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募兵一事(1 / 1)

加入书签

在王腾的纵容下,一条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山西境内传播着:平虏卫参将王腾因为银钱短缺,无法招募兵员。

至于各地豪强踊跃捐献银子的事情,王腾却只字不提。

世道如今,王腾不受朝中大员待见,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只要是王腾倒霉的事情,朝廷一定喜闻乐见!

反之,如果王腾摆阔,一次性拿出数万两银子出来,成功招募到足够的兵员,那时候,王腾打的又是谁的脸?

杨嗣昌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讲究的是睚眦必报。

只要王腾胆敢流露出任何桀骜的苗头,官大一级压死人,杨嗣昌可以找出千百个理由来寻衅!

说起来,王腾故意卖惨,为的就是博一个心安。

“我已经这么惨了,谁还好意思对付我?”

广灵百废待兴,王腾实在是折腾不起,如果能用自身的惨状来为广灵换取发展的时间,他义不容辞。

不曾想,王腾“哭穷”的典故传开之后,取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地商贾义愤填膺,他们纷纷前往广灵,进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要么是粮秣,要么是酒肉,要么是布匹……

有了郑休的开导,王腾来者不拒。

只不过,广灵军辎重官将每一笔物资都登记在案:某某年某月某日,山西大同马氏马文高捐献皮衣百套……

与此同时,王腾开始了招募兵员的行动。

为了不刺激到杨嗣昌,王腾第一次只招两千人,与一万五千人的要求相比,两千人差得远,即便传到杨嗣昌耳中也无妨。

近来,手脚健全的广灵军卒已经陆续归队,王腾麾下的兵马再度恢复到了两千一百三十二人。

在不影响战力的情况下,招募两千人是极限。

只有新卒堪用之后,王腾才敢分批募兵。

兵在精而不在多,若是王腾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广灵军早晚会泯泯众人,成为乌合之众。

一年之期还有些日子,王腾并不着急,他准备稳扎稳打。

纵使如此,广灵军招募兵员的消息还是引起了一番震动。

广灵城,张颌麾下的一千五百名民壮驻扎在城外,蔚州之战时,他们经历了战火,如今也算是老卒了。

之前,大军忙着奔波、厮杀,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可现在,大军驻扎在广灵,摆明了是要长期驻守,这样的情况下,张颌觉得有必要恳请王腾派人过来协助训练。

建奴败退的时候,广灵军的犀利程度还是让人大开眼界。

攻时猛若闪电,守时稳若泰山,进可攻退可守,张颌扪心自问,如果给他这样的一支兵马,他又能如何?

答案令人热血沸腾:张颌也可以所向披靡!

既然成不了广灵军将,那么,为什么不将麾下军卒训练成广灵军?

不知为何,张颌的这个念头越发强烈起来。

事实证明,王腾远比其他军将更加善解人意,蔚州之战,战后论功行赏,王腾并没有因为民壮的身份而歧视他们,而是一视同仁,给予了每个人足够的赏赐。

民壮营原本便对王腾感恩戴德,此役过后,更是感激不尽。

当然了,此时张颌并不知道,在王腾上报的将官名录里,他也榜上成名,成为货真价实的大明军官。

流民营本是草草创立的自卫性组织,一旦领导不力,顷刻间便可能沦为散沙。

可是,王腾一视同仁的赏赐行为,让这些没有归属感的民壮们稳下心来。

广灵,是所有人的家,尤其是在见识到了王腾的实力之后,再也没有人提出要拔腿走人的事情。

蔚州募兵的情景众人虽然没有人亲眼目睹,可从商贾口中还是能够听出个十之**。

三十中一的比率呀,广灵军遴选兵员如此之难,只有脑子被驴踢到的人才会在这时候离开民壮营。

留下,还有可能加入广灵军,真要是离开了,一丝可能性都没有。

之前,大家伙儿迫于无奈,背井离乡,沦为流民,现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谁还愿意继续飘零?且不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便是终日里老鼠一般逃窜不已就让人烦透了。

跟在张颌麾下,虽然并非大明官员,却也令人难以割舍。

王腾也曾许诺过,上阵杀敌,不分军营,有功便赏,绝不会克扣半分。

王腾的信誉众人还是信的过的。

当然了,广灵军是凭借军牌发放月俸的,军牌的等级越高,军卒可以领到的钱粮就越多。

民壮们对军牌眼热不已,他们找到张颌,表达了迫切加入广灵军的念头。

军牌人人都想要,可是,这牌子却不是谁都能挂的。

怎么办?

思来想去之后,张颌决定亲自去见王腾。

府衙们前,四名卫卒持枪而立。

张颌知道规矩,他不敢托大,翻身下马之后,抱拳笑道:“我是流民营的张颌,有要事要与大人相商,劳烦兄弟为我通禀一声”。

为首一名军卒识得张颌,之前没打招呼不过是为了避嫌罢了,眼下,瞧见张颌如此识趣,他便笑道:“张大人客气了,我家大人早就吩咐过了,如果你要入府,直接进去就可以了,无须通禀”。

嗯?竟然还有这种说法,不得不说,王腾此举着实挠到了张颌痒处。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王腾如此厚待,张颌必然要加倍报答。

念头千转,在门口徘徊了一阵子,张颌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迈步入府。

府里还有军卒在轮值,得知张颌的意图之后,当下便有军卒在头前开路,将其引到王腾书房。

甫一见面,王腾便笑道:“本想抽空去民壮营看看,可是近来军务繁忙,一直分身乏术,张颌,你可不要怪我!”

张颌受宠若惊,“大人这是哪里话,我等流民若非大人相助,早已经是冢中枯骨,再造之恩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一二”。

王腾不置可否,“我可不要你们粉身碎骨,你们能够好好活着,对我就是最大的帮助了,对了,今日入城,可是为了粮秣一事?”

