子集无所不读,连庙中佛经也多有涉猎,多年后,出口成章已是家常便饭;他更苦练剑术,虽无老婆婆指点,但天生聪颖的他还是从《无名七十二剑图》中学到不少高明的剑法,以后便剑不离身,更是将剑法融入了《侠客行》二十四句中,创出了这侠客二十四剑。

“难怪这二十四剑颇有侠者古风,原来有虬髯客技艺之血脉。想那虬髯客心怀天下,又审时度势,急流勇退,其剑法当如此进退自如,法度严谨。”裴旻由衷赞道。

“老弟目光如炬,想必剑术亦自不凡,何不舞剑一回,权作切磋琢磨。”李白道。

“我早已技痒难耐,请借宝剑一用。”

李白有意考较裴旻技艺,他倒提秋霜剑扬手一掷,宝剑在空中如一条遨游天际的银龙朝裴旻射来,裴旻何等眼力,身子一侧让过剑锋,趁宝剑下坠之际伸手一探,已将剑柄轻握手中。

李白不禁暗暗喝了一声彩。

裴旻宝剑在手,意由心生,左手无名指与小指微曲,拇指扣在无名指上,中食二指并拢成剑指,这剑指在宝剑剑脊上轻轻抹过后,将宝剑竖立胸前,剑指搭在右腕上,作一个极缓的朝天引剑式。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右手“唰唰唰”接连三剑刺出,剑刃破空之声极其锐利,显是出剑速度极快,长剑在空气中摩擦所致。

紧跟着裴旻脚下连环,揉身而上,手中的长剑左右舞动,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光华,此时空中劲风忽起,顿时满天落叶纷飞,这些游离的叶儿一近裴旻周遭便纷纷折戟而散,没有一片散落剑光之中。

裴旻舞得兴起,矫如飞鱼般飞跃而起,空中的他觑得真切,一剑轻轻探出,待他气定神闲的落地站定,只见剑身上穿有三片树叶。可不要小看剑穿树叶之能,想那树叶在空中定是飘忽不定,要一剑穿三叶,非得有极强的眼力与巧劲儿不可。

李白抚掌赞道:“且不论招式如何,单论剑之气势,裴兄便已胜我一大截,白也是好剑之徒,愿拜老弟为师,请教剑术之道!”

裴旻惶恐不已,摆手道:“切莫折煞裴旻,旻之剑术尚未大成,岂能为师!更何况我与兄长一见如故,我尊兄之才华,岂肯反以师事之!日后于剑一道相互切磋便了!”

“如此也好。”李白抱拳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与君偶相逢,足以慰平生。珍重!”

说完,李白拂袖转身,飘然而去,只留下风中的落叶漫天狂舞。

正是:

风中落叶漫天舞,携笔带剑踏征途。

朋友贵在真心付,沧海相逢泪如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