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至刚易折(1 / 1)

加入书签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珠儿爹为了柳伶人向万子夜等人跪地请求,使得三位年轻人无一不觉得动容。

万子夜赶紧将珠儿爹扶起坐下,道:“叔,你不必如此,我们一定会找出杀害柳伶人的真凶。”

珠儿爹双目含泪,不住地点头,道:“我知道珠儿将见过柳善人的事情告诉了女侠,她也告诉过我,只是我不让她跟别人讲,怕大家挨不住蓝老四的虐待,将此事说出去。”

陆诚与裴子琢已从万子夜口中得知了珠儿见到柳伶人的情形,心下不免唏嘘。如果珠儿爹的情谊能够早早地被柳伶人知晓,或许那一月夜,会少了许多伤心人。

且不说柳伶人的隐退之意与亲耳听见坡后村民的出卖之语有几分关系,但倘若当时哪怕有一人挺身维护,也许柳伶人在抉择之时,也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心灰意冷。

或许村民们会安慰自己说,当时自身性命尚难自保,或者寄希望于柳伶人神通广大,无性命之忧,但他们的内心同样清楚,柳伶人又何尝不是冒着生命之危,从鸡鸣帮里盗出了他们的救命之财。

所以当他们得知柳伶人的死讯,才会泪流不止,寝食难安,才会想到为柳伶人立碑,聊以追思。

不过,肯补救,总是好的。至少珠儿爹带来些新消息。

陆诚听罢珠儿爹的话,问道:“这么说来,你知道那天柳伶人见死不救了?你怎么没跟其他村民一样怨恨他?”

将心比心,陆诚在心里体会了一下那夜柳伶人的心情,故意将话说得重了些。

珠儿爹垂首凄然道:“我不会怪柳善人,只要他那夜为了大伙儿站出来,便不可能活着离开了。”

陆诚咋舌道:“柳伶人虽说主修轻功,但他的功夫有那么差吗,会在蓝老四手下丧命?”

珠儿爹道:“若是往日,柳善人即使无法驱赶蓝老四,自己也应当有法子逃生。可是有次,柳善人来家里探望珠儿,突然面色痛苦,咳嗽不止,我才知道,原来他这些年受了不少伤,那时旧伤复发,身体已经伤痕累累了。”

万子夜怅然道:“人们总是把柳伶人视作菩萨,却忘了他是以肉身之躯闯寒潭虎穴。”

......

裴轻舟睡醒的时候,黄昏已然过去,夜空中稀疏地挂着几颗星子,月亮还没有完全升上来,昏暗的院子里掌上了一盏油灯。

她寻着光亮找去,原来是万子夜三人仍然坐在院子里。珠儿爹已经走了,但他留下的只言片语不得不让三人各生感慨,气氛较之傍晚也更添几分凝重。

待裴轻舟走近的时候,一声“咕噜——”打破了桌前的沉默,三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一齐看向裴轻舟发出声音的肚子。

“睡了好久,饿了。你们怎么都在这里坐着?”裴轻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边说边伸手打开食盒,万子夜给裴轻舟留了饭菜,还温热着,两只鸡腿散发出馋人的肉香:“呀,这是谁做的饭,怎么还有肉菜?”

“是珠儿爹送来的,”陆诚眨巴着桃花眼望着裴轻舟,道:“人家珠儿喜欢你,非让她爹带些好吃的来,我们沾了你女侠姐姐的光了。”

裴轻舟睨了一眼陆诚,见陆诚明显一副胡诌的样子,便不搭理他,道:“怎么两只鸡腿还在,你们吃饱了吗?”

万子夜:“吃饱了。”

裴子琢:“堂,堂妹一天没吃东西,留给你的。”

陆诚:“我想吃,他俩瞪我。”

万子夜和裴子琢一齐平静地望着陆诚。

陆诚:“吃饱了,裴女侠一天没吃东西,留给你的。”

几人一番逗笑,压抑的心情散去了不少,一边儿看着裴轻舟进食,一边儿将方才几人讨论的结果告知裴轻舟。

裴轻舟虽然性子大大咧咧,吃饭的时候倒是斯斯文文的,她两颊鼓动了几下,直到咽下饭去,才道:“这么说来,接下来是要找到柳伶人想杀的人的了?”

“是。也,也有可能是对他有威胁之人。”裴子琢道:“可,可是柳伶人得罪过不少达官贵人和黑道匪帮,不,不知道要从何查起。”

万子夜忽道:“刘捕头怎么还没回来?”

万子夜这样一问,其他人也觉得十分奇怪。昨日他们从镇上来到坡后村,只用了个把时辰,今晨刘捕头早早地便受裴子琢所托去往镇上,按理说下午便可回到村里来,可如今快要月上梢头,也不见刘捕头踪影。

陆诚道:“是不是有事耽搁了?刘捕头是公门中人,若是要调人来管江湖事,怕是有些困难。”

裴子琢道:“江湖纷争确实有些棘手,但是鸡鸣帮这些匪徒闯入村中伤害百姓,官差插手,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裴轻舟忧道:“不会是中途遇袭了吧?”

几人正担心着刘捕头,忽听一阵嗒嗒嗒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到近传来。裴轻舟饭也吃完了,一个疾步登上院墙,喜道:“是刘捕头!”

刘捕头看起来很急,从马上翻身下来,不住地抚胸大口呼吸。瞥见万子夜探究的目光,他强颜笑道:“上了年纪,禁不起折腾了。”

又见陆诚伸着头向村口看,好似在找什么其他人,刘捕头长叹一声,面有愧色,道:“对不住几位少侠,只有我一个人回来。”

原来刘捕头去往镇上,便找到了一位叫做封严的捕头。这位封严捕头从前在刘捕头手下做事,为人正义、守信,办案又很有效率,很对刘捕头的脾气,二人常常约上个酒局,天南地北,无话不聊。

不过封严也有一点与刘捕头不同,说好听点儿是“识时务”,说难听了是肯向贵胄低头,有些案子只要上头有话不予追究,他便即刻放手。

所以眼下,刘捕头还是个没有前途的江湖捕头,封捕头却已在人望上胜过刘捕头一筹。

封严听过刘捕头的请求,拍胸应道:“刘哥,你放心吧,那几个鸡鸣帮的喽啰我一定带兄弟们押回衙门来。”

刘捕头心里惦记着万子夜三人去找蓝老四之事,此刻火烧眉毛,焦急问道:“几时动身?”

封严显得有些为难,道:“眼下衙门里人手不足,刘哥且回去等我消息。”

刘捕头不好多说,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坡后村来。

一路上,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封严升官,他俩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刘捕头时不时会听闻封严破获了什么大案,擢升得极快,在心下虽替他高兴,但也总是感叹自己空有义胆,却不知道到底是做到了什么,眼下连几个差役也无法带来。

都说至刚易折,或许用在他的身上正正合适。

当下面对眼前四个侠肝义胆的年轻人,尤其是得知万子夜三人解决了蓝老四之后,刘捕头更是羞愤难当,长叹一声,不再多言,转身回房去了。

万子夜望着刘捕头失落的背影,清俊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遗憾来。他那双深沉的瞳孔里映着明灭不定的孤灯,然后他将眼睛合上了,也把挣扎的火苗熄灭在眸中。

入定了片刻,万子夜睁开眼睛,对裴子琢低语了几句,稳步地向着刘捕头的房门口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