“大人误会了,辎重营尽忠职守,粮秣从未短缺过”

“盛夏将至,可是短缺了解暑的药物?”

张颌挺直了身子,“不曾或缺,大人,小人并不是为此事而来”。

王腾故作不解,“喔?那你所为何事?”

“这是末将麾下军卒名册,请大人过目”

军卒的名册等同于国家的舆图一般,交出名册,就等于彻底放弃了军权。

有名册在手,军卒想逃都没地儿逃!

民壮营的名册就在张颌手中,王腾却没有着急接过来,而是问道:“这是何意?民壮营也是我大明不可或缺的力量,难道你要撂挑子不成?”

张颌大为尴尬,“大人误会了,小人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训练兵马实在不是自己所长,我想恳请大人派人训练军卒”。

“这个简单的很,待会儿我让黄得功调派些人手过去就是了”

张颌面露喜色,道:“那便谢过大人了”。

“自家兄弟,说什么谢?”

“这名册还请大人收下”

“嗯?民壮营还是你的,本官不会动分毫”

“大人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俱为国兵,我张颌有何德何能窜据此位?”

王腾笑道:“你这是将我的军呀”。

张颌尴尬不已,“小人并无此意”。

王腾这才接过名册,道:“也罢,这名册我收下了,不过,你部兵马依旧由你统领,明白了吗?”

“小人明白”

“那便好”

“小人还有一事相求!”

“喔,尽管道来”

“小人恳请大人下令,为我军中士卒刻制军牌”

王腾笑道:“好你个张颌,竟在这里给我下套呢,都知道广灵军要募兵,你也打着主意吧?”

张颌讪笑着,并不反驳。

王腾负手而立,半晌之后方才说道:“也罢,民壮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过会儿我便吩咐下去,让匠工营赶工,为军卒定制军牌”。

这可是意外之喜,张颌跪伏在地,“多谢大人!”

王腾搀起张颌,“快快请起,正巧你来了,我也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张颌打起精神,道:“大人尽管吩咐”。

“此番我打算募兵两千,新卒老卒四千兵马全部驻扎在广灵可不妥,我打算分而化之,每营人马驻守一城,既可以防备流寇,又可以节省粮秣消耗,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张颌应道:“小人并无异议,大人直接告诉我部人马驻扎在哪里便是了”。

王腾笑道:“好吧,灵丘位居要地,我想派你去驻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小人得令!只是兵卒训练一事……”

“放心,我会让黄得功他们调派人手的”

“那小人便告辞了”

“且慢,你先别急着走,我把黄得功他们唤过来,一起商议一件事情”

“喏!”

“移防一事也不着急,三五日之后再行动身也不迟”

“喏!”

话音刚落,王腾便将黄得功、黄虎等人唤入营中。

“诸位,原本我打算先行募兵两千人,可是,却忘了民壮营这一茬,今日得了张颌的提醒,我才缓过神来,民壮营也是上阵杀过鞑子的,我决定将他们纳入麾下,诸位可有异议?”

张颌为人稳重,从不与人争执,这样人物做一营军将,虽然有些幸进,不过也算不了什么。

黄得功也好,黄虎也罢,都不是嫉妒贤能之人,“我等并无异议”。

王腾松了口气,“既然如此,计划不变,除民壮营外,再行招募两千兵马”。

“得令!”

两千兵马分配到三营当中,每营不过七百人,根据王腾如今的声望,募齐兵员也就是一两日的事情,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新卒过多,兵卒数量增长过快带来的实力下降的问题。

原本一营兵马不过数百人,如今,一旦募齐兵员,每营人马都将突破一千人。

相较于从前,数量足足膨胀了一倍。

新卒过多,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入伍时间尚短,身上还沾染了很多坏的习惯,一旦不能及时将其纠正,万一坏的风气在军营中弥漫开来,那可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环顾四周,王腾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营中新卒过多,如何确保战力,你们有什么好法子吗?”

张颌刚刚加入这个核心团体,自然不愿意锋芒毕露,而黄虎受伤之后阴沉了很多,想要他出谋划策,那比杀了他还要难。

童一贯没有太多顾虑,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法子也有,无非是严明军纪,以老带新罢了”。

确实没什么新意,不过也算是个办法,对此,王腾不置可否,又向黄得功问道:“虎山,你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我认为应该把新卒拆散,不能让他们抱团,更不能让他们结党营私”

这法子较为繁琐,不过确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扼制新卒的影响力。

只是,这样以来,无人之前煞费苦心征召的民壮岂不是与其他新卒并无不同了?

最终,还是宋献策明白王腾的心思,他说道:“黄将军所言有理,不过,对新卒却也不能以偏概全,依我看,民壮营的军卒完全可以让信赖,他们应该不会惹事的”。

宋献策这么一提醒,黄得功当即额头生汗,之前他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

民壮营对王腾极其忠诚,确实没必要打散他们!

眼瞧着场面有些冷场,宋献策又说道:“新卒初来乍到,为的多是出人头地,富贵荣华,只要严明军法,赏罚适宜,想必没有人敢顶风作案,冒天下之大不韪”。

周遇吉这时候咧嘴笑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杀鸡儆猴嘛,这个我拿手!”

王腾笑骂道:“你个杀才就知道打打杀杀的!”

周遇吉理直气壮:“出谋划策的事情有宋先生、王大人就可以了,我何须劳神?”

这货偷懒也偷的这么理直气壮,王腾懒得理他,最后总结道:“既然如此,那便定下规矩,新卒入营之后第一要务便是牢记军纪,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

众人连连颌首,有道是不知者不怪,如果新卒连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即便责罚他们,也肯定会有人口服心不服。(未完待续。)u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