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航海图(1 / 1)

加入书签

大明好伴读正文卷第177章航海图徐经在量了尺寸后,便兴冲冲的朝谢至炫耀道:“知县,在下得了一件宝贝,你要不瞧瞧?”

徐经门路广,宝贝什么的他也是能够接触到的。

徐经这么一说,谢至倒也真有些好奇了。

只是没等谢至开口,一旁正量衣的朱厚照便急切的开口询问道:“何宝贝啊?”

徐经这些人若不知晓朱厚照身份,还可开个玩笑,现已得知朱厚照身份,利益尊卑的也得是计较一些的。

对朱厚照的询问,规规矩矩的回道:“海图?”

“海图?”谢至脱口而出询问道。

徐经脸色挂着笑容,回道:“航海图,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航海图,与之一块的还有航海日志,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皆有所记录。”

徐经这么一说,朱厚照也兴趣更浓了,干脆也不量衣了,直接跑过来,问道:“郑和的航海图,这海图不是被刘大夏那狗东西给毁掉了吗?”

既然没人量衣了,那裁缝也就很懂事的退了出去。

那些文官在当初朱棣遣郑和下西洋之时便一直存有反对意见,也就是朱棣武人出身,不鸟那些文官,要不然下西洋之事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朱棣驾崩,即位的朱高炽最先废除的便是郑和的下西洋。

可惜,朱高炽在位不过才十月时间。

在朱高炽之后即位的朱瞻基,对郑和下西洋之事倒也不是那么反对也不是那么赞成。

在其在位时,郑和率船队又走了一趟。

当时郑和也老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这些航海图以及航海日志便收在了宫中。

那些文官从始至终都对这东西心有芥蒂,担心有哪位继任的君主一时兴起,再搞出一次航海。

终于熬到了弘治年,被刘大夏搞到了这个机会。

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弄没了,打架都放心。

谢至抓起一本航海日志,瞅了一眼,字迹很新,也不像保存了百年的,更不像是累年积月所写,倒像是短时间之内一下子就写成的。

有怀疑就要说,谢至说出了字迹的怀疑.

徐经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着实不是三宝太监当初航海之时的原图,是抄录本,据说这是宫中小吏偷抄出来的,在下也是从一番商手中买来的。”

徐经解释的不急不缓,谢至倒想把这人找出来好生痛打一顿了。

无论当初郑和下西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但这东西好歹也算是民族的财富吧?

为了一己私利,就这么卖了出去?

更有甚者,甚至还打着为朝廷好的幌子,直接把这么一大笔财富毁于一旦。

谢至冷哼一声,骂道:“都是些何物,是谁偷出来的,这个事得好生查查了...”

徐经完全没想到谢至的情绪会这么大,顿了一下解释道:“此物也不是今日才从宫中流出来的的,在下在得到这物件之时不知转易过多少次手了,偷盗之人早就无从查起了,即便是能找到人,那人恐早就已不在人世了...”

徐经这么一解释,谢至的情绪才平稳了一些。

着实也是他有些过分激动了,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他都这么生气的话,那还得能生气过来...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微微一笑,道:“此航海图可否准确...”

若是只凭抄录的话,失误肯定是会出现的。

徐经信誓旦旦的回道:“应当是准确的,若有错误,也就是在一些微小的。”

徐经如此积极,可见他对航海之事也是有所期待的。

谢至抬头,笑嘻嘻的问道:“怎么?你有此心思?”

良久,徐经道:“在下是有此心思,不过在下也深知若想做成此事并非那般容易,不仅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朝廷那里也不会那般轻易应允的。”

这个心思,谢至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海图也找到了,机会正合适,只是朝廷那边的阻力,有朱厚照一起应对着,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问道:“殿下以为呢?”

朱厚照大手一挥回道:“本宫觉着挺好,正好让海外的那些蛮夷瞧瞧我大明的实力...民间传说,太宗遣三宝太监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太宗皇帝雄才大略,乃天命所归之人,岂能在乎他区区一个朱允炆...”

这厮够猛的,皇家秘闻想都不想就往外说。

谢至抬头望着屋顶,对徐经道:“衡父,你瞧那里都起网了,也快过年了,得找人打扫一下,新年新气象嘛。”

徐经自是也明白,顺着谢至回道:“那里也有。”

谢至感叹道:“还是某对下面过分宽容了,平日勤快些,哪还有这些东西...”

谢至和徐经一唱一和的,朱厚照自然也清楚原因的,气呼呼的坐了下去,端起茶杯也没喝到口热茶,朝外喊道:“谷大用...给本宫拿茶水来...”

朱厚照既然不再进行这个问题了,谢至也能开口了,道“下海之事某倒是也觉得可行,不过关键还是得赚到银子,另外一点,也要把海外的那些稀罕物件拉回来服务我大明的...”

谢至的同意,徐经很是兴奋,问道:“这么说来,知县你同意下海了?”

人徐经问的本来的谢至,一旁的朱厚照倒是急不可耐的回道:“你没听错,谢五同意了,谢五,下海本宫也去,本宫还从来没去过海外呢?”

这厮倒是脸大的很,他没去过,好像别人去过一般?

谢至无情的瞅了一眼朱厚照,没好气的道:“殿下若去,此事更办不成了,殿下还是乖乖待在云中便好...”

朱厚照与谢至也认识这么多年了,他自是清楚凡是谢至当面拒绝了的事情,最后基本都会没戏,也不再言语。

自然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谢至也懒得搭理他,继续与徐经道:“这个事情的关键便得是建造大船了,这样吧,先弄上三艘,试试情况。”

顿了一下,谢至又补充道:“这个船不仅要做上船,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当做战船使用,因而还得装填火炮...倭寇屡犯我东南沿海,这口气迟早得出了。”

想起这个问题,谢至更生气。

倭寇经常犯边,那些身居在庙堂的朝臣也不知晓干什么吃的,不想着壮大自己的实力,反而把经验累积起来的航海图毁于一旦。

若是没毁了这个图,在当年航海宝船的基础之上改装一下变成战船,区区倭寇还怎敢犯边?

谢至的意见徐经并未反对。

能充当战船,那不是更为坚固了。

“知县,那何时开干?”

谢至不是喜欢拖延之人,既然答应,早先办了便是。

谢至开口道:“你自己看着吧,冬天也就剩下两三个月了,这两三月的时间,你若是能把宝船弄出来,开春之时也就能够直接下海了...”

徐经一笑,道:“知县莫要玩笑,两三月时间岂可完成...”

徐经这也是实话,要在海上经得起狂风,一颗钉子都务必做得严丝合缝,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马虎不得。

谢至笑了笑,道:“即刻开干吧,最近的海港也就只有天津了,就在天津卫中试用,不必着急下水,要仔细着些...所有用工待遇与陶器作坊保持一致...每月每人收入超过一贯便得交税五文...”

一千铜板收五文税收还真就不多的。

这样的想法,谢至也经常说,徐经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所有也就更容易想明白,没做多问,回道:“好...”

随后,谢至又道:“过年后,云中也实行如此标准,每月超一贯便要为朝廷交税五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