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许将军享太平(1 / 1)

加入书签

墨辰和程处默一起上了酒楼,程处默急忙给众纨绔介绍墨辰,包括他的事迹。

酒楼里多数都是武将家的孩子,听完程处默的介绍,众人表现不一。

尉迟宝林兄弟小眼冒着星星,秦怀玉拱手行礼。其他多数人不说话,个别的却嗤之以鼻。

程处默也将众人介绍给墨辰。

“这是秦伯伯家的怀玉,这是尉迟伯伯家的宝林宝庆,长孙伯伯家的长孙冲。”

“柴令武,唐观……”

墨辰看着这些少年,基本都是十二三岁,一帮子小屁孩,却已经出入酒楼烟花之地了。

作为贵族,不管内心怎么样,众纨绔还是向墨辰行礼。

“见过各位世子,在下墨辰。”

该有的礼仪要有,墨辰也不含糊。

众人再次入座,吩咐酒楼上酒。

这个时代,还是以葡萄酒和发酵酒为主,所以度数不是很高。

墨辰喝着这淡入甘水的酒,总有些不得劲,吃的更是无法和小酒馆媲美。

程处默端起一杯酒,来到墨辰面前:“墨兄,这三勒浆不错吧,这可是长安城里的一绝。”

“处默兄弟说的不错,但我有比这还好的酒,说实话,这酒,淡的如水。”

“当真?”

尉迟宝林就坐在旁边,所以他听得最清楚。

其余众人也看向墨辰。

“我开了一家小酒馆,若是诸位不嫌弃,可以去一试。”

墨辰说出自己的打算。

程处默率先开口:“好,既然墨兄如此豪爽,兄弟我就去试试。”

其余人多数没有说话,作为长安城各大国公的公子,他们自有自己的骄傲。

若不是程处默邀请的墨辰,他们都不想和墨辰产生交集,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小酒馆走去,路上就数程处默和尉迟兄弟最活泼。

来到小酒馆,墨辰吩咐小胖子准备火锅,让王武去搬酒。

食材都有,所以很快火锅就摆上来了,因为人有点多,墨辰分了三桌。

酒也搬来了,每种一坛,每桌一坛。

“这是?”

众人那见过这种吃法,有人疑惑,直接问出来。

“这叫火锅,是冬日里吃的,当然,其他时间也可以吃,只是冬日吃起来比较舒服。”

“怎么个吃法?”

“这样,将东西放入锅中,烫熟就可以吃了。”

墨辰拿起筷子,做出师范,要不是为了酒楼,他那里会有这种闲心。

学会了方法,众纨绔子弟开始落座,对于这种新的座法,墨辰已经解释过了。

墨辰拍开酒坛上的封泥,顿时一股酒香传开,众纨绔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气。

“好酒,闻着味道就知道是好久了。”

尉迟宝林说完,学着墨辰的样子,也打开了一坛青稞酒。

“多谢各位世子赏脸,墨辰先干为敬。”

墨辰端起一杯酒,看向众人。

“墨兄客气了,如此美酒,倒是我等叨扰了。”

你看,不愧是大家族的公子,不管心里如何想的,但这场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

接下来的场面就有点难以控制了,冬日火锅,高度美酒,吃的不亦乐乎。

“墨兄,你这怎么还有绿菜?”

程处默将肉吃完后才发现有绿菜,有些诧异。

“一点小技巧而已,不足为道。”

大棚的事,墨辰不打算搞得沸沸扬扬的,自己又不是圣人,没必要搞乱市场。

整整三个时辰,十几个纨绔才全部醉倒,主要是酒的后劲来了,不醉也不行啊。

招来各家的护卫,将他们的公子带回去。

墨辰站在门口,看着远去的纨绔子弟,微微一笑,鱼饵已经抛出,就等鱼儿上钩了。

明日就是元日了,墨辰有些怀恋前世的过年,因为爷爷的关系,自己每年都能收到不少压岁钱。

如今,自己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收到长辈的压岁钱了。

赵顺几人基本上都是无家可归的人,所以就谈不上要回去过元日的意思,反正人多也好。

吩咐王武和小胖子炖上羊肉,那是啸月的晚餐,每日必不可少的。

值得一说的是,小胖子和王武是最先不怕啸月的,所以这几日都是他们二人在喂啸月。

当然,每次墨辰都会陪着,这是他和啸月的约定。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同甘共苦。

陪着一群纨绔喝了三个时辰,墨辰也有一些上头,刚准备回房间睡会儿,李二程咬金他们来了。

“小子,好酒好菜都拿上来,老夫今日要不醉不归。”

人刚到门口,程咬金的声音就传开了。

没办法,还是火锅伺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二说出过来的目的。

“我看你在长安也没什么亲人,不如去宫里和我们一起过元日吧。毕竟你这里冷冷清清的,也没个人气。”

墨辰摇摇头“谢圣上厚爱,小子乡野之人,入宫不合礼制,就不让圣上为难了。”

“小子这里可不冷清了,这不,最近招了几个伙计,也算是热闹一些了。”

李二一拍大腿:“我说一直想着有什么事没办,原来如此,我应该早些给你派点人过来伺候你的起居的。”

“圣上日理万机,还能想着小子,小子心里十分感动,但小子清静惯了,这几个伙计要不是小子看不下去了,也不会收留。”

随后,墨辰将赵顺的情况说给李二听,还将赵顺这段时间收集信息一并说了。

“可恶,这天下都是大唐子民,怎么能够区别对待,待我回去,一定查个水落石出,给天下府兵一个交代。”

听到是雁门关一战留下来的府兵,李二当场火冒三丈。

当年炀帝被困雁门关,李二单枪匹马奔袭千里,更是在雁门关大破突厥,救回炀帝。

如今前隋已经灭亡,但一想到当初的那一战,李二也有些恍惚。

当初面对数倍于自己的突厥兵,雁门关外的府兵没有一个临阵脱逃,苟且偷生。

如今他们已经不在是府兵了,却因为王朝的更迭,而受到区别对待,怎能不让人窝火?

程咬金站起来,就要出门:“圣上,待俺老程去了结了这帮兔崽子,简直可恨。”

“宿国公稍安勿躁,这事得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墨辰急忙拦住这二货,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墨辰的话,程咬金回头,盯着墨辰:“小子,你有办法?”

墨辰点头:“办法是没有,倒是有一些见解,但有些事情却需要圣上和诸位国公才能去做的。”

“说来听听,要是可行,老夫一定帮你。”

重新坐回来的程咬金直接开口,其余几人也点头。

“这些府兵既然都是雁门关一战存活下来的,那么他们算不算这个民族的英雄。”

墨辰说的是民族,不是国家。李二几人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同时点点头,承认这一事实。

“既然是英雄,那为什么他们既流血又流泪?虽然朝廷已经下诏对于前朝府兵既往不咎,更是收为己用。”

“但那是对四肢健全,勇武有余的人。这其他人呢?每场大战,都有不少人退出战场。”

“他们要么战死了,要么伤重无法再继续为国效力了,但现在却因为朝代的更迭,受到区别对待。”

“他们不管曾经如何,但保家卫国这条,他们没有错吧。抵御外辱,安抚内乱,这是军人的责任,刻入骨子里的。”

李二虽然已经是大唐的帝王了,可墨辰的话却如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那句流血又流泪,让他眼眶逐渐通红,他想到的更远。

这天下没有万世的王朝,不然他李家又怎么回坐到这个位置上?作为一个睿智的帝王,李二对这一点认识的很深。

一想到日后自己帝国的军士因为朝代的更迭,而受到如同前隋这些府兵一样的待遇,李二呼吸都有些急促。

“兵者,一个国家,王朝的根基,不管是盛世,乱世,他们都是这个民族最后的一道防线。”

“圣上,诸公,全民皆兵固然不利于天下安稳,国家统治。但等到世人在也没有人当兵戍边,血性消散。”

“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了。到时候,想要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血性,非无数的鲜血不可。”

李二等人不知道后世那段黑暗的日子,纵然有些人依然保持着血性,走在革命的前头,可少之又少。

但李二几人却能想象到那种场景,一群已经放弃抵抗的人,正在任由别人屠杀,却不做任何反